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损伤工具和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
【摘要】:目的: 致伤工具可以揭露、证实犯罪,刻画犯罪条件,提供侦破线索,因此推断和判定致伤工具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推断致伤工具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创口的微观形态观察,但由于实际检案中致伤工具形态繁多,且同一致伤工具所致创口的形态受致创时的部位、力量、角度等有直接影响,因此从形态学角度判定和推断致伤工具的准确度受到严重限制。金属工具形态种类多,应用广泛是日常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致伤工具,此类致伤工具的准确推断与判定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旨在从材料学和制作工艺的角度,利用 SEM/EDS 和 ICP-AES 技术检测金属工具中的元素成份进行推断和判定,力争提高其推断和判定的准确度,并初步探讨 SEM/EDS 和 ICP-AES 在法医致伤工具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条件。
方法: 本研究选用两类金属工具:镀层工具(工业扳手和镀黄铜管,n=5)和铁质工具(不锈钢菜刀和碳素钢菜刀,n=5)。动物选用和人体皮肤接近的乳猪做实验对象。
两类金属工具在乳猪皮肤致挫裂创和砍创,各 10 例,所用力量不受控制,然后将沿创周约 1cm 将整个创口全部取下,在环境控制SEM/EDS 放大 100 倍以上找到高亮度的金属颗粒,用 EDS 对该颗粒进行元素检测。取无损伤处的皮肤作为阴性对照;
铁质工具于刀背、刀刃处各取 5 个样本,精确称重 0.2000g; 用标准样品检测实验技术条件的精确度;然后用该方法对所取样本进行ICP-AES 测定元素成分与含量。
|
|
|
|
1 |
李廷富,肖复燊,万立华;损伤时间推断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2 |
李学锋,王慧君;巨噬细胞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作用[J];法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
3 |
官大威,梅冰松,于舰,曲忠;人皮肤组织刺、切创后IL-8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
4 |
刘宁国,赵子琴,陈忆九,顾云菊;大鼠皮肤损伤后纤维连接蛋白剪接异型体的表达[J];法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
5 |
顾晓生;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损伤时间推断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
6 |
沈忆文,赵子琴,陈忆九,阎祖康,顾云菊,吴文庆,廖燕萍;体外培养FBs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细胞免疫组化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
7 |
蔡继峰,应斌武,陶涛,潘洪富,刘敏,廖志钢;TCF-β1在皮肤创伤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关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8 |
罗思敏,陈灿球,蓝伟雄,贾霄;依据X线征推断骨折时间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S1期 |
9 |
傅晨钟;祝家镇;;机械性损伤受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1988年01期 |
10 |
贾福昇,吴家馼;兔不同时间切创中肌细胞核DNA的定量测定[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0年04期 |
11 |
王慧君,李东,杨木兰,阮海根,黄光照;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TGF-β_1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
12 |
曾毅;邓世雄;;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在器官与组织损伤中的反应[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
13 |
郑爱萍;胡金花;郑剑;李艳红;许小明;;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7期 |
14 |
王大春;祝家镇;;损伤皮肤酯酶显微定位、定量与损伤时间推断[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1年02期 |
15 |
李兴彪,胡芸,夏康;大鼠闭合性小脑挫伤细胞凋亡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16 |
刘宁国,陈忆九,黄晓华,张建华,李莉;大鼠皮肤创伤后EⅢA-FN mRNA表达与损伤时间推断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
17 |
王慧君,丁云川;皮肤切创组织IL-2、TNF-α时间相关性表达的ELISA分析[J];法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
18 |
田雪梅,孙洪涛;损伤时间推断研究部分进展[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
19 |
黄平;刘岩峰;托娅;张平;丁存晶;方杰;王振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J];法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
20 |
杨帆;刘兴本;李冯锐;汤鹏;;腰椎间盘突出的自身免疫反应及其法医学意义[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