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1.图形创造思维中抑制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2.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

黄沛钰  
【摘要】:背景: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对脑部的损伤并不仅仅导致脑功能缺陷,也可能带来其他功能的恢复或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脑功能的悖论性利化(paradoxical functional facilitation, PFF)。PFF现象的发生可能存在两种机制:抑制-解抑制或代偿增强。图形创造力的增加是一种常见的PFF现象,过去的研究多采用抑制-解抑制机制来推测其发生,即在正常人中存在脑区间的相互抑制机制,特定脑部损伤可能移除抑制,使得图形创造力增加。然而迄今为止的证据均是从病理情况的反向推论,尚未有直接证据支持这一机制在正常人中的存在。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健康非美术家人群在从事图形创造性任务时是否存在脑区间的抑制机制。 方法:本研究招募了28名健康被试(15女,11男,平均年龄22岁),在他们完成创造性任务与非创造性任务的同时通过磁共振扫描采集脑部BOLD(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功能图像。经过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和统计分析,观察涉及图形创造力的脑区活动改变。 结果:相对于非创造性任务,创造性活动激活了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和右侧枕叶(小体积校正,球形,10mm, p0.05)。而相对于创造性任务,非创造性任务中右侧额中回和左侧顶下叶部位的活动更高(FWE校正,p0.05)。ROI分析显示从事不同任务时双侧额中回部位存在显著的BOLD信号改变。当从非创造性任务转为创造性任务时,左侧额中回表现出信号增高(配对样本t检验,n=26,p=0.000),而右侧额中回的活动降低(配对样本t检验,n=26,p=0.000)。 结论:本研究在健康非美术人员中证实了图形创造性活动中存在着左侧额叶对右侧的抑制机制,与过去研究所观察到的解抑制现象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图形创造力与脑部功能组织的关系。这一抑制机制的详细发生过程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背景: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MDD)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想悲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感疾病,其高自杀率和高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迄今为止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从大脑神经网络角度出发的探讨,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抑郁症患者脑部形态学改变与疾病的发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本研究采用新的VBM分析流程评价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脑部灰质结构的改变,试图为理解抑郁症发病的脑部结构机制提供证据。 方法:对33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男11,女22例,年龄:32.6±10.9)及59例健康对照(男17,女42,年龄:29.0±6.9)进行磁共振扫描获取脑部结构图像。采用SPM8的分析流程对脑部灰质结构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 结果:相比健康对照组,患者组在双侧额中回区域表现出灰质体积减少(p0.001, cluster size=10, uncorrected)。对这两个区域的ROI分析显示右侧额中回体积与HAMD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46,p0.05)。 结论:本研究表明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存在双侧背外侧前额叶部位的灰质减少,提示背外侧前额叶与抑郁症病理机制存在重要联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代辉;江开达;徐一峰;刘军;刘树永;耿道颖;;首发抑郁症患者字母工作记忆fMRI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年12期
2 郭琴;施慎逊;孙军;刘含秋;王立伟;;抑郁症患者外显性与内隐性情绪处理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8年03期
3 彭代辉;江开达;方贻儒;徐一峰;刘军;;首发抑郁症局部脑区的功能一致性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年07期
4 Klauenberg;史妙;;抑郁和疼痛感觉的变化:中枢抑制机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5 范青;王继军;王雪梅;谭令;肖泽萍;;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9年06期
6 张立民;隐匿性抑郁症诊断探讨(附42例分析)[J];新医学;1995年08期
7 许律西;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与治疗学现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8 陈三星;莫把抑郁当痴呆[J];长寿;1995年09期
9 吴永雄,李碧霞;1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分布[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5期
10 张顺,徐玉;隐匿型抑郁症研究的某些进展[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11 柳群方,王健,陈洪,王培胜;隐匿性抑郁症58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1996年03期
12 安科;抑郁症的自我疗法[J];心理与健康;1996年06期
13 ;从名人自杀到人生角色定位[J];中国健康月刊;1998年11期
14 刘青,王丽;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998年04期
15 乔梁;;心底无忧天地宽[J];科学之友;1998年08期
16 黄国平;家族性抑郁症一家系报告[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年06期
17 李融!210003;43例抑郁症误诊为某些躯体疾病的报告[J];四川精神卫生;2000年03期
18 王菲,丁宝坤,金魁和;抑郁症的心理治疗[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3期
19 袁志敏,刘运德;充血性心衰患者抑郁症并发率分析[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年04期
20 刘骁雄;糖尿病与抑郁症——“狼狈为奸”的兄弟点滴谈[J];医药世界;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粟;任雯婷;姚丽;龚启勇;;难治与非难治抑郁症神经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汪海燕;;抑郁症学生的辅导策略[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韩颖琳;姚志剑;江海腾;卢青;罗国平;;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表情时杏仁核脑磁源性信号频率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彦;;健康教育在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周盛年;;微量元素与抑郁症[A];首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丁瑛;;浅谈中医理论认识及治疗抑郁症[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周子璇;任燕;杨红;刘霞;孟婧;梁毅平;;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心理认知功能的特点[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郭淑红;;刮痧治疗抑郁症临床体会[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9 李晓一;邢葆平;吴皓;;抑郁症认知功能临床研究综述[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堂龙;;怡诺思治疗伴发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沛钰;1.图形创造思维中抑制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2.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2 牟君;抑郁症的脑功能磁共振和蛋白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3 戴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3TMR功能磁共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甜;抑郁症相关蛋白树突细胞核蛋白-1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彭代辉;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及任务激活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郑兴东;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翁晓光;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方法及在弱视神经机制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高歌军;臂丛神经损伤后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D];复旦大学;2003年
9 梅维;海洛因成瘾者脑功能连接异常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10 鱼浚镛;抑郁症的证候要素及其组合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勇;基于功能磁共振数据的抑郁症判别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高文颖;功能磁共振的脑模式分析方法及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吕维帅;模式识别方法在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林云;功能磁共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马丽珍;抑郁症去甲肾上腺素信号转导通路及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6 李轩;磷脂酶A2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申云霞;脑梗死针刺康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9 苏宇征;小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正常老年人计算能力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邹庆华;功能磁共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抑郁症病因多[N];保健时报;2005年
2 小翔;抑郁症 只因认知偏了路[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3 附二医心理科 戴王磊;漫谈抑郁症[N];温州日报;2005年
4 山东省安康医院 孙秀娟刘宜东;微笑抑郁症困扰职场人[N];健康报;2007年
5 徐世坤;抑郁症, 不可等闲视之[N];中国水利报;2000年
6 王飞;你的情绪“感冒”了吗[N];大连日报;2005年
7 陈福新;胃出血背后的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王淑军;警惕抑郁症“杀手”[N];人民日报;2003年
9 蒲昭和;经常“户外散步”能治疗抑郁症[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告别抑郁 走向快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