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黄梨3种不同树形树冠结构特征与光照分布的研究
【摘要】:
本文以鲜黄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Sunhwang)为试材,应用WinsCanopy2005a冠层分析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V字形、平棚形与疏散分层形3种树形的冠层结构特点、光照分布、产量、品质差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WinsCanopy2005a冠层分析仪可以用于分析测定梨树冠层结构,可采取LAI(2000)-Log方法分析梨树冠层结构的特征。3种树形冠层开度、叶面积系数与冠下光合有效光量子通量密度有显著相关性,且不同树体间差别较大。
2.鲜黄梨3种树形树冠的结构特征指标分析结果:平棚形冠层开度和冠下直射、散射及总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显著高其它2种树形,而叶面积系数显著低于后者。3种树形树冠冠层开度平均值为28.25%,叶面积系数平均值为2.54,平均叶倾角平均值为32.70°,树冠下直射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平均值为16.24μmol·m-2·s-1,树冠下散射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平均值为2.49μmol·m-2·s-1,树冠下总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平均值为18.73μmol·m-2·s-1。
3.树冠各部位光合速率变化规律均为叶幕上层中层下层,外围中间内膛。不同树形冠层内光分布呈相似的变化规律,即由上向下、从外向内光照逐渐减弱。不同树形对鲜黄梨叶片本身固有的光合特性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枝类的长枝叶片光合能力高于短枝叶片,有果短枝叶片光合能力强于无果短枝叶片。
4.在3种类型的果园中,平棚形梨树的透光性最好,V字形666.67m2产量最大,且果实品质较好。V字形和平棚形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显著高于疏散分层形,且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品质较一致,可滴定酸和石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后者。平棚树形和V字形对光能利用率高,果实重量均匀,优质果率比疏散分层形高。
通过对德阳地区梨园目前的冠层结构及光照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认为在四川丘陵湿热地区进行梨树栽培的最佳树形为平棚形。
|
|
|
|
1 |
马彦永;地方优良梨品种──霍城冬黄梨[J];新疆农业科技;1999年03期 |
2 |
蔡兆翔;;云南昭通梨地方名优品种大黄梨[J];中国果树;2007年01期 |
3 |
珠义;振祥;;企业加农户同走富裕路[J];农村工作通讯;1996年10期 |
4 |
钟祥;漫谈梨的栽培与发展[J];云南林业;1997年05期 |
5 |
;菲律宾戴尔蒙特拟在东马种植1.5万hm~2黄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1年03期 |
6 |
朱向秋;;威宁黄梨[J];中国果菜;1987年03期 |
7 |
魏荣富;冯文彬;郑宝辉;李儒;任学平;刘朝雨;曹久艳;;老梨树高接圆黄梨的技术及效果[J];河北果树;2006年03期 |
8 |
赵茂程,郑加强,林小静,封晓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树形识别系统研究[J];林业科学;2004年01期 |
9 |
谢友超,曹福亮,姚志刚,汪贵斌,张往祥;截干对叶用银杏生长及树形的影响(英文)[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10 |
石建智;椪柑树形对结果性能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
11 |
岳玉苓;魏钦平;张继祥;王小伟;刘军;张强;;黄金梨棚架树体结构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J];园艺学报;2008年05期 |
12 |
李国栋;张军科;苏渤海;范崇辉;韩明玉;;富士苹果3种树形的树冠生态因子比较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3 |
梁君武;成龄苹果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1989年02期 |
14 |
牛自勉,赵红钰,张显川,张文和,李雪红,李兆春;苹果不同栽培方式叶幕及地面PAR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0年01期 |
15 |
耿军;刘军;汤彦青;王小伟;张强;魏钦平;;康佛伦斯梨树冠相对光照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J];果树学报;2009年06期 |
16 |
赵茂程,郑加强;树形识别与精确对靶施药的模拟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
17 |
苏勃海;范崇辉;;渭北产区苹果不同树形光照分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山西果树;2010年04期 |
18 |
安国宁;王金政;安淼;任善军;孟庆霞;;桃树树形的历史演变[J];落叶果树;2010年05期 |
19 |
高清华;叶正文;章镇;李世诚;吴钰良;苏明申;;树形对油桃幼树光截获能力和结果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20 |
厉恩茂;杨阳;陈锋;翟衡;;富士苹果不同树形的光能分布及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