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粉的化学改性及其在凝固型酸奶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魔芋粉的主要成分为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天然魔芋粉的一些理化性质不够稳定,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研究对磷酸盐酯化魔芋葡甘露聚糖(EKGM)和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KGM)的粘度特性、透明度、颗粒形貌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将两种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的酶解产物作为稳定剂应用到凝固性酸奶中,优化其发酵工艺参数,探讨其对酸奶发酵进程和成品酸奶综合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SHMP对KGM的磷酸盐酯化改性采用L_9(3~4)的正交优化实验,优化得到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PKP与SHMP的质量之比为8:1,反应pH为1.5,时间为1h,温度为60℃,酯化样品EKGM的最高含磷量为0.4607%。
(2)磷酸盐酯化魔芋葡甘露聚糖(EKGM)的溶胶粘度高于未酯化的KGM溶胶粘度,也高于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KGM)溶胶的粘度,EKGM溶胶和OKGM溶胶的粘度在稳定后,相对于PKP而言,其粘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大,故而PKP在酯化和氧化之后其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3)从EKGM和PKP颗粒的电子显微镜扫描图片可以看出,EKGM颗粒表面较PKP颗粒的表面更平滑,无明显的棱角和大的沟壑;而PKP颗粒表面有棱有角,凹凸不平,有洗涤痕迹;OKGM颗粒表面因部分溶解,产生了最不规则的表面形态。
(4)通过对EKGM和OKGM采用CL-2B琼脂糖凝胶柱层析分析。结果表明,与PKP比较,EKGM分子量增大,纯度提高;在酸性条件下的酯化反应没有导致葡甘露聚糖分子降解。而OKGM与PKP比较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说明PKP在氧化改性后,分子量减小。PKP酶解后降斛成了分子量更低的短链糖分子,其出峰最晚。
(5)采用发酵剂添加量(X_1)、EKGM或OKGM酶解产物添加量(X_2)及发酵温度(X_3)三因素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酸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数据经Design-Expert7.0.(响应曲面分析)和DPS3.1(回归分析)处理后得到回归方程:Y=80.14587+6.05454X_1—14.97772X_2+5.43414X_3—4.66478X_1~2—4.66478X_2~2+3.91250X_1X_3;Y_1=80.90487+5.38888X_1—16.81064X_2+6.33278X_3—4.27091_1~2—5.59673X_2+5.13750X_1X_3。两方程的回归显著性检验显著而失拟性检验
|
|
|
|
1 |
严睿文;徐洪耀;光善仪;;丙烯酸对魔芋葡甘聚糖化学改性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6年04期 |
2 |
雷激;杨长胜;张欣宇;杨帆;;魔芋精粉透光率、粘度改性工艺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3 |
周永昌,张文启;鸡蛋酸奶研制[J];肉类研究;1993年04期 |
4 |
李志成,李广模,刘欢乐;延长酸奶保存期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4年05期 |
5 |
径文;;家庭自制酸奶[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4年06期 |
6 |
郭本恒,王世良;嗜热型发酵剂生产类酸奶乳制品[J];食品工业;1995年01期 |
7 |
刘慧,冯一兵;酸奶生产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J];食品与机械;1995年03期 |
8 |
李建文,王惠生,王玲;酸奶生产中温度、菌种组合、菌种比例与时间之关系的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1995年02期 |
9 |
王家暖;酸奶──老少皆宜的营养保健食品[J];应用科技;1998年08期 |
10 |
王维克
,陈俊甫;酸奶的流行趋势——高粘度酸奶[J];中国食品;1999年01期 |
11 |
黄永红,尤宏,王锡波;酸奶变质的污染菌群分析及控制研究[J];新疆畜牧业;2000年04期 |
12 |
郭振东;酸奶和浓奶对婴儿有害[J];饮食科学;2000年06期 |
13 |
黄永红,尤宏,王锡波;酸奶变质的污染菌群分析及控制研究[J];中国乳业;2001年11期 |
14 |
;您了解酸奶吗?[J];化工劳动保护;2001年04期 |
15 |
;家庭自制酸奶技术[J];中国供销商情;2003年03期 |
16 |
赵征,胡道静;菌种比例对酸奶的风味及货架期的影响[J];中外食品;2004年03期 |
17 |
;你会喝酸奶吗?[J];女性天地;2004年10期 |
18 |
;减肥选酸奶还是牛奶?[J];监督与选择;2004年09期 |
19 |
朱于敏,潘道东,邹思湘,陈伟华;灌喂不同储存期酸奶对主动免疫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5年04期 |
20 |
;食尚[J];中国化妆品(时尚);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