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腹透液对CAPD患者钙磷代谢及心血管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低钙透析液(生理钙)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伴正常或高血钙患者的钙磷代谢、左心功能及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为寻求较适宜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择校正的血清总钙2.12 mmol/L、iPTH150pg/ml规律性随访的CAPD患者33例,实验开始前常规使用标准钙透析液(含钙1.75 mmol/L),口服碳酸钙2.56±0.51g/d。改用低钙腹透液(钙1.25mmol/L,其余成分同标准钙透析液;百特PD4腹透液),继续口服碳酸钙3g/d。使用低钙透析液期间的第0,4,8,12周分别检测血总钙、血磷、白蛋白、碱性磷酸酶、钠、钾、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脂、血iPTH等实验室指标,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Emax)、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Amax)、及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之比(E/Amax)。采用与心电图同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主动脉收缩末期内径(ASD)、主动脉舒张末期内径(ADD),结合脉压差通过公式计算出主动脉顺应分数(AC)。
结果:在改用低钙透析液随访期间,血钙值在第4周后就有明显下降(Ρ0.05),但仍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血磷值在第12周时才有明显下降(Ρ0.05)。钙磷乘积第4周后即有明显下降(Ρ0.05)。iPTH值在第4周后有明显升高(Ρ0.05),之后基本稳定,无进一步升高。而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钠、钾、肌酐、尿素氮、血脂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8周后IVRT、E/Amax、AC的变化有明显改善(Ρ0.05),而LVEDD、LVESD、EF、FS在随访期间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同时间点比较(第8、12周)血钙变化与E/Amax的变化呈负相关(r=-0.39,Ρ0.05;r=-0.36,Ρ0.05),与IVRT变化呈正相关(r=0.49,Ρ0.05;r=0.42,Ρ0.05),与AC的变化呈负相关(r=-0.44,Ρ0.05;r=-0.38,Ρ0.05)。第12周,钙磷乘积与IVRT的变化呈正相关(r=0.44,Ρ0.05),与AC的变化呈负相关(r=-0.47,Ρ0.05);而血磷的变化与AC的变化呈负相关(r=-0.52,Ρ0.05),其余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与心脏超声检查指标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
结论:低钙腹透液配合口服含钙磷结合剂能有效降低血钙、磷和钙磷乘积水平,改善高血钙或正常血钙的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助于这部分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主动脉顺应性的好转。
|
|
|
|
1 |
尹广,黎磊石,王惠娟,王庆文,姚小丹,胡伟新;应用“O”型管道作CAPD45例[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4年03期 |
2 |
叶志斌,袁伟杰,郭志勇,孙莉静,崔若兰;慢性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改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
3 |
周文生,朱素贞;CAPD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伴急性肾衰50例[J];河南医药信息;1999年01期 |
4 |
曾光,王俭勤,马行一,付平;CAPD患者腹腔白介素—1β和前列腺素变化及意义[J];华西医学;2001年03期 |
5 |
崔文英,张志云,廖云;118例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家庭随访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12期 |
6 |
关天俊;CAPD的远期预后比HD优越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6年01期 |
7 |
王美娟;CAPD患者低血钾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0年02期 |
8 |
陶苏川,黄锦材,祝梅;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的变化[J];重庆医学;1993年03期 |
9 |
袁飞锋;低浓度钠溶液(120mEq/L)对CAPD患者的抗高血压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5年01期 |
10 |
钱惠珠,姚克勤,庄维娟,黄燕,万凌;居家CAPD者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年05期 |
11 |
闫静,陶迎;腹膜透析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J];现代护理;2001年08期 |
12 |
汤俊达;CAPD并发真菌性腹膜炎12例诊治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4年09期 |
13 |
于青,徐琦,缪文,姚建,徐琴君;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上海医学;2004年08期 |
14 |
马丽欣;应用CAPD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1期 |
15 |
廖履坦,徐元钊,吴兆龙,张汝勇,蔡幼德,周方强,赵仲华;非卧床连续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27例临床报告[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2年06期 |
16 |
曾荣丽;家庭CAPD透析无菌操作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4年06期 |
17 |
王彦平,陈岩;浅谈预防CAPD感染的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年04期 |
18 |
程卫东;CAPD治疗慢性肾衰中高血压口服降压药的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1997年02期 |
19 |
张荣华;用O型组合管开展家庭CAPD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年08期 |
20 |
李青,叶海萍,张英,吴静娣;糖尿病肾衰CAPD细菌性腹膜炎家庭环境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