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挫伤的实验研究

陈莉发  
【摘要】: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高效、实用的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培养方法;观察OECs对脊髓挫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在挫伤脊髓处表达。 方法: 解剖显微镜下、无菌环境取2.5月龄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转基因Sprague Dawley(SD)大鼠嗅球最外层,经酶消化法分散后将细胞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定期进行光电镜观察并摄片。培养第10d,进行NGFRp75、S100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OECs纯度,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 28只雌性成年普通SD大鼠。6只为正常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另外22只应用NYUⅡ撞击机制成脊髓挫伤模型后随机分成OECs移植组(A组,16只)、DMEM组(B组,6只),随即分别移植GFP-OECs悬液、DMEM培养液,术后第ld、lw、2w、3w、4w分别进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评分。 移植术后第3w,A、B、C组(3只/组)大鼠分别于3%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活体取出相同损伤节段相应脊髓,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区BDNF的表达。 移植术后第3w,3%戊巴比妥钠(30mg/kg )腹腔注射麻醉、4%多聚甲醛灌注A组(3只)、B组(3只)、C组(3只)动物,分别从各组动物取出相同节段相应脊髓,制成石蜡切片,行BDN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BDN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反应产物。同时随机取3只A组大鼠灌注,于相同节段取出相应脊髓,制成冰冻切片,观察OECs植入情况。 移植术后4W,3%戊巴比妥钠(30mg/kg )腹腔注射麻醉、4%多聚甲醛灌注A组(3只)动物,取出相同节段相应移植OECs损伤脊髓,制成冰冻切片,行BDN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移植术后4W,3%戊巴比妥钠(30mg/kg )腹腔注射麻醉、4%多聚甲醛灌注A组(3只)动物,取出相同节段相应脊髓,制成冰冻切片,行MB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并于激光共聚焦下拍摄。 结果: 绿色荧光嗅鞘细胞(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GFP-OECs)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绿色强荧光,培养第7d,为双极样(梭形或纺锤形)、三极样和扁圆形3种典型的细胞形态,以双极梭形为主;培养第10d,细胞形态为梭形。行免疫荧光鉴定,95%以上GFP-OECs呈S100、NGFR p75双阳性。电镜下嗅鞘细胞核不规则;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及线粒体;胞体表面有伪足样短突起。 各组大鼠在术后第ld, BBB评分均为0分,后逐渐增高。各个时期组间比较,A组BBB评分高于B组。21d后,DMEM组大鼠不能负重拖动后肢,足置于不负重位,而OECs移植组大鼠能负重拖动后肢,足置于负重位,能持续以足背负重步行,偶见足底负重步行。表明OECs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好。 移植术后3w ,脊髓石蜡切片BDNF免疫组化棕黄色阳性产物位于细胞浆,A组BDNF免疫组化染色最强,C组最弱,B组BDNF表达强于C组。A组BDNFmRNA表达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Cs移植4W脊髓冰冻切片,行BDNF免疫组化前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OECs分布于脊髓损伤空洞周围,发强烈的绿色荧光。经BDNF免疫组化染色后可见OECs周围脊髓组织棕黄色阳性反应。且在阳性反应区中,GFP-OECs所在部位呈现更强烈棕黄色BDNF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表明OECs分泌BDNF,且能促进其周围损伤脊髓组织表达BDNF。 OECs移植4W脊髓冰冻切片行MBP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镜下可见强烈绿色荧光的嗅鞘细胞周围分布着免疫红色荧光MBP阳性产物。 结论: 1.本实验细胞培养方法可获得活性好、纯度高的OECs,是一种相对简便易行,且经济、高效、重复性好的OECs培养方法。 2.GFP-OECs自发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强烈、稳定持久、无副作用。GFP-OECs是研究OE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作用及机制的理想工具。 3.OECs移植能促进脊髓挫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4.OECs移植到损伤脊髓,通过增强损伤脊髓BDNF、MBP表达,发挥神经保护及促成髓鞘作用是其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2期
2 唐洲平,郭守刚,康慧聪,朱遂强,雷霆,方思羽,张苏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3 陈秉耀,侯树勋,游思维,郭徽,杨浩,鞠躬;嗅鞘细胞对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06期
4 马玉海,张勇,曹莉,张少成,潘永太,麻文谦,孙来卿,路长林;嗅鞘细胞移植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朱文标,邓宇斌,沈慧勇;嗅鞘细胞移植促进神经修复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6 马玉海,张勇,曹莉,张少成,侯铁胜,何成;嗅鞘细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工程细胞移植对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1期
7 武明媚;范德刚;ImanTadmori;;嗅鞘细胞移植对成年大鼠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J];医学争鸣;2010年05期
8 张玉生,刘德明,刘曾旭;嗅鞘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陈琳,黄红云,王锐,王洪美,修波,李秉辰;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1例[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年01期
10 禹晓东,罗卓荆,白崇峰,李亮;成人鼻腔嗅黏膜嗅鞘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纯化[J];脊柱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11 陈莉发;段朝霞;张洁元;李兵仓;余华荣;;嗅鞘细胞移植到损伤脊髓存活时间的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2 高天君,刘少君,侯树勋,王国华,阙海平;成年鼠嗅鞘细胞的纯化培养与免疫组化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21期
13 高天君,刘少君,黄耀添,王国华,孙志伟;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在体外嗅鞘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21期
