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不同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影响研究
【摘要】:退耕还林是一项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以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为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工程。近年来,人们对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了广泛地研究,但迄今为此,还鲜见从土壤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和酶)性质的角度来研究退耕还林不同模式对土壤微生态影响方面的报道。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试验对四川重点退耕还林示范区的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中的土壤生物学性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其季节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及林木的根际效应等,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在桦木林(Betula luminifera)、苦竹林(Pleioblastus amarus)和农耕地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在三样地中,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为农耕地苦竹林桦木林,而真菌为桦木林苦竹林农耕地。
2.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总数的季节变化趋势在两林地中基本相似,而农耕地与之差异较大。在两林地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冬季最大,而细菌在秋季最大、冬季最少;在农耕地中,真菌和放线菌都是夏季、冬季较多,而细菌在冬季最多。
3.本研究分离及鉴定了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酵母菌(Yeast)(未定属)、木霉菌属(Trichoderma)六种微生物优势类群。其中,微球菌和酵母菌在夏季和冬季的数量较大;芽孢杆菌在秋季数量最大,夏季数量最小;链霉菌在苦竹林和农耕地中的夏季数量最大,冬季数量最少,而在桦木林中春季数量较大;游动放线菌与木霉菌在三样地中受季节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小。
4.在桦木和苦竹林中,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总的R/S值分别为1.37和1.24。在两林地中,微生物优势类群中的链霉菌和木霉菌的R/S值都大于1,酵母菌的R/S值都小于1。微球菌和游动放线菌在桦木林的R/S值都大于1,而在苦竹林小于1;但芽孢杆菌则与之相反。各季节四种土壤酶活性的平均R/S值都大于1。
5.本研究表明,微球菌属与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与游动放线菌,酵母菌与木霉菌,链霉菌属与芽孢杆菌属,游动放线菌与酵母菌之间的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相互竞争或拮抗作用。而微球菌与链霉菌,木霉菌与游动放线菌数量之间成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它们之间有促进生长和繁殖的作用。
6.在三样地中,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变化总的趋势是表层(0~15cm)
|
|
|
|
1 |
柴强,黄鹏,黄高宝;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草业学报;2005年05期 |
2 |
谭周进;肖启明;杨海君;贺小香;周红丽;;旅游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酶及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1期 |
3 |
彭振宝;赵思峰;危常州;侯振安;冯艳艳;马腾飞;孔繁明;;甲拌磷残留对加工番茄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4 |
张崇邦,金则新,柯世省;天台山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以及土壤理化特性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01期 |
5 |
曹慧,杨浩,孙波,赵其国;不同种植时间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特征[J];土壤;2002年04期 |
6 |
杨海君;杨成建;肖启明;;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7年05期 |
7 |
郑洪元;;生态系统研究中土壤呼吸、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生物量的测定[J];生态学杂志;1986年01期 |
8 |
胡承彪,朱宏光,韦源连;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1年04期 |
9 |
黄永杰;杨集辉;杨红飞;张杰;周守标;;铜胁迫对水花生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9年03期 |
10 |
徐福利,梁银丽,张成娥,杜社妮,陈志杰;施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7期 |
11 |
李兆君;徐建明;梁永超;汪海珍;马国瑞;;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08年05期 |
12 |
赵吉,廖仰南,张桂枝,邵玉琴;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生态[J];中国草地;1999年03期 |
13 |
谈嫣蓉;蒲小鹏;张德罡;徐长林;徐广平;陈建纲;白小明;;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6年03期 |
14 |
贾夏;韩士杰;赵永华;周玉梅;;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赤松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
15 |
陈祝春;科尔沁沙地沙丘土壤生物学活性[J];中国沙漠;1995年03期 |
16 |
彭岳林;钱成;蔡晓布;张永青;薛会英;;西藏不同退化高寒草地土壤酶的活性[J];山地学报;2007年03期 |
17 |
曹成有;蒋德明;滕晓慧;崔振波;;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季节动态[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3期 |
18 |
苑学霞;林先贵;褚海燕;尹睿;张华勇;胡君利;朱建国;;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施氮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年01期 |
19 |
郭彦军;韩建国;;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8年05期 |
20 |
张昌顺;李昆;马姜明;郑志新;;施肥对印楝幼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J];林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