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摘要】: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在2013年12月得到国家林业局的认可,开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其湿流—沙洲湿地复合体地貌特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突出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其成为岷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因此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白鹤滩湿地水文特征和地貌特征等状态的改变,最终会导致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丧失、生态服务功能的受损,同时增加公园建设管理的难度。通过评价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风险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能协助管理部门解决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过程中将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最终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消除新津白鹤滩湿地中的危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风险因子,从而构建稳定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保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1)对国内外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的概念、评价理论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总结,揭示对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的风险状态评价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状态;(2)对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现场调研、实地取样分析及资料收集整理,详细分析相关风险源进行,为后期量化定性、评价实践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3)结合前期信息和“PSR”风险评价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风险评价模型,总结湿地风险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构建白鹤滩湿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湿地生态系统风险等级划分为(0-0.2)、(0.2-0.4)、(0.4-0.6)、(0.6-0.8)、(0.8-1)五个等级,并评判各指标的风险等级;(4)通过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的计算赋值各指标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指标隶属函数,通过函数可求得新津白鹤滩湿地风险度为0.714,属于轻度风险;(5)最后在新津白鹤滩湿地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新津白鹤滩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保护新津白鹤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策略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