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肝脏三维手术规划技术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1.了解目前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现状,包括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效果及影响因素等;2.探讨三维立体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肝脏三维手术规划技术在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探索出提高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提高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疾病及护理知识掌握率,维护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健康稳定。
方法:
1.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根据事先设定的纳入标准,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南充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病房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76例,运用自行设计的《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式、影响其健康教育接收度的因素进行调查。
2.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根据事先设定的纳入标准,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南充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84例。将84例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实验组应用计算机辅助肝脏三维手术规划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后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自制的《HCC围手术期疾病及护理知识问卷》分别测评两组患者肝癌围手术期疾病护理知识掌握度。入院及术前健康教育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焦虑值。出院时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及家属对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
结果:
1.肝癌患者对肝癌围手术期疾病及其护理知识均有较强需求,尤其是经济状况较好、教育程度较高或者社会地位较高的患者。目前临床常用采用口头教育的健康教育方式,健康教育内容更多局限于患者的饮食、用药、活动与休息,而缺乏对患者本身疾病情况和手术情况的介绍。影响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接收度的因素除了患者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以外,还包括患者情绪、个性特征、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健康教育方式有关系。
2.两组患者的肝癌围手术期疾病护理知识掌握度,出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差异显著(P<0.05)。患者及家属对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满意度,出院时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内容方面,除了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知识外,患者本身疾病情况和手术情况也是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关注的重点。在方式方法上,相对于口头教育,患者及家属,尤其是老年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及家属,更倾向于接受画册或影像教育的方式。
2.在为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疾病情况和手术情况时,借助计算机辅助肝脏三维手术规划技术建立患者肝脏的三维模拟图像,能让患者或其家属更快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病情及手术过程,从而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