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族猥草属植物基因组组成及其分类地位研究
【摘要】:猬草属Hystrix Moench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的一个多年生小属,全世界约1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美和中亚、西亚。Moench(1794)把Linneus(1753)描述的Elymus hystrix L.因为其颖强烈退化甚至缺失的特点而建立了猬草属Hystrix,其模式种为H. patula Moench。迄今为止,报道的Hystrix物种约11个种,中国有3种。Baden et al.(1997)认为Hystrix有6种3变种:H. patula, H. californica, H. duthiei ssp. duthiei, H.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 H. duthiei ssp. japonica, H. komarovii, H. coreana和H. sibirica。Church(1967a,1967b)报道H. patula与加拿大披碱草复合群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ewey(1982,1984)认为H. patula含有StH基因组,将猬草属物种合并到披碱草属Elymus中。Jessen和Wang(1997)通过染色体组分析以及基因组特异RAPD标记表明Elymus coreanus(H. coreana)和E. ealifornicus(H. californica)具有赖草属Leymus的NsXm染色体组,将E. coreanus组合到Leymus中。
目前关于猬草属的界限和它的分类地位一直处在争论中,主要是把这些物种置于Hystrix(郭本兆1987;Watson Dallwitz 1992;Baden et al.1997);还是作为披碱草属Elymus(s. lat)的一部分(蔡联炳等1997;L6ve 1984;Dewey 1984;Barkworth 1993)以及还是放在赖草属Leymus中(Jensen 1993;Jessen Wang 1997)。本研究通过属间、种间杂交,形态学、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等特征分析,结合繁育学资料、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基因组特异性的RAPD标记分析和细胞核rDNA的ITS区序列分析,探讨猬草属物种的染色体组组成、种间关系、种内分化变异,解决长期争议的猬草属的系统地位、物种分类处理疑虑。主要结果如下:
|
|
|
|
1 |
王世金,李健华,马世敏;我国栽培的山羊草属植物[J];西北植物学报;1988年03期 |
2 |
曾宪锋;邱贺媛;;江西省一新记录属——球穗草属[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
3 |
孙必兴,钱洁;中国皱颖草属二新种[J];云南植物研究;1998年01期 |
4 |
陈虎彪;缬草属一些存疑种的考订[J];植物研究;1994年01期 |
5 |
蔡联炳;以礼草属的地理分布[J];植物分类学报;2001年03期 |
6 |
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米吉提·胡达拜尔迪,潘晓玲,买买提明·苏来曼;里普草属—中国茜草科一新纪录属[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4期 |
7 |
张利,周永红,郑有良,张颖;仲彬草属八个物种的核型[J];云南植物研究;2005年01期 |
8 |
张利,周永红,郑有良,张颖,刘世贵;仲彬草属6个物种的核型与进化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9 |
蔡联炳,智力;以礼草属的分类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99年05期 |
10 |
蔡联炳;中国禾草三新种[J];广西植物;1996年03期 |
11 |
张利,周永红,郑有良;小麦族仲彬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2 |
杨俊良;颜济;;新疆仲彬草属一新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
13 |
周德本,郭春景,李景富;黑龙江省新纪录属—梅笠草属植物[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1年04期 |
14 |
张利;周永红;丁春邦;杨瑞武;刘世贵;;应用ISSR标记研究仲彬草属植物的遗传变异[J];广西植物;2006年04期 |
15 |
李永干;彭启乾;马鹤林;阎贵兴;张素贞;;五种国产披硷草属牧草的核型分析[J];中国草原;1985年03期 |
16 |
周永红;仲彬草属5种植物的核型研究[J];广西植物;1994年02期 |
17 |
祝正银;长蕊草属——四川峨眉山唇形科植物一新属[J];植物分类学报;2001年06期 |
18 |
蔡联炳;以礼草属系统发育的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4期 |
19 |
T.Karthik;R.Murugan;付本胜;;乳草属植物纤维的性能及潜在应用[J];国际纺织导报;2013年07期 |
20 |
凡星;罗小梅;罗春莲;沙莉娜;周永红;;青藏高原仲彬草属植物叶绿体rbcL序列的谱系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