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及预后研究
【摘要】:背景和目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是一种七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目前已经被证实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侵袭和转移有关。很多学者对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本研究旨在比较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XCR4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预后研究,探讨CXCR4能否作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有效指标。
方法对接受4个周期紫杉醇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86例Ⅱb~Ⅲb期(参照2002年第六版AJCC乳腺癌TNM分期)LABC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2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单纯癌6例,硬癌4例,髓样癌4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CXCR4的表达,分析新辅助化疗对CXCR4表达的临床、病理疗效及其与远期生存的关系。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CXCR4的表达和新辅助化疗临床、病理疗效,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生存率比较。
结果86例中58(67.4%)例为CXCR4高表达,28(32.6%)例为低表达,新辅助化疗后, CXCR4高表达49(57.0%)例,低表达37(43.0%)例,新辅助化疗前后,CXCR4的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P0.05)。
86例患者的肿瘤原发灶总有效率(OR)为90.7%(78?86),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CR)20.9%(18?86),部分缓解(PR)69.8%(60?86)病情稳定(SD)9.3%(8?86),病理完全缓解(pCR)15.1%(13?86)。CXCR4低表达获得cCR者占39.3%(11?28),获得pCR者占28.6%(8?28),明显高于CXCR4高表达获得的cCR12.07%(7?58),pCR8.6%(5?58)(P0.05)。
新辅助化疗后,CXCR4高表达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为34%,低于CXCR4低表达组(59%),(P=0.0027),CXCR4高表达5年总体生存率(OS)为57%,低于CXCR4低表达组(68%),(P=0.0139)。LABC患者CXCR4高表达的复发和死亡的相对风险分别是CXCR4低表达的2.923 ( 95%CI=1.418-6.023 ; P=0.0036 )倍和3.364(95%CI=1.190-9.509 P=0.0221)倍,结合COX回归分析,高表达的CXCR4是一种LABC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新型的独立预后指标。
结论紫杉醇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LABC的新辅助化疗中疗效显著,CXCR4低表达疗效更明显,更易获得cCR和pCR。新辅助化疗后,CXCR4高表达者远期生存明显低于CXCR4低表达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更大。CXCR4可作为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
|
|
1 |
蔡伟;刘丹丹;康骅;海涛;崔叶青;孙海晨;;ET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CXCR4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年08期 |
2 |
戴敏;杨世昕;孟刚;;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cerbB-2、CXCR4和ER-α蛋白表达变化及其意义[J];安徽医药;2011年07期 |
3 |
樊晓红;现代医学200词 SDF-1[J];日本医学介绍;2003年06期 |
4 |
王沙燕,张阮章,戴勇;SDF-1及其受体CXCR4与胚胎发育[J];医学综述;2004年04期 |
5 |
靳风艳,邱录贵;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归巢过程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4年06期 |
6 |
曾东风,孔佩艳;SDF-1/CXCR4轴与血管新生[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4年03期 |
7 |
郑红,Stephen C Peiper,朱锡华;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结构与功能[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8 |
高德军,张金成,孙晋军,鲍玉松;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生存率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1997年05期 |
9 |
李洪胜,王远东,林本理,邵中夫,周明,刘健雄;去甲长春花碱和顺铂联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初步报告[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0 |
朱雪琼;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0年06期 |
11 |
张斌;乳腺癌外科治疗和新辅助化疗进展[J];中国肿瘤;2002年10期 |
12 |
常英展,苏开明,缪东生,姜凤娥,黄靖,张岚,何飞;新辅助化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年01期 |
13 |
杨万广,王钟富,谷元廷,张连平,冯跃庆;新辅助化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4期 |
14 |
Fuso L;Mazzola S;Marocco F;柳蕴;;治疗前血清血红蛋白水平作为预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指标的初步报道[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
15 |
陈继明;王英红;郭晓青;;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年01期 |
16 |
王惠玲;;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14期 |
17 |
马宇毅;;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8年01期 |
18 |
贺梁;南琳;史衍辉;张军;张永久;;中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92例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8年09期 |
19 |
师英强;;残胃癌的新辅助化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年10期 |
20 |
郭延明;赵淑梅;颜景玲;高敬芹;;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