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家兔PPARγ和MYF5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经济性状的关联研究

李春梅  
【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ived receptors, PPARγ)在脂肪细胞分化、脂肪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糖代谢和能量平衡等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生肌因子5(myogenic factor 5, MYF5)调节肌肉定型、增殖、分化及生后肌肉生长。本试验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PPARy和MYF5 2个基因编码区的变异位点,并用飞行质谱分型技术对235只家兔(伊拉兔93只,香槟兔81只,天府黑兔61只)候选SNPs进行基因分型,筛选出对经济性状具有遗传效应的SNPs,然后用271只新西兰兔扩大样本验证关联性,最后通过定量进一步研究PPARy基因的作用机制,以期筛选出可用于家兔分子育种的遗传标记。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直接测序在家兔PPARy基因编码区检测到1个同义突变(c.207AC);在MYF5基因编码区检测到2个同义突变(c.708CT、c.66GA)和1个非同义突变(c.571TC),c.571TC导致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脯氨酸;而c.708CT位点的|ΔRSCU|大于c.66GA位点。所以最终将PPARγ基因c.207AC, MYF5基因c.571TC、c.708CT做为候选SNPs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2. PPARy基因c.207AC位点在伊拉兔、香槟兔、天府黑兔中均检测到三种基因型(AA、AC、CC)。遗传结构分析研究表明,伊拉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804、0.4565、0.1631;香槟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75、0.5500、0.2125;天府黑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590、0.5246、0.0164。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086、0.5125、0.7213。验证试验兔-新西兰兔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5092;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317、0.0590;A等位基因频率为0.7250。χ2检验表明PPARy c.207AC位点在四个品种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3.MYF5基因c.571TC位点在伊拉兔、香槟兔、天府黑兔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TT、TC、CC)。伊拉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371、0.3371、0.3248;香槟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235、0.3580、0.5185;天府黑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833、0.3000、0.1167。T等位基因在三个品种中的频率分别为:0.5056、0.3025、0.6975。验证试验兔-新西兰兔中,TT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5234;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031、0.2735;T等位基因频率为0.6250。χ2检验表明c.571TC位点在香槟和天府黑兔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而在伊拉兔和新西兰兔中严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4.MYF5基因c.708CT位点在伊拉兔、香槟兔、天府黑兔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CC、CT、TT)。伊拉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978、0.4946、0.1076;槟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605、0.6420、0.1975;天府黑兔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721、0.3115、0.0163;C等位基因在三个品种中的频率分别为:0.6451、0.4814、0.8278。验证试验兔-新西兰兔中,CC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5352;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22、0.2226;C等位基因频率为0.6563。χ2检验表明c.708CT位点在新西兰兔(P0.01)和香槟兔(P0.05)中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5.在香槟兔和伊拉兔中,PPARγ c.207AC位点AC基因型个体8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AA、AC基因型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1),且AA基因型个体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C基因型个体(P0.05)。在新西兰兔中,CC基因型个体70日龄体重和8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且CC基因型个体35日龄到84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A(P0.05)、AC(P0.01)基因型个体。6. MYF5 c.571TC位点与伊拉兔、香槟兔84日龄体重显著相关。TC基因型个体8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同样地,新西兰兔TC基因型个体8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而且TC基因型个体35日龄到84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但是c.571TC位点与伊拉兔兔、香槟兔28日龄体重、70日龄体重、全净膛重、全净膛屠宰率、半净膛重、半净膛屠宰率、熟肉率、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和右后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关联(P0.05)。7. MYF5 c.708CT位点与伊拉兔、香槟兔84日龄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显著相关。CT基因型个体8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而且CT基因型个体的全净膛重(1309.4243±13.3502)和半净膛重(1413.9414±14.3049)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1250.4335±18.9968和1352.6705±20.3554)(P0.05)。同样,新西兰兔c.708CT位点CT基因型个体8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8.新西兰兔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在35日龄到56日龄阶段呈现上升趋势,而56日龄到70日龄其表达量降低。且56日龄PPARγ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35日龄和70日龄表达量(P0.01),此外35日龄表达量显著高于70日龄表达量(P0.01)。不同基因型之间的PPARγ 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MYF5基因可作为影响家兔生产的候选基因,而且MYF5c.571TC和c.708CT位点可作为家兔84日龄阶段体重选择的分子标记,选择两个位点TC和CT基因型个体能获得更高的性能。PPARγ c.207AC与84日龄体重显著相关,但是c.207AC位点并未引起基因mRNA表达量的改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方文良;黄金明;王长法;鞠志花;李建斌;李荣岭;李琳;仲跻峰;何剑斌;李秋玲;;中国荷斯坦牛PPAR-α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与耐热性能的关联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8期
2 何雯;薛素芳;贾建平;;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2期
3 赵丹璐;卢珊;张静;金邦荃;章熙霞;许晓风;;山猪MYF5基因SNPs及其形成的单倍型对部分肉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4年15期
4 高鹏;吴江;杜丹华;郭晖;赵节绪;杨玉梅;;PPARγ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5期
5 高鹏;杜丹华;吴江;赵节绪;胡林森;;PPARγ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2期
6 蒋天从;姚满红;郭璐莹;易建平;韩宝生;戚桂杰;刘英杰;张鸥;;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系统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年12期
