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 cc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摘要】:乙肝病毒感染影响了全球约三亿五千万人口,而且绝大多数为慢性感染,其中约5%最终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导致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 HBV 感染引起的各种终末期肝病。而我国 HBV 感染人群的比例则更高,据不完全统计在 10%-20%之间。大多数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成功地将病人外周血中的病毒量降低至检测限以下,但不能清除作为乙肝病毒子代复制模板的 cccDNA,因此,肝细胞内乙肝病毒 cccDNA含量的多少便成为判定 HBV 复制水平和评价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关键指标。
目的:评估一个新设计的 HBV cccDNA 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方法:以肝穿组织为检测标本,采用 LightcycleTM 探针,通过一对特殊引物,使 HBVcccDNA 可以扩增而病毒基因组不能扩增;同时利用一种依赖于 ATP 的特异性 DNase 提高反应的特异性,以此实现对cccDNA 的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 HBV cccDNA 荧光定量 PCR 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 2.5×101—2.69×109 拷贝/ml。对五个病例的肝穿样本进行分析,其中三例为乙肝感染患者,并均接受抗病毒治疗达一年,另两例为乙肝阴性患者。检测结果如下:1)两例乙肝阴性患者的肝组织检测结果 cccDNA 及 tDNA 皆为阴性。2)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一
|
|
|
|
1 |
张仲全;赵安成;;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17期 |
2 |
闵晓春;赵书民;杨德刚;;三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YMDD自然变异方法的比较[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1期 |
3 |
潘春燕;谢春英;王燮衡;王爱琴;;溶血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影响[J];右江医学;2008年01期 |
4 |
潘春燕;莫宝妹;刘倩如;谢春英;;抗凝剂对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4期 |
5 |
邓少丽,罗阳;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年05期 |
6 |
任英霞;崔东来;张玉琢;;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黏膜诊断H.pylori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8期 |
7 |
侯金林;闵佳;王战会;陈金军;冯筱榕;江家骥;周元平;廖慧钰;梁炽森;骆抗先;;HBV X基因/C基因启动子变异在重型肝炎病人的发生率[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7年04期 |
8 |
崔征,刘齐歌,李静,宋明辉,王昕升,曾媛,张丽梅;沉淀浓缩检测HBV DNA含量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
9 |
钟江华;张光萍;柳小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1年02期 |
10 |
黄明;;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3期 |
11 |
李云;李忠涛;;荧光定量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女性生殖道感染[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1期 |
12 |
杜昕颖;汪舟佳;王玉飞;邱少富;袁静;宋宏彬;孙岩松;陈泽良;黄留玉;;泛耐药细菌NDM-1基因Taqman 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6期 |
13 |
黄进华,鲁建云,廖朝晖,陈静,罗敏,严开林;湖南地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类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2年04期 |
14 |
黄力毅;罗光汉;吴继周;江建宁;;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BCP变异对HBV DNA复制水平影响的研究[J];传染病信息;2002年01期 |
15 |
周文红,唐锡尔,马莉;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组织损伤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4年02期 |
16 |
王秋泉;邓中平;;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01期 |
17 |
王晓燕,曲春枫,王延军,玄恩余,苗乃法,郭少愚,李在连;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对慢性乙肝患者前 C基因突变的检测[J];潍坊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8 |
黄力毅
,罗光汉
,吴继周
,江建宁;乙型肝炎病毒BCP变异与慢性理症肝炎关系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20期 |
19 |
童光东,周大桥,刘惠玲,彭胜权,严灿;加味四逆散抑制HBV转基因小鼠HBV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年02期 |
20 |
王萍;丛敏;李忆梅;唐淑珍;刘晓明;王宝恩;贾继东;尤红;;Taqman荧光定量PCR是核酸水平对管家基因GAPDH进行定量的好方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