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的研究

佘颖  
【摘要】:目的:艾滋病(AIDS)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西部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率较高,已成为我国艾滋病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中国西部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保护动机因素、行为技巧对安全套使用相关行为的影响,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及行为干预提供较为切实的依据和参考。 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的方法开展横断面调查,于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选取中国西部的重庆、四川、广西三省市男男性行为者为被试,通过定量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 结果:MSM具有学历高、年轻化、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性特点,年龄中位数26岁,53.71%达到了大学及以上学历,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8.37%。最近6个月,95.01%与同性发生过肛交行为,12.48%既与同性也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7.42%有过商业性行为。从近6个月与之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性伴数看,61.22%的MSM有2个及以上同性性伴,最近6个月MSM与男性固定性伴、男性临时性伴、购买同性性服务、为男性提供有偿性服务、异性发生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7.96%、57.24%、37.29%、58.33%、29.48%。最近6个月与不同性伴发生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有差别(P0.05)。影响安全套使用的保护动机因素主要有危险行为内部奖励(OR:0.56,95%CI:0.39-0.81)、外部奖励(OR:0.51,95%CI:0.37-0.70)和自我效能感(OR:4.63,95%CI:1.63-13.1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提示,预防信息、行为技巧对预防行为(安全套使用)的直接影响较大,信息解释了预防行为(安全套使用)的60.94%,行为技巧解释了预防行为(安全套使用)的28.98%,而保护动机对预防行为(安全套使用)的直接影响较小,仅解释了预防行为(安全套使用)的1.43%,主要通过行为技巧间接影响预防行为(安全套使用)。 结论:中国西部地区MSM人群中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预防信息、保护动机、行为技巧都会影响MSM人群安全套的使用。在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中,应积极开展自身教育和同伴教育,注重进行艾滋病知识和行为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应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保护动机,以达到动机的最大化,促进行为的改变,有效提高安全套持续使用率,达到防止HIV/AIDS感染和传播的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岩;吴尊友;刘伟;;北海市桑拿、发廊嫖客安全套使用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01期
2 郝春;胡薇;阮玉华;马泽恩;杨学贵;张莉;尹潞;刘石柱;陈康林;秦光明;李新旭;王君;陈曦;张灵麟;汪宁;邵一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性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年04期
3 陈素妹;叶爱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安全套使用相关信息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7年02期
4 陈素妹;叶爱军;;上海某社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相关信息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08期
5 徐永芳;朱建靖;莫秀娟;梁红慧;周吉;李萍;;南宁市长卡司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06期
6 王路;谷渊;谷晶;王晓丽;赵丽莉;管威;刘丹阳;;沈阳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6期
7 姚中兆;罗莉;;我国推广实施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问题 对策与展望[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年02期
8 ;北京报告5219例艾滋病例[J];口岸卫生控制;2008年03期
9 张莺;秦侠;胡志;;社会市场营销在推广安全套预防艾滋病中的运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年01期
10 刘芳;贾曼红;罗红兵;梅静远;张腾;陆林;;299名街头暗娼艾滋病知识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11 黄生煜;汪长元;徐进旭;;澧县娱乐场所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09年05期
12 王昌举;;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对暗娼知识行为的影响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13 黄娜;程怡民;李颖;郭欣;武俊青;汝小美;;农村地区艾滋病知识与安全套使用的现况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2期
14 潘晓红;丛黎明;马瞧勤;许国章;余飞颖;邹艳;;浙江省2785名有性行为大学生艾滋病感染危险感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6期
15 林鹏;孙宝山;梁立环;刘海东;付笑冰;杨放;赵茜茜;刘雪梅;何群;刘勇鹰;王晔;;社区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2006年05期
16 张金玲;何纳;申学武;秦世雄;;山西省某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安全套使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17 蔡新;张世英;姜祥坤;;2006年聊城市不同层次娱乐场所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7年09期
18 姜祥坤;姜宝法;蔡新;张世英;于海荣;;不同娱乐场所性服务者安全套使用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9期
19 蒋琦莲;柳元;陈启玲;韦启后;俸卫东;蒙晓晖;;柳州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10期
20 冯宗放;罗桂英;王吉宏;万绍平;林昭春;靳征;宁涌;;眉山市低价格场所嫖客防治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香梅;白忠旭;赵飞;张卫东;郗园林;;影响艾滋病高发村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2 邓琳;;清远市暗娼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梁秀;Peter Hansen;李汉金;余莉;陈洁嫦;严韶;吴淑艳;;性工作者STD/AIDS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A];首届全国生殖医学论坛暨生殖相关疾病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然;方晓义;李晓铭;;心理社会因素对暗娼安全套使用意图的影响效果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蔡梅英;龚诚华;戴丽萍;姜宜海;黄丽娟;翁帆;邱小玲;李丽;刘奇;;435名男男性接触者(MSM)HIV和梅毒感染的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6 虞建锋;施南峰;潘秋芬;王克洲;;慈溪市2005年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问卷调查分析[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玉兰;闫素英;;227例肝病患者家庭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预防行为调查分析[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赵然;方晓义;李晓铭;;自我效能感及性伴类型对暗娼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虞建锋;潘秋芬;王克洲;;慈溪市暗娼和嫖客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丁贤彬;冯连贵;萧燕;晋灿瑞;徐世明;郭晓嘉;卢戎戎;徐静;张敏;郑建琼;杨明芳;;重庆市男性行为人群干预效果评估[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孟灿;上海市公立性病门诊服务质量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米国栋;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求医行为及高危行为干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4 张丽芬;不同告知时间的HIV感染者危险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5 王俊杰;动力学模型在我国艾滋病五类高危人群传播规律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6 武锋;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农村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廖玫珍;山东省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变化及抽样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罗皓;吸毒人群HIV感染危险行为和因素的调查研究及包皮环切推广模式效果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张晓虎;制度变迁的价值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胡宇峰;深圳市梅毒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和防治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颖;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薛威峰;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安全套使用意向的预测[D];西南大学;2010年
3 刘昆仑;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与需求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4 王燕;健康信念对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胡辉伍;长沙市芙蓉区星级宾馆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王亮;低档娱乐场所FSWs安全套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亚丹;生活技能培训对流动女性艾滋病知识、态度和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8 司红玉;建筑工地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信念与预防行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钟羽西;上海市性病门诊和VCT门诊就诊人群HSV-2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杜桂英;聊城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兴庭;安全套使用率激增[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聂春林实习记者 周呈思;双雄中国会 杰士邦多品牌布局挑战杜蕾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罗晓汀;防艾宣传岂能一“套”了之[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4 记者 刘剑虹;我市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启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5 记者 刘剑虹;我市各部门确保安全套使用项目顺利推广[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6 记者 李欣瑶;兰州市启动100%安全套使用项目[N];甘肃日报;2006年
7 王浩;支持鼓励安全套使用并非其商品广告解禁[N];中国工商报;2004年
8 王思海;北京:警方不得以有安全套作为卖淫嫖娼证据[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刘洪文 通讯员 黄多;娱乐场所全部推广安全套[N];阿克苏日报;2006年
10 沈敏 王湘江;助防艾,泰一议员为安全套“代名”[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