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经肝动脉灌注三氧化二砷对肝移植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郑明友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As2O3对肝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肝脏Vx-2移植瘤模型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顺铂1.28 mg.kg-1.d-1)、实验组1(As2O3 0.6 mg.kg-1.d-1)、实验组2(As2O3 1.2 mg.kg-1.d-1)、实验组3(As2O3 1.96 mg.kg-1.d-1)。移植瘤术后2周,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连续7天,5周末切取肝肿瘤和邻近部位的正常肝组织,计算瘤重抑制率。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变化、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其线粒体的改变并进行线粒体比表面积定量分析。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和VEGF表达。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肝细胞形态变化及其线粒体改变并进行线粒体比表面积定量分析,采血行肝功能检查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肝的损伤及程度。 结果 1、实验组的平均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0.31%、59.58%和69.71%,实验组移植瘤瘤重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随着As2O3的剂量增加,实验组的瘤重减轻而平均瘤重抑制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经肝动脉灌注As2O3有显著的抗肝移植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 WP=6 2、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实验组VEGF、bcl-2基因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实验组间VEGF、bcl-2基因的表达无差异性。实验组bax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内bax基因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证实As2O3对肝移植瘤能明显地上调bax的基因表达,并存在剂量相关性;同时下调VEGF、bcl-2基因表达,无剂量相关性。 3、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有典型的瘤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而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无类似改变;实验组移植瘤细胞线粒体发生不同程度肿胀、固缩,实验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组间以及同一实验组内肿瘤细胞与肝细胞的线粒体比表面积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肿瘤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细胞核碎裂、细胞坏死及微血栓形成,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无类似改变,表明As2O3在诱导实验组瘤细胞凋亡、损伤肿瘤细胞线粒体及肿瘤组织毛细血管方面有选择性。 4、光镜观察显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肝细胞不同程度浊肿、甚至气球样变,但无坏死发生,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与阳性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尽管电镜观察阳性对照组、实验组肝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并不十分明显,但经定量分实验组肝细胞的线粒体比表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肝细胞的线粒体比表面积在实验组内同样具有差异性。肝功能检测显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肝功能指标中LDH、AST、ALT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实验 WP=7 组肝功能损害的趋势明显。这些结果表明经肝动脉灌注As2O3对肝细胞均有一定损伤作用,As2O3对肝细胞的损伤也具有剂量依赖特点。 结论 ① 经肝动脉灌注As2O3治疗兔Vx-2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抗肝癌作用,同时具有剂量依赖特点。② 对正常肝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也存在量效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华海清,秦叔逵,王锦鸿,陈惠英;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黏附和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0期
2 陈洪,潘其声,秦叔逵,陈惠英,刘琳;三氧化二砷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陈洪,秦叔逵,潘麒声,陈惠英,马军;三氧化二砷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1期
4 井可安;三氧化二砷引起牙周组织损伤及其治疗[J];西南国防医药;2001年01期
5 井可安,朱敬珍;三氧化二砷引起牙周组织损伤及其治疗2例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2002年03期
6 宋铁芳,刘冰熔;三氧化二砷与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_2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3年03期
7 张茹;三氧化二砷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机制探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4年02期
8 李方,曾甫清,鲁功臣;AS_2O_3抑制人膀胱癌细胞体外生长及机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9 刘婷艳,舒慧敏,高尚风;三氧化二砷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年06期
10 刘琳,邱少敏,赵伟,夏海鸣,秦叔逵,陈惠英;三氧化二砷诱导人类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7期
11 阳东荣,陈昭典,单玉喜;三氧化二砷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Caspase-3活性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12 林胜璋,余耀军,游涛,王飞海,吴伟军,陈聪;三氧化二砷抗大鼠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5年10期
13 陈德福;;胸腔内注入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6年02期
14 ;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周晋教授简介[J];中国急救医学;2008年09期
15 朱聘倬;三氧化二砷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1年02期
16 梁琍芬;三氧化二砷牙科治疗药理及临床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03期
17 李建峰;三氧化二砷失活剂致过敏1例[J];口腔医学研究;1996年02期
18 陈国强,史桂英,贾培敏,熊树民,朱军,石学耕,沈志祥,陈赛娟,王振义,陈竺;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的双重效应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7年07期
19 谭立军,史桂英,石学耕,汤雪明;三氧化二砷对人食管癌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J];中国癌症杂志;1999年02期
20 梁桃,刘铁夫,史立君,刘冰熔;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丹;刘平;谢芳;金迪;;三氧化二砷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陈新思;邢富兴;崔成芹;于洪江;孙伟;邵风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金祥;;三氧化二砷中毒死亡一例报告[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4 陈扬超;周克元;张月飞;沈晓鸣;;三氧化二砷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毕可红;张玉昆;唐天华;李岩;赵良玉;任海全;刘秀兰;任青华;姜枫勤;姜国胜;;三氧化二砷或ATRA对原代APL细胞或HL-60细胞作用研究[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王冠军;杨芳;李微;;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和血干/祖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谢秋元;秦雪莲;;三氧化二砷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8 张学进;杨玮;赵毅;许晓峰;金璐;;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例[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谢继增;谢峰;王桂琴;;三氧化二砷配合中药治疗白血病75例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秦叔逵;;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胆癌的研究进展[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洋;三氧化二砷对恶性肿瘤细胞毒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阳东荣;三氧化二砷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屈晓燕;三氧化二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徐世文;三氧化二砷抗鸡MD肿瘤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宁燕;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_3、3AO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德林;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人肾癌786-0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7 侯麦花;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黑素瘤的抗肿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8 黄明;硼替佐米或联合三氧化二砷逆转HL60/ADR细胞耐药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湘国;基因芯片对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陈玉宝;三氧化二砷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明友;经肝动脉灌注三氧化二砷对肝移植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2 谢良喜;三氧化二砷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应床应用[D];汕头大学;2002年
3 梁赟;三氧化二砷诱导骨髓瘤细胞株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丹;三氧化二砷及胸腺因子D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5 周林福;三氧化二砷(As_2O_3)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6 周园芳;三氧化二砷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及逆转其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7 战淑珺;三氧化二砷对615系小鼠移植性胃癌的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8 矫德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喻镁佳;As_2O_3抑制人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D];昆明医学院;2005年
10 韩莹;三氧化二砷及AFP反义表达载体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衣晓峰 本报记者 李丽云;三氧化二砷将成“癌杀手”[N];科技日报;2010年
2 岳阳;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药三氧化二砷的作用靶点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戴丹;周晋:梦绕龙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陶春祥;三氧化二砷的毒性[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衣晓峰 靳万庆 孙理;三氧化二砷可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衣晓峰 靳万庆 本报记者  许延庆;亚砷酸注射液缓慢输注治白血病和癌症研究有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 饶毅 黎润红 张大庆;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衣晓峰 李晓丽;三氧化二砷可遏制恶性胸腹水[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衣晓峰;动脉持续灌注三氧化二砷[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华凌;铅、砷污染对人们会造成什么危害?[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