14 任继鑫,孙天胜,胥少汀;嗅鞘细胞移植对急性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09期
15 黄红云;陈琳;郗海涛;解自行;张峰;刘彦铖;肖娟;张夏琳;周长满;;嗅鞘细胞移植对颈髓损伤后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初步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12期
16 王春生,时志斌,王坤正,陈君长;嗅鞘细胞移植预防失神经骨骼肌萎缩[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Z3期
17 王玖飞;付立旗;梁桃;;大鼠嗅鞘细胞培养和纯化方法[J];中国临床医学;2008年04期
18 孙朝晖,修波,左焕琮;嗅鞘细胞联合移植干预脊髓损伤的新思考[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9期
19 黄红云 ,陈琳 ,王洪美 ,修波 ,李炳辰 ,王锐 ,张健 ,张峰 ,顾征 ,李荧 ,宋英伦 ,郝伟;年龄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0 蒋羽清;刘锦波;;嗅鞘细胞移植在修复损伤脊髓中的作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锋;贺西京;;成年大鼠嗅粘膜嗅鞘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挫伤的短期观察[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叶超群;孙天胜;秦聪聪;张志成;刘彦;;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共移植结合步行训练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修复[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黄智慧;王莹;苏志达;陈宜张;袁小兵;何成;;嗅鞘细胞导向性迁移及形态可塑性的分子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一届张锡钧基金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及评奖会议综合摘要[C];2011年
4 张沛;刘斌;任冬青;祝勇;苏秀兰;;人胚胎嗅鞘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苏志达;;嗅鞘细胞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A];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摘要[C];2009年
6 黄涛;贺西京;;颅内预损伤成年大鼠嗅神经后嗅鞘细胞的培养[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洁元;段朝霞;陈莉发;李兵仓;;GFP年轻成年大鼠嗅鞘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形态学特征[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干;敖强;龚锴;公衍道;张秀芳;;联合移植嗅鞘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治疗大鼠胸段脊髓损伤[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魏开斌;郑遵成;刘峰;刘超;魏树刚;程宗;高瑞;张磊;张昆;匡乃峰;张立清;;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验证[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10 郗海涛;陈琳;黄红云;张峰;刘彦铖;陈娣;王庆苗;;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共济失调疗效及机制探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明媚;嗅鞘细胞移植和锂剂对损伤视网膜节细胞的修复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王葵光;神经干细胞、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禹晓东;嗅鞘细胞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王涛;嗅鞘细胞和支链氨基酸对视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张志成;光感基因活化嗅鞘细胞的体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6 迁荣军;分泌型NgR拮抗肽基因修饰嗅鞘细胞促进视神经修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魏开斌;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赵楠;嗅鞘细胞及其表达的NGF和BDN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7年
9 徐明;大鼠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高天君;重组腺病毒载体Ad-BDNF的构建及其转染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发;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挫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农山;黄芪注射液对嗅鞘细胞增殖及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花保安;嗅鞘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培养的基础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4 乔小飞;小鼠嗅鞘细胞的免疫组化和分类鉴定[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开亮;脑出血大鼠嗅鞘细胞移植后脑内生长相关蛋白-43及层粘连蛋白的表达[D];南华大学;2010年
6 刘志元;嗅鞘细胞对活化以及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陈晶晶;嗅鞘细胞吞噬功能及其在清除凋亡嗅神经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刘雨亮;不同保存方式对嗅鞘细胞活性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0年
9 刘晓阳;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纪坤;嗅鞘细胞的培养及其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丽君;科学家发现嗅鞘细胞新起源[N];科技日报;2010年
2 杨龙 葛云峰;西安交大二附院嗅鞘细胞移植治脊髓伤截瘫[N];健康报;2006年
3 罗克军;嗅鞘细胞移植成功截瘫病人有望站立[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陈琳;创新需要国人更多关注[N];健康报;2006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冯丽安;伤脊髓可免于瘫痪[N];健康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唐先武 特约记者 王宇晓 吉尔;他试着让轮椅人站起来[N];科技日报;2002年
7 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 黄红云;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N];健康报;2002年
8 刘玉;拿什么拯救截瘫病人?[N];科技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刘莉;黄红云:给桑兰们带来希望[N];科技日报;2002年
10 记者 何少强 通讯员 杨聘英;脊髓损伤性截瘫的难题有望攻克[N];广东科技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