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丹参连作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摘要】:
从四川省中江石泉乡丹参GMP示范基地采集患病丹参根际(HD1)和非根际土壤(HD2),正常生长丹参根际(CK1)和非根际土壤(CK2)土样,测定了供试土样的微生物类群数量、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获得46株细菌,采用BOXAIR-PCR、16S rDNA PCR-RFLP、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研究了供试细菌的遗传多样性,初步确定了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同时,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供试土样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如下:
(1)中江丹参种植土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差异较大。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其次,真菌最少。
(2)从中江丹参种植土壤中分离获得了46株细菌,其中,G+占有相当的优势,共有25株,G-共有21株。其中G+细菌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群。
(3)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正常生长丹参的土壤(CK1)根际微生物量碳、氮比患病丹参土壤(HD1)的高出32.4%和64%,而非根际土壤(CK2和HD2)差别不明显。
(4)从土壤酶活性看,患病丹参根际土壤(HD1),其酶活比对照土壤(CK1)低,其中,ALP降低53.3%,URE降低38.5%,CAT降低11.1%。说明患病丹参可降低其根际土壤的酶活性。
(5)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丹参种植土壤细菌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BOXAIR-PCR将46株细菌被分为7个遗传群;在16S rDNA PCR-RFLP中,这些菌株在79%的水平处被分为7个遗传群。
(6)据16S rRNA基因全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确定了12个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和分类地位,它们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Lysinibacillus属。
(7)在PCR-DGGE分析中,不同样品之间条带差异明显,多样性指数差别较大。而在连作患病丹参根际发现有球毛壳属Chaetomium(同源性98%),茎点霉属Phoma(同源性99%),此外,还存在大量非培养细菌和真菌。
|
|
|
|
1 |
黄祖法;温琼英;;茶树根表微生物的研究初报[J];湖北农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
2 |
陈厚德,赵卫华,王彰明,袁树忠,夏慧;药剂拌种对小麦苗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3 |
高小宽;;根际微生物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19期 |
4 |
段俊英;何秀良;柴明;戴祥鹏;鞠京丽;;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各主要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及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86年06期 |
5 |
胡小加;根际微生物与植物营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9年03期 |
6 |
张宪中;孙梅;张维娜;何俊;陈秋红;沈勇平;施大林;匡群;;2种水葫芦-微生物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
7 |
戴菲;黄运红;彭伟梦;李鹿鸣;龙中儿;;东乡普通野生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
8 |
张元龙;万金精;;小麦根际微生物的研究 Ⅱ.微嗜氮細菌在根际的分布及其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63年02期 |
9 |
程剑平;张仁绥;刘世全;;雅连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的初步观察[J];中药材;1990年09期 |
10 |
刘红艳,邓欣;我国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现状及展望[J];茶叶通讯;2003年04期 |
11 |
侯杰;叶功富;张立华;;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06年01期 |
12 |
魏淑珍;高小宽;;根际微生物对高粱发芽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
13 |
高小宽;魏淑珍;;根际微生物对绿豆发芽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
14 |
韩玉竹;曾兵;黄建国;;多花黑麦草根际微生物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1年04期 |
15 |
张凤华,马富裕,郑重,金涛,马旭;不同水肥处理膜下滴灌棉田根际微生物及棉花生长发育的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6 |
范君华,刘明,朱明慧;塔里木河灌区滴灌海岛棉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6期 |
17 |
刘秀花;梁峰;;小麦根际促生菌的筛选与促生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
18 |
张俊英;王敬国;许永利;;连作土壤盆栽大豆的根际酸度和微生物数量变化[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年03期 |
19 |
田呈明,刘建军,梁英梅,刘永华;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根际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化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9年02期 |
20 |
熊明彪,何建平,宋光煜;根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