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玉米应答低磷胁迫的消减文库构建及部分EST序列分析

黄青  
【摘要】: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大量元素之一,直接参与植物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对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及提高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磷的总含量非常丰富,但在酸性条件下磷会迅速与阳离子尤其是铝和铁离子形成不溶性化合物,致使磷不易被植物吸收,因此土壤缺磷是全球性的问题。土壤中可利用磷的浓度虽然很低,植物在长期适应低磷环境的过程中,已经进化出了一整套适应机制,包括形态、生长发育、生化和遗传上的变化。玉米耐低磷的研究逐渐深入,从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形态、生理生化改变到耐低磷遗传性状分析、QTL定位。但有关玉米耐低磷胁迫下的基因调控和耐低磷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还较少。 本研究以耐低磷玉米自交系178为材料,进行正常培养和低磷胁迫处理。以低磷处理开始时间为原点,在低磷胁迫6h、12h、24h、48h、72 h五个时间点取对照和处理玉米的根系,提取总RNA。然后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玉米根系应答低磷胁迫差异表达基因正向及反向文库,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功能比对后根据其同源序列基因的功能推测EST序列的功能并进行分类注释;运用RT-PCR半定量表达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在玉米耐低磷响应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运用元分析方法及生物信息学手段,将单拷贝的EST序列和低磷胁迫相关QTL位点进行共定位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吻合程度,分析具有重要遗传效应和育种潜力的EST序列。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SSH技术和文库构建技术,构建了玉米自交系178根系耐低磷差异表达基因正向文库和反向文库,分别包含3648个和2498个克隆。文库中插入的cDNA片段长度介于100-500 bp之间。 2.从正反向文库中分别选取103个和15个阳性克隆测序后,经生物信息学比对后,共获得65条唯一的EST序列,其中已知基因功能的EST序列44条,未知功能的EST序列21条。根据生物信息学比对同源序列基因的功能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已知基因功能的44条EST序列分为九类:能量代谢类(2条,3%)、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类(18条,28%)、磷素循环类(4条,6%)、信号转导类(3条,5%)、细胞分裂和组成类(2条,3%)、胁迫相关类(5条,8%)、蛋白质互作类(1条,1%)、转录调控类(7条,11%)和通道蛋白类(2条,3%)。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的玉米根系表现出能量代谢加剧、蛋白质合成的增加、转录调控加强、有机态磷的分解利用增加和磷素消耗压缩,发现根细胞中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生长素合成增加导致细胞分裂加快,根细胞加强了保护机制以应对低磷胁迫对细胞产生的威胁。 3.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从65条EST序列中获得24条单一拷贝EST序列,将单一拷贝EST序列与已报道的低磷胁迫相关QTL位点都定位在玉米染色体图谱上,共定位分析表明,45.8%的单拷贝EST序列与QTL位点重叠,表明运用SSH构建的低磷胁迫基因差异表达文库,能筛选较高比例的具有显著遗传效应的低磷应答相关基因,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合理性。可以预见,随着EST序列和QTL位点信息的增加,两者相互之间的共定位区域会更加明显。 4.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来自不同类型的5个重要功能的基因各时间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五个基因表达量在总体上都呈上升的趋势,但具体到各个时间段的表达上又有所差别。根据5个基因表达量上调的时间和增幅的大小,可以初步认为玉米根系中5个耐低磷相关基因的表达顺序为:紫色酸性磷酸化酶前体基因(PAP)、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GCS)、假定myb1靶序列基因(TOM)、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PDI)和生长素诱导蛋白基因(AIP),表明低磷胁迫下玉米根系内的生理生化变化发生在先:磷的亏缺首先促发对磷的需求压力,然后引发细胞内外环境失衡,需要大量合成相关蛋白质和启动耐低磷下游基因的调控子,最后生长素诱导蛋白大量合成引发了根构型改变,因而根构型等形态变化发生在后,这一结果与田间观察结果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5.本研究运用SSH获得的结果与前人运用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分析、cDNA-AFLP等方法的研究结果相互映证,也与谷俊涛等(2009年)在小麦上的研究结果、李利华等(2009年)在水稻上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运用SSH技术构建低磷胁迫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研究玉米耐低磷的机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6.从整体看玉米低磷胁迫响应涉及根系形态结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物质运输等多个方面基因,各方面基因间相互作用、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玉米低磷响应的基因调控网络,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7.低磷胁迫下玉米根系内的响应过程是一个基因顺序启动的过程:首先是磷素循环类基因的启动,然后是胁迫相关类、氨基酸蛋白质代谢类、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和转录调控靶序列基因的启动,较晚启动的是根细胞分裂和组成类。本研究中基因的启动顺序与田间观察和前人研究结果中低磷胁迫下玉米根系内的生理生化变化发生在先,而根构型等形态变化发生在后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8.本研究推测耐低磷玉米的核心适应能力表现在磷素循环、细胞保护和根构型三个主要方面,与前人研究的小麦、水稻耐低磷机制有相似之处。耐低磷玉米三方面的核心适应能力与信号传导系统、转录调控系统、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系统和能量物质代谢一起组成的调控网络是玉米适应低磷环境的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张晗菡;魏清岗;穆春华;孙验玲;张华;张恩盈;刘霞;;玉米应答低磷胁迫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9年06期
2 王保明;陈永忠;王湘南;陈隆升;彭邵锋;王瑞;马力;杨小胡;罗键;;植物低磷胁迫响应及其调控机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3 李键;黄锦湖;颜晓艺;洪滔;吴承祯;洪伟;;低磷胁迫对雷公藤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6年01期
4 李鹏;张永清;闫江艳;冯晓敏;景小元;王海茹;;不同基因型黍子幼苗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J];江苏农业学报;2012年06期
