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phinin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背景和目的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蔽,发展迅速,又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系统治疗方法,预后极差,促使人们不断寻求其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胰腺癌最主要的特征是局部侵袭和早期转移,但侵袭和转移的机制不明,涉及众多的生物活性分子,深入研究这些分子与胰腺癌的关系,有利于揭示癌症侵袭转移机制,找到新的有效治疗手段,以改善胰腺癌的预后,甚至治愈胰腺癌。
Trophinin是一种表达于人滋养层细胞的独特的黏附分子。过去的研究证实它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内高表达,体外实验证实Trophinin能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系的侵袭力,推测它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但与胰腺癌的关系还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研究胰腺癌组织中Trophi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性别、年龄、CEA、CA199、CA125等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
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手术切除的胰腺组织标本,胰腺癌及癌旁组织32例,正常胰腺组织10例。癌旁组织取自癌旁2cm以内并且显微镜下未见到癌细胞处;10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取自胆总管下端癌、十二指肠癌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的胰腺组织。每例标本常规做石蜡切片、HE染色、Trophinin蛋白免疫组化SP法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追踪随访病人术后24个月生存状况,并与实验结合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结果分析。
结果免疫组化Trophinin蛋白主要表达在癌细胞细胞核、核膜,少量表达在细胞浆。Trophinin在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3%(26/32)、40.6%(13/32)、10.0%(1/10)。Western blot检测Trophinin蛋白水平在正常胰腺、癌旁、胰腺癌中依次增高;在Ⅰ、Ⅱ、Ⅲ期Trophinin蛋白水平依次增高,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ophinin蛋白的表达与病员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CEA、CA199以及CA125无关;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神经侵袭关系密切,有神经侵袭的9例癌肿有8例Trophinin呈强阳性。在低分化胰腺癌中的表达较强,Ⅲ期癌组织中的Trophinin表达明显强于Ⅰ、Ⅱ期。追踪随访的病人术后生存期:Trophinin高度表达的患者24个月生存期明显低于低度表达及阴性表达的患者。
结论1、Trophin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
2、Trophinin的表达与病员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CEA、CA199以及CA125无关;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神经侵袭关系密切,表明Trophinin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3、Trophinin高表达者预后差,可以作为胰腺癌临床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
|
|
|
|
1 |
王华云,陈士岭;trophinin、tastin、bystin粘附分子复合体与着床[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2年02期 |
2 |
孙虹,靳镭;Trophinin,tastin,bystin复合体与胚胎起始黏附[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05期 |
3 |
肖丽娟,杨增明;Trophinin,tastin和bystin在哺乳动物胚胎着床及早期胎盘形成中的作用[J];生殖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4 |
王华云;邢福祺;陈士岭;罗琛;;Trophinin在人卵母细胞及着床前胚胎细胞上的表达与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5 |
王华云,邢福祺,陈士岭;Trophinin粘附分子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与不孕的关系[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6 |
王华云;邢福祺;陈士岭;罗琛;;Trophinin,tastin,bystin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上的表达及米非司酮对其表达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年04期 |
7 |
余秋波,王应雄;细胞粘附分子与胚胎着床[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01期 |
8 |
宋晓明,杨增明;细胞粘附分子与胚胎着床[J];生殖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
9 |
;解剖、生理和组胚学[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2年05期 |
10 |
;其他[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2年05期 |
11 |
蔡理全,段恩奎;胚胎植入及其细胞因子调节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
12 |
朱丽华;粘附分子与子宫内膜[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年06期 |
13 |
汪希鹏,林其德;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分子标志[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
14 |
隋延仿,曹子鹏;MAGE家族蛋白质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4年04期 |
15 |
阳豫;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生化标志[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1年03期 |
16 |
卢欣,李玮,王秀琴,吴(日文);直接快速检测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基因组内的扩增基因(简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17 |
连兆瑞,吴孟超,徐来,顾健人;人原发性肝癌和癌旁组织HBV存在状态的对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18 |
连兆瑞;吴孟超;万大方;徐国威;周筱梅;顾健人;;人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HBV X基因产物表达和ets-2、IGF-Ⅱ、C-myc及N-ras表达的对比研究[J];上海医学;1990年03期 |
19 |
李茵,黄光琦,肖恒怡,黄一峰,毛婷,邓文杰;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存在状态[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991年02期 |
20 |
查文章;杜竟辉;王学浩;黄祖瑚;李军;S.Bowden;S.Locarnini;;人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丙肝病毒基因及其抗体的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199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