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肝再生增强因子与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唐琳  
【摘要】:目的: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LR)是Hagiya 等于 1994 年对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y substance,HSS) 的进一步研究时克隆的一种非特异性、具有热稳定性、不同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 HGF)的促肝细胞再生因子。前期研究发现 ALR 在体外能刺激肝癌细胞株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并且将 ALR 表达质粒转入肝癌细胞中,发现 ALR 能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增强其抗损伤的能力,这些研究结果提示 ALR 与肝癌的发生、 发展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我们新近对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的研究中发现正常肝细胞几乎不表达 ALR,而肝癌细胞却高表达 ALR,但是高表达的意义尚不明确。并且还发现 ALR 对 ConA 激活的单个核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推测 ALR 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和免疫抑制因子可能在肝癌的自主性生长以及肝癌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及地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在体内、外通过在核酸及蛋白质水平阻断内源性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hALR)的表达和分泌后,观察肝癌的生长是否受影响;以及观察 rALR 对肿瘤细胞膜抗原激活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以明确 ALR 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因此,本实验根据 hALR 的基因序列,设计、构建针对 hALR 基因编码区能够产生发夹结构的小干扰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的载体质粒,将其转染 HepG2 细胞,观察对hALR 表达的影响,以及对体外培养的 HepG2 细胞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同时观察 anti-hALR McAb (anti-hALR monoclonal antibody)中和 hALR 后对 HepG2 细胞增殖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焦辉;郭春良;;血管生成素及受体-2对肝癌血管新生的作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张力图;黄少珍;郭建霞;张丽生;;肝癌高发区不同饮食类型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3 张启南,陆培新,王金兵,吴燕,陆振宏;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前瞻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6年02期
4 白咸勇,贾秀红,成令忠,顾云娣,刘同慎;c-fos蛋白在大鼠肝癌发生中的表达及意义[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路建平;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癌[J];肝脏;1999年04期
6 张江灵,王崇国;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治疗乙型肝炎甲胎蛋白异常升高者对降低肝癌发生率的前瞻性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1999年01期
7 俞顺章,穆丽娜;乙型肝炎与肝癌[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8 周峥珍,章宗籍,钱忠义,张华献,申丽娟,谢桂先;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实验病理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叶新平;彭涛;黎乐群;;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J];卫生研究;2006年06期
10 傅锦波;王效民;;DLC-1与肝癌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4期
11 陈琼荣;向景;刘清波;赵国强;车丽洪;;卵圆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肝癌发生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08年06期
12 李月明;姚登福;;缺氧诱导因子-1分子组成、活化机制及肝癌靶向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27期
13 莫新少;;黄曲霉毒素B1暴露及控制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01期
14 汪爱勤,徐德忠,陈友绩,杨继震,郭宇良,林安黎;负性生活事件及个性对肝癌发生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1期
15 陆培新,张启南,王金兵,吴燕;乙肝病毒和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发生的关系[J];中国肿瘤;1999年07期
16 陆东东;酒精与肝癌发生关系研究现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0年04期
17 罗学宏;肝癌,再敲“防胜于治”的警钟[J];老年人;2005年10期
18 朱俊奎;心理因素在乙型肝炎肝癌变患者中的作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9 范学工,黄燕;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肝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2期
20 黄神安;邓欢;张吉翔;;共价闭合环状DNA在肝病发展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树森;;肝癌的预防和治疗[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补充)[C];2011年
2 曹骥;卢晓旭;胡艳玲;李瑗;朱伶群;杨春;唐艳萍;欧超;张春燕;;利用基因富集及元分析初步筛选影响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吴同玉;;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肝癌防治中的运用[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22分会场——“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徐昌志;孙韩艳;黄蓓;;低剂量藻毒素MC-LR促肝癌发生作用及机理探讨[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袁文丹;王东;;VEGF与细胞周期启动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6 乔鹏;钦伦秀;;TNFAIP3基因的高表达肝癌的转移复发存在相关性[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摘要集[C];2011年
7 陈燕;林莺莺;胡敏华;;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早期诊断和预警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帆;朱源荣;孙宗棠;;乙肝病毒x基因在高发区肝细胞癌中的作用[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曾小云;余红平;仇小强;纪龙;李龙嫚;;XRCC1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病例对照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10 龚健;李荣成;杨进业;李艳萍;方孔雄;农艺;毕胜利;沈立萍;梁晓峰;;乙肝和肝癌高发的农村贫困地区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22年保护效果[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新;肝癌生物标本库的建立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李园;李佩文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整理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3 朱政;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与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瞿利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任传路;转录因子GATA4在小鼠肝脏发育和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赵莹珺;乙酰胆碱酯酶在肝癌中的功能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宋志;抑癌基因Tg737在肝癌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李长煜;肝癌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聪;遗传变异和外科治疗策略与HBV相关性肝癌生存的关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唐喆;索拉菲尼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敏辉;NF-κB,Gadd45γ蛋白在肝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黄文锋;HJURP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何平;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HBV复制水平、基因型及亚型与肝癌家族聚集性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姚家久;养阴抗毒法防治肝癌射频治疗术后反应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姚家久;养阴抗毒法防治肝癌射频治疗术后反应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刘忠山;咖啡因提高了同位移植LM3肝癌的放疗敏感性[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吴二斌;TKTL1、TUM2-PK、PFKFB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芬;肝癌HepG2细胞IER5基因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辐射效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许福源;gp78和KAI1在胃癌和肝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黄菊香;基于功能模块计算的肝癌AFP、RRM2、NUSAP1和ACTN2分子网络构建及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放军302医院 刘士敬;四成肝癌酒精泡出来的[N];健康时报;2010年
2 通讯员 肖鑫 记者 陈青;发现肝癌预防判断潜在靶标[N];文汇报;2011年
3 戴欣 李伯安 记者 唐先武;新型肝癌检测试剂成功应用于临床[N];科技日报;2011年
4 张鹏 记者 唐先武;尽快建立完善肝癌规范化治疗方案[N];科技日报;2011年
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 吴孟超;肝癌防治 中医药确有独到之处[N];健康报;2011年
6 吴志军 郝成涛;我国发现新的肝癌易感基因[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记者 张晶;中美科学家携手发现肝癌抑癌基因[N];科技日报;2011年
8 指导专家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教授 张大志 记者 苏云丽;AFP升高肝癌发生“第一信号”[N];医药导报;2009年
9 记者 徐琪忠 通讯员 肖鑫;肝癌生物治疗有了新靶标[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新欣;乙肝表面蛋白有望“预告”肝癌发生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