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中齐墩果酸含量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常规方法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对木通药材原植物进行了鉴定,并对样品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指标性成分的提取、水解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及对不同产地、不同植物来源和植物不同部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超声提取木通皂甙较回流法和浸提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每个样仅用60min)、提取率高(0.5661%)、提取温度较低(40℃)等优点;影响其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功率间隙超声时间比;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超声功率1200W,间隙超声时间比为0.5:1,每次超声时间30min。
2.采用D101大孔树脂初步纯化木通皂甙的除杂能力较强,木通皂甙富集于50%乙醇洗脱液部分,其吸附木通皂甙的吸附容量为2.96mg·g~(-1),通过吸附和纯化后木通皂甙洗脱率在90%以上,50%乙醇洗脱液干燥后浸膏中木通皂甙纯度可达51.3%,精制度169.3%。
3.对木通皂甙提取液采用0.5、1.0、1.5、2.0 mol·L~(-1)的H_2SO_4水解相同时间(5h)后测定齐墩果酸含量发现,0.5mol·L~(-1)。的H_2SO_4水解,齐墩果酸的测得量最低,1.5mol·L~(-1)与2.0mol·L~(-1)的H_2SO_4液高而差异不显著,故采用1.5mol·L~(-1)的H_2SO_4水解样品。同时对水解时间的研究发现,水解4h时齐墩果酸含量高,与5h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水解时间确定为4h。
4.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木通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研究表明,采用Hypersil ODS柱(4.0mm×250mm,5μm),流动相A:水,B:乙腈,梯度洗脱0min:A-B(25:75),10min:A-B(10:90),20min:A-B(5:95),检测波长:215nm,流速:0.8mL·min~(-1),柱温:20℃,齐墩果酸与其它成分完全分离,在1.22~6.10μg成直线相关,其方程为Y=4.9333×10~5X-4.4840×10~7,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仪器精密度高,方法重现性好。
5.不同原植物,其指标性成分含量不同:五叶木通(5.0167mg·g~(-1))高于三叶木通(3.7981mg·g~(-1)),川木通的两种原植物均末测出齐墩果酸;产地不同齐墩果酸含量不相同:四川通江、雅安、平武、泸定和贵州遵义等地所产三叶木通齐墩果酸含量较低,泸定最低,而四川荥经、宜宾、青川、汉源和湖北荆门的含量相对较高;四川汉源产五叶木通含量最高,荥经、泸定和青川其次,雅安雨城区最低;植物的不同部位齐墩果酸含量不同,三叶木通多年生根最高(17.2896mg·g~(-1)),1~2年生茎和叶较低(分别为1.6973和1.0928mg·g~(-1)),多年生茎的含量为5.6581mg·g~(-1)。
6.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ypersil ODS柱,H_2O与CH_4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柱温:20℃,检测波长:215nm,对三叶木通、五叶木通茎醇提液的初步纯化液和川木通醇提液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各自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应用此共有模式对不同来源材料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同种植物不同产地相似度高;三叶木通与五叶木通的相似度较高,而二者与川木通的相似度较低。因此可将其作为木通药材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
|
|
|
1 |
贾凤香;;正交设计优选超声萃取甘草酸的提取工艺[J];兵团医学;2004年01期 |
2 |
孙红玲,李俊,李元海,金涌,吕雄文;血浆中阿克他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J];安徽医药;2005年06期 |
3 |
裴建梅,颜杰,贾孟良;HPLC测定肝达片中熊果酸的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2005年04期 |
4 |
刘丽芳,曹素萍,及莹,张小俊,黄婷;中药材及中成药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J];中成药;2005年08期 |
5 |
贺江萍,王文燕,高文远,张彦文,周雯,段宏泉;HPLC法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其片剂中雷公藤对醌H[J];中草药;2005年06期 |
6 |
常明,王晓燕,赵洁生,张相林;人血浆中佐匹克隆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年05期 |
7 |
闵行铨,叶勇;兔组织中加替沙星的HPLC含量测定[J];浙江实用医学;2005年05期 |
8 |
李慧义,张启明,李哓东,吴建敏;检查中药中掺入甲睾酮的方法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5年05期 |
9 |
刘长安,赵帜平,沈业寿,戴玲;丹皮多糖2b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J];中草药;2005年10期 |
10 |
祝莉莎,刘君康,张景华,高勇,陈希元;盐酸麻黄碱中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21期 |
11 |
王钢力;翟为民;姚令文;林瑞超;;肿节风的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草药;2005年12期 |
12 |
叶勇;王泽时;俞丽霞;;HPLC测定冰茶栓中茶叶咖啡碱的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3 |
孙鹏;;HPLC法测定妇康宁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年07期 |
14 |
白涓涓;王荣;顾宜;王晓娟;李青青;;塞克硝唑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年04期 |
15 |
任秀莲;魏琦峰;曲径;徐成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08期 |
16 |
高阳;赵云丽;毕开顺;于治国;;刺五加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9期 |
17 |
权静;陈志春;吴起;王娜;林贤福;;普萘洛尔乙烯酯前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对映体分离[J];分析化学;2006年S1期 |
18 |
潘海峰;臧亚茹;缪红;;黄芩茎叶黄酮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9 |
张万明;吴立新;汤彦丰;罗飞;甄攀;马淑兰;;病毒肺炎合剂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
20 |
樊冬丽;鄢丹;廖庆文;马小军;肖小河;;中药麻黄汤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药材;2006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