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芯片检测与分型研究
【摘要】:基因芯片技术能在单一检测中从种、亚种、型和亚型水平上同时鉴定多种病原,为多病原联合检测和病原分型提供了一项新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高通量和平行性的优点。本研究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检测和分型靶基因进行了设计,以PCR方法扩增出用于三种细菌联合检测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型的靶基因,并建立了检测三种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分型的基因芯片。建立的APP-Mhp-PM检测基因芯片和APP分型基因芯片是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将对监测、联合诊断和防治这三种猪呼吸道细菌病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16S rDNA、apxⅣA、dsbE、omlA、apx和荚膜多糖(cp)基因,猪肺炎支原体的16S rDNA和P36蛋白基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sl和KMT1基因,入噬菌体DNA共设计和选用了23对引物,除选用引物外,其它引物由Arraydesigner 2.0软件设计。用23对引物共扩增出25个不同靶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其中7个检测靶基因:胸膜肺炎放线杆菌3个(apxⅣ、dsbE、A16S),猪肿炎支原体2个(M16S、P36),多杀性巴氏杆菌2个(psl、KMT1);17个用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型的靶基因:omlA1、omlA2、omlA3、omlA4、cps1、cps2、cps6、cps7、cps8、cpx3、cpx6、cpx9、apxⅠA、apxⅠD、apxⅡA、apxⅢA和apxⅢD;一个定位靶基因λDNA。对克隆的25个靶基因质粒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序列比对。结果发现,靶基因A16S与放线杆菌属内所有放线杆菌的16SrRNA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靶基因M16S与猪肺炎支原体、絮状支原体和猪鼻支原体的16SrRNA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5%和88%;靶基因apxⅣ、dsbE、P36、KMT1和psl与各自不同型或株的相同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2%以上。除分型靶基因apxⅠD和apxⅢD序列间的同源性在75%外,其它分型靶基因序列间的同源性均在67%以下。
用7个检测靶基因制备APP-Mhp-PM检测基因芯片,选用omlA1、omlA2、omlA3、omlA4、cps1、cps2、cps6、cps7、cps8、cpx6、apxⅠA、apxⅠD、apxⅡA、apxⅢA和apxⅢD 15个分型靶基因制备APP分型基因芯片。靶基因A16S、dsbE和apxⅣ联合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靶基因M16S和36联合检测猪肺炎支原体;靶基因psl和KMT1联合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15个分型靶基因的不同组合用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基因分型。用基因芯片点样仪SpotArray 24将异丙醇沉淀法制备的浓度在250~300 ng/μl的
|
|
|
|
1 |
潘建刚;陈波;周明光;徐高原;;一株猪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J];中国兽药杂志;2019年03期 |
2 |
张益鸣;;PRRSV和猪肺炎支原体的远距离空气传播[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年01期 |
3 |
黎先伟;Roman Krejci;;如何改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的效果[J];兽医导刊;2017年01期 |
4 |
朱蓓蓓;邹浩勇;向大育;;五种抗生素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03期 |
5 |
唐彩琰;罗静如;Roman Krejci;;如何进一步提高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的功效[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7年06期 |
6 |
黎先伟;Simone Simionatto;;猪肺炎支原体概述及疫苗研究进展[J];兽医导刊;2013年06期 |
7 |
祝永琴;刘茂军;邵国青;;猪肺炎支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04期 |
8 |
张锋钢;沈志强;高云英;李浩波;王金良;谢印乾;管宇;刘吉山;;猪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及PCR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04期 |
9 |
刘青海,车秀华,孙洪升;猪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年06期 |
10 |
梁大明,邹礼兰;猪肺炎支原体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及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03年03期 |
11 |
梁大明,邹礼兰;猪肺炎支原体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及防治[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3年03期 |
12 |
汪秉刚
,Robyn Fleck;疫苗诱导对猪肺炎支原体的免疫防卫[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2年05期 |
13 |
张顺凤,刘奎;猪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和保存[J];生物学杂志;1996年01期 |
14 |
张顺凤,刘奎;猪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和保存[J];四川畜禽;1996年03期 |
15 |
刘奎,张顺凤;猪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和保存[J];贵州畜牧兽医;1995年04期 |
16 |
刘奎,徐文豪,翁华,黄全荣;猪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和保存[J];浙江畜牧兽医;1992年02期 |
17 |
黄芬,王苏民,吴玉薇,李跃贞,文德成,张兰萍,董清华;猪肺炎支原体膜上ATP酶生化性质的研究[J];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05期 |
18 |
黄宗洲;李继庚;王桂敏;丁庆猷;张贤;鲍恩东;;猪肺炎支原体兔化弱毒株与强毒济南株感染乳兔和断奶仔猪的肺脏病理组织学观察[J];中国兽药杂志;1989年03期 |
19 |
叶仰山;;无菌猪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发病的延续期试验(综述)[J];畜牧兽医科技;1983年04期 |
20 |
陈宝金;;猪肺炎支原体病的防治[J];新农业;2019年11期 |
|
|
|
|
|
1 |
周瑶琴;刘芮;覃立旬;丁红雷;;猪肺炎支原体部分疫苗候选抗原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
2 |
路璐;冯志新;刘茂军;吴叙苏;甘源;刘冬阳;刘冬霞;邵国青;;猪肺炎支原体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李彦伟;刘茂军;刘蓓蓓;武昱孜;张映;邵国青;;猪肺炎支原体对猪肺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差异分析[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
4 |
还红华;邵国青;倪艳秀;王继春;何家惠;;猪肺炎支原体培养技术研究[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
5 |
于敏;王文军;李景鹏;杨建德;相文华;沈荣显;王凯波;;猪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近况[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
6 |
高玉花;张映;;猪肺炎支原体三种抗原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
7 |
张旭;刘茂军;邵国青;张映;李桂兰;;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猪肺炎支原体对体外细胞的黏附作用[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
8 |
刘茂军;冯志新;祝永琴;王海燕;甘源;王占伟;白昀;王丽;刘冬霞;邵国青;;猪肺炎支原体粘附因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
9 |
于敏;杨建德;相文华;李景鹏;沈荣显;;猪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
10 |
徐作波;周瑶琴;丁红雷;;猪肺炎支原体诊断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