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人子宫平滑肌瘤的研究
【摘要】: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兴起于20世纪的80年代,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广泛而迅速地开展了起来。它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内良好的穿透性、方向性和可聚焦性,使高强度的超声能在体内聚集,并在焦域内产生瞬态高温达65℃以上,而一旦远离焦域组织温度就急骤下降,从而能准确杀灭靶区内细胞。目前HIFU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研究较多,临床广泛应用于良性前列腺肥大、肝癌、骨肿瘤、乳腺癌、软组织肉瘤等的治疗,而在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等的研究还较少。HIFU技术已被称为聚焦超声外科技术(Focused Ultrasound Surgery, FUS),该技术的特点在于不仅可以精确“切除”病变组织,而且还无需侵入组织内部,因此,它顺应了有创外科向微创和无创外科发展的方向。本实验在离体子宫平滑肌瘤和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对HIFU治疗人子宫平滑肌瘤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初步探讨了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照射离体人子宫平滑肌瘤的剂量学规律:将手术切除的全子宫标本进行随机分组,用不同的超声声功率辐照肌瘤,比较每组靶区坏死体积大小、照射前后的B超灰度值变化等。结果发现①当照射时间不变时,随着照射声功率的增加,靶区坏死体积会增加,B超下的灰度值
WP=8
变化也会增加;②当保持声功率不变时,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靶区坏死体积和B超下的灰度值变化同样会增加;但当达到一定的量后,无论是增加辐照时间,还是增加照射的声功率,靶区坏死体积和B超下的灰度值的增加速率减慢,120W×100秒是最佳输出剂量;③照射声功率比照射时间对能效因子的影响更明显。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阻断子宫血流前子宫平滑肌瘤的细胞效应研究:利用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提供的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对因子宫平滑肌瘤拟作全子宫切除术的30例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常规进腹后,立即用HIFU刀对平滑肌瘤进行直线扫描;切除子宫后立即取照射靶区组织行TTC(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靶区组织的DNA电泳实验,发现 30例标本照射靶区组织变硬、变白;TTC染色为白色,与边缘组织分界清楚;光镜和电镜显示平滑肌瘤细胞呈凝固性坏死,DNA呈弥漫的片状图形。这些结论说明HIFU对在体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具有杀灭作用,为HIFU用于治疗人类子宫平滑肌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探讨经HIFU照射在体人子宫平滑肌瘤后非靶区组织细胞的安全性:通过比较HIFU照射后紧邻靶区的子宫内膜和肌层与未用HIFU照射的子宫内膜和肌层的形态学表现、细胞的受体表达、NADH-黄递酶染色等指标,了解HIFU照射子宫平滑肌瘤后,靶区边缘子宫内膜和肌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实验结果未
WP=9
发现HIFU照射子宫平滑肌瘤后,靶区边缘的肌层和内膜层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明显改变。提示HIFU治疗是相对安全的。
本实验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HIFU照射离体人子宫平滑肌瘤的剂量学规律和在体人子宫平滑肌瘤的靶区及靶区边缘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为HIFU用于临床子宫平滑肌瘤的治疗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
|
|
1 |
何秀琴;;气道平滑肌瘤两例[J];临床医学;1988年07期 |
2 |
曹建国;;女性尿道平滑肌瘤1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0年01期 |
3 |
翟所龙;;胃底巨大平滑肌瘤1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1990年02期 |
4 |
王琼,马玉香;B超误诊巨大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肉瘤样变1例报告[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1年03期 |
5 |
王承太;刘云卿;张秀兰;;胃体外巨大平滑肌瘤扭转1例[J];腹部外科;1991年04期 |
6 |
姜学德;赵秉华;王晓民;;尿道平滑肌瘤一例[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1年04期 |
7 |
贾信一,邹瑞莲,王久亮,其木格;胸廓畸型兼空肠平滑肌瘤一例[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8 |
尤玉琴,李佩群;右输卵管平滑肌瘤并发腹腔内出血一例报告[J];肿瘤学杂志;1996年03期 |
9 |
沈志祥,罗和生,沈磊,于皆平;盲肠平滑肌瘤表面早期腺癌一例报告[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年04期 |
10 |
曲连锁,韩朝霞;胃窦部平滑肌瘤一例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1997年09期 |
11 |
刘定荣,张世琼;甲状腺平滑肌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
12 |
王晓武,郭新建;大网膜平滑肌瘤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03期 |
13 |
张永红;颌部平滑肌瘤一例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1年01期 |
14 |
马高翔,刘颖斌,彭淑牖,马国勇;肝脏囊性平滑肌瘤1例[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
15 |
姚宝军,万叔良,张振峻;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瘤1例[J];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
16 |
徐国泰;阴道壁平滑肌瘤7例临床与病理特征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
17 |
吴奇明,范志宁,缪林,文卫;上消化道平滑肌瘤内镜治疗33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
18 |
黄雪芹;血管内平滑肌瘤伴玻璃样变性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11期 |
19 |
张长虹;胡敏;;巨大阔韧带平滑肌瘤1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21期 |
20 |
王吉云;张志刚;李秀清;张金生;;巨大弥漫性子宫肌瘤病1例报告[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