5 李淑芳;于志晶;林秀峰;马瑞;;水稻耐低磷胁迫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吉林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6 符云鹏,杨燕,薛剑波;低磷胁迫对晒红烟内源激素和根系活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7 陈锐,周建朝;甜菜低磷胁迫研究进展[J];中国糖料;2005年04期
8 万延慧;朱龙英;杨志杰;朱为民;;低磷胁迫对不同番茄基因型苗期影响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S2期
9 李绍长;低磷胁迫对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于姣妲;李莹;殷丹阳;周垂帆;马祥庆;;杉木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和生理适应机制[J];林业科学研究;2017年04期
11 张亚楠;宋立立;郭琳琳;王君;;番茄低磷胁迫研究现状[J];科技视界;2016年25期
12 唐伟;玉永雄;;豆科植物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J];草业科学;2014年08期
13 丁广大;陈水森;石磊;蔡红梅;叶祥盛;;植物耐低磷胁迫的遗传调控机理研究进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3期
14 赵腊梅;陈钰;郭爱花;;低磷胁迫对4个韭菜品种植株根系生长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08年04期
15 张莹;许信玲;叶功富;罗美娟;徐俊森;;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对低磷胁迫的形态学适应[J];海峡科学;2008年10期
16 万延慧;朱龙英;杨志杰;杨少军;朱为民;;低磷胁迫对不同番茄基因型苗期根部指标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7年03期
17 张淑华;潘国君;刘传雪;刘乃生;张兰民;张云江;褚国江;;水稻品种耐低磷胁迫特性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18 陈永亮;李修岭;周晓燕;;低磷胁迫对落叶松幼苗生长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雄;何华勤;梁义元;沈荔花;宋碧清;柯玉琴;郭玉春;梁康迳;;低磷胁迫下水稻化感作用特性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2 张可炜;刘寒寒;宋玖玲;程成;;低磷胁迫对玉米叶绿体蛋白质和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A];2016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摘要集[C];2016年
3 纵瑞收;李华;许明杰;李洪祥;;低磷胁迫与干旱胁迫对小麦的影响探析[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于新超;王晶;姜晶;;低磷胁迫对不同品系番茄蔗糖转运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许诚;徐云碧;;玉米产量性状耐受低磷胁迫全基因组关联分析[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6 陈士林;孙永巧;宋经元;李滢;李晨吉;胡松年;李西文;姚辉;张晓伟;;西洋参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7 谭雪梅;赵树进;;生物信息学在EST研究中的应用[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士林;孙永巧;宋经元;李滢;李晨吉;胡松年;李西文;姚辉;张晓伟;;西洋参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白俊艳;王玉琴;庞有志;章森;;绒山羊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辉;;早期内镜下EST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青;玉米应答低磷胁迫的消减文库构建及部分EST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章强;拟南芥转录因子AtHSFA6b参与低磷胁迫的实验证据[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刘林;丹参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基因SmMYB98b和SmMYB9a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李坤朋;不同基因型玉米对磷胁迫的反应及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利华;水稻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林海建;玉米根系低磷胁迫响应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鞠传丽;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根系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差异表达EST定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史成颖;茶树幼根EST文库构建及茶氨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9 孟亮;半滑舌鳎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大菱鲆免疫相关EST的筛选[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赵大显;中华绒螯蟹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文;拟南芥响应低磷胁迫相关突变体的生理和基因功能分析[D];河南大学;2019年
2 张绮芯;低磷胁迫下苜蓿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3 聂治;玉米低磷胁迫响应转录因子ZmPHR功能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4 戴维;玉米根系低磷胁迫响应基因的数字表达谱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荣芳;桑树耐低磷胁迫性能及相关基因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6 孔令剑;蔗糖处理下大豆苗期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7 林晓坤;甜菜耐低磷胁迫能力及其主要生理代谢特征[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齐炳林;不同品种长豇豆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许长征;玉米根系对低磷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黄锦湖;低磷胁迫下雷公藤响应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铭;欧曼EST超级卡车:开启高端物流新格局[N];现代物流报;2017年
2 MEB记者 晓寒;再创热销传奇 欧曼EST超级卡车斩获1600多台订单[N];机电商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胡国华;欧曼EST超级卡车“引爆”上海滩[N];现代物流报;2017年
4 整理 阿莱;老司机皮业军敢于“首吃螃蟹”,欧曼EST超级卡车凭啥吸引他?[N];现代物流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吴斯;老司机用欧曼EST拉煤,如此任性为哪般?[N];现代物流报;2017年
6 陈金伟;ERCP和EST可减少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发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