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毛蕊铁线莲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袁迎燕  
【摘要】: 本研究以毛蕊铁线莲(Clematis lasiandra Maxim.)当年生幼嫩枝条的带芽茎段、节间、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方差分析,探讨了毛蕊铁线莲离体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对毛蕊铁线莲无菌苗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愈伤组织防褐化方法、壮苗生根、炼苗与移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得到最佳培养配方及培养程序,从而为建立毛蕊铁线莲的快繁体系、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得出: ①毛蕊铁线莲外植体组织培养最佳取材时间为3月,启动率高,污染率低。带芽茎段、节间和叶片启动率分别为81.67%、66.67%和75.00%,污染率分别为15.00%、22.03%和13.33%。 ②毛蕊铁线莲用0.1%的Hgcl2灭菌时间带芽茎段为5min,节间为5min,叶片为3min。 ③初代培养:带芽茎段培养基以MS+6-BA 1.00 mg·L-1+NAA 0.10 mg·L-1为最适培养基配方,启动率高达90.56%,出芽指数1.75;节间愈伤诱导培养以MS+6-BA2.00 mg·L-1+NAA 0.10 mg·L-1为最适宜培养基配方,出愈率83.30%;叶片愈伤诱导培养以MS+6-BA 0.50 mg·L-1+NAA 0.10 mg·L-1+2,4-D 0.10 mg·L-1为最适宜培养基配方,出愈率80.30%。 ④继代培养:适宜于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优组合是MS+6-BA 1.00mg·L-1+NAA 0.10 mg·L-1,30d后增殖倍数达3.2;适宜于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优组合是MS+6-BA 2.00 mg·L-1+NAA0.10 mg·L-1+2,4-D 0.01 mg·L-1,增殖率为24.45%;适宜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最优组合是MS+6-BA 2.00 mg·L-1+NAA 0.05mg·L-1,分化率为36.67%。 ⑤愈伤组织防褐化:MS+6-BA2.00 mg·L-1+NAA0.10mg·L-1+2,4-D 0.01mg·L-1+ PVP 2g·L-1较好,褐化率仅为30.43%。 ⑥有效苗的培养:以MS+蔗糖40g·L-1为最适宜培养基配方组合,植株生长健壮,有效苗率为65.21%。 ⑦生根培养:以1/4MS+NAA 0.50 mg·L-1+AC 1.00 g·L-1+蔗糖15 g·L-1为最适宜培养基配方组合,植株生长健壮,生根率最高,达86.10%,平均根数4.3条。 ⑧炼苗与移栽:移栽基质以珍珠岩、蛭石、腐殖土以1:1:2的比例效果最好,成活率为75%。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勇,刘贤旺;江西铁线莲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江西林业科技;2005年01期
2 柳近;;适宜推广的大花铁线莲[J];中国花卉盆景;1996年08期
3 廖咸康;龚小松;;珍贵的绿花重瓣铁线莲[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4年12期
4 朱红霞;王铖;;攀援植物皇后铁线莲[J];园林;2005年07期
5 廖咸康;龚小松;;珍贵的绿花重瓣铁线莲[J];中国花卉盆景;2004年12期
6 天地秀色;;天地秀色铁线莲——家养铁线莲品种推介[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8年10期
7 李瑞国;铁线莲属的引种与栽培[J];农村科技开发;2003年07期
8 史京华,李良千;毛茛科铁线莲属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3期
9 叶剑秋;鲁一青;;国际流行的铁线莲品种及其栽培[J];园林;2005年07期
10 彭博;;北京野生观赏花卉之“槭叶铁线莲”[J];绿化与生活;2009年04期
11 彭博;;北京野生观赏花卉系列之“槭叶铁线莲”[J];绿化与生活;2011年08期
12 袁军;;铁线莲属植物遗传育种现状及其对策[J];农技服务;2009年11期
13 张鸽香;武珊珊;;我国铁线莲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园林应用方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14 杨慧;王锦;刘立波;刘平;;铁线莲‘蓝焰’的花芽分化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08期
15 龙雅宜;;铁线莲的引种栽培与繁殖[J];中国园林;1987年01期
16 俞冰;姚振生;;浙江省铁线莲属药用植物资源[J];江西科学;2006年01期
17 季梦成;单晓宾;张银丽;;浙江铁线莲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8 蔡艳飞;李世峰;李涵;李树发;;中国铁线莲属植物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4期
19 同辉;大花铁线莲[J];植物杂志;1998年06期
20 王磊,汤庚国;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勇;刘贤旺;;江西铁线莲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文采;;铁线莲属研究随记(Ⅱ)[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官艳丽;白冰如;邹多生;杨胜军;;3种药用植物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唐远;国锦林;万德光;裴瑾;;川木通利尿作用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俞曙光;郑钢;季梦成;;龙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裴瑾;万德光;蔡文龙;马云桐;;川木通质量控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宗礼;黄晓萍;;甘木通乙醇提取物对家兔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美子;陈士林;姚辉;宋经元;韩建萍;刘萍;;川木通与其混伪品和近缘种的ITS2条形码分子鉴定[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凤;铁线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赵亮;毛茛科植物花形态发育性状的演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游崇娟;中国鞘锈菌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宏宇;两种灌木铁线莲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严靖;圆锥铁线莲的繁殖生物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盛璐;铁钱莲属16种植物的核型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辉;三种中国野生铁线莲组织培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陈坤;两种铁线莲观赏品种组培与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陈润泽;紫外诱导对圆锥铁线莲次生代谢的影响及其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戴伟;铁线莲皂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8 付明海;蒙药材芹叶铁线莲生物活性成分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年
9 颜苗;单叶铁线莲化学成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袁迎燕;毛蕊铁线莲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静;优雅的垂直绿化植物——铁线莲[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2 胡光裕;三种木通须鉴别[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浙江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陈斌;地被植物将继续走红[N];中国花卉报;2007年
4 胡世林;不要谈“马”色变[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5 诸国本;正确对待龙胆泻肝丸[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王积熙;立体绿化花木铁线莲[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李中岳;大花铁线莲[N];中国花卉报;2003年
8 陈佐忠;重视地被植物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花卉报;2005年
9 首席记者 孙娅 实习记者 严天秀 通讯员 柏斌;百亩新品野生花卉基地落户石林[N];昆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