7 李晨波;张小娟;刘琴;刘丽;沈建芳;;血脂、PPARγ在子痫前期及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中的检测及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6期
8 Daniela Rigano;Carmina Sirignano;Orazio Taglialatela-Scafati;;The potential of natural products for targeting PPARα[J];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17年04期
9 李腾;李琼;严国强;储佳佳;沈小丹;温见炳;黄起壬;钟荣梅;;人PPARγ基因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3期
10 胡亚;李东芳;;PPARγ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年05期
11 晁哲;王峰;魏立民;孙瑞萍;黄丽丽;郑心力;;海南五指山猪Myf5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年09期
12 李强;党诚学;;PPARγ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12年01期
13 刘洁琼;梅长林;熊锡山;贾洁爽;付莉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多囊肾病PPARγ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1期
14 何英;邬玉辉;;乳腺癌PPARγ和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0期
15 张恒艾;杜冠华;;以PPAR为靶点防治肾脏疾病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07期
16 Jesse Roman;;Anticancer actions of PPARγ ligands: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human lung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0年03期
17 冯晓丽;杨大春;梁琳琅;陈晓平;王利娟;祝之明;;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肌肉组织中PPARγ和PPARδ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8 杜礼安;周艳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腮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晁哲;王峰;魏立民;孙瑞萍;黄丽丽;郑心力;;海南五指山猪Myf5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A];第六届海南省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2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PPAR-γ,HHEX,PTPRD,KCNQ1,and SRR affect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ioglitazo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传承与发展,创湖南省生理科学事业的新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陈刚;林新富;梁继兴;林丽香;沈晓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A];2008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Dynamic analysis and ligand binding affinity investigation of PPAR mutations[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邓悦;李才;赵贤俊;南征;;糖尿病大鼠肾脏PPARγmRNA表达及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干预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伟铭;章慧娣;刘峰;陈佳韵;陈楠;;PPARγ活化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研究[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陈刚;林新富;梁继兴;林丽香;沈晓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齐姗;;PPARγ在类风湿关节炎及其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2016年
9 Qing Liu;Qi-Ming Yang;Hai-Jun Hu;Li Yang;Ying-Bo Yang;Gui-Xin Chou;Zheng-Tao Wang;;PPAR-γ agonist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Scoparia dulcis[A];第十四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14年
10 李洁;戴爱国;胡瑞成;朱黎明;王梅芳;;PPARγ影响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及表达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亚群;PPARγ激活缓解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穆琼;激活PPARγ对大鼠ICH模型病灶周围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吞噬能力及CD36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8年
3 博庆丽;胎盘PPARγ对细菌脂多糖诱发胎儿死亡的拮抗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4 赵帅;从天然产物库中筛选PPAR受体激动剂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5 吴卢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通过PPARα改善糖尿病小鼠心肌脂毒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6 何金钢;转录因子Twist1在慢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中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孙华磊;紫檀芪通过PPARγ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8 刘新育;PIAS1调控PPARγ/NF-κB信号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李小枫;PPAR-γ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作用及其部分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10 付林;PPARγ在细菌脂多糖下调胎盘滋养细胞11β-HSD2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梅;家兔PPARγ和MYF5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经济性状的关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马金兰;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林新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4 雷雨晨;PPAR-γ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的关联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张铭琪;miR-454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靶向PPAR-γ对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6 张娜娜;COX-2和PPAR-γ蛋白表达、基因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7 王久太;PPARγ途径改善妊娠期间睡眠剥夺子代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宋珂;四妙勇安汤通过激活PPARγ调控相关炎症通路对ApoE~(-/-)小鼠AS肝损伤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戴菲菲;Polycomb蛋白家族与Gata-6、PPARα相互结合在心肌分化中的作用机制[D];郑州大学;2019年
10 耿丽;PPARγ激动剂在DSS诱导结肠炎小鼠中的作用机制[D];郑州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丙肝治疗进入泛基因型时代[N];南方日报;2019年
2 ;中国建立基因型分析方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李跃军 周旭娅;国内首张“基因型身份证”问世[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麦迪信;COMT基因型决定治嗜睡药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本报特约通讯员 殷永哲;白血病儿童中与治疗抗性有关的基因型[N];保健时报;2008年
6 记者 王春;杂交稻精细基因型图谱绘出[N];科技日报;2016年
7 本版编辑于乃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迟春花;哮喘药疗效与患者基因型无关[N];健康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