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苷棕榈酸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摘要】:
5-氟尿苷(5-fluorouridine, 5-FUR)是制备多种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如氟铁龙、卡培他滨)的原料药,其抗肿瘤活性远高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氟尿嘧啶类药物,但因无选择性,毒副作用大,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毒等,而未用于临床。
脂质体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与细胞膜的组成相似,能显著增强细胞摄取,从而减少药物剂量,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对脂质体进行改良,用一系列的生物分子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设计出pH敏感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等具有主动靶向功能的新剂型(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近一步增强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一系列优点。将脂质体做为5-FUR的载体,理论上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发挥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但5-FUR为亲水性药物,脂质体包封率较低。本文在不改变5-FUR药物活性的前提下,通过对5-FUR戊糖环上5′羟基进行酯化修饰,使其转变为脂溶性前药5-氟尿苷棕榈酸酯(5′-Palmitoyl -5- Fluorouridine 5-FURP),提高脂质体包封率。
本文采用逆向蒸发法分别制备5-氟尿苷棕榈酸酯脂质体(5′-Pal mitoyl-5-Fluorouridine liposome,5-FURP-L)。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制备5-FURP脂质体的最佳处方:药脂比1:10,磷脂-胆固醇比例3:1,超声时间5min。以最佳处方制备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4.3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制剂中5-FURP的含量与包封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可满足检测需要。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5-FURP-L呈圆而规则的小单室结构。将脂质体分别在4℃和25℃下密闭放置1个月,以包封率、脂质体中磷脂含量变化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脂质体于4℃贮存时,以上指标无显著变化,脂质体比较稳定。脂质体的体外释药实验表明5-FURP经脂质体包裹后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本文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人喉癌细胞系HEP-2为模型细胞,考察5-FURP-L的细胞毒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酯化修饰并未改变5-FUR的抗肿瘤活性,5-FURP经脂质体包裹后,细胞毒性较游离药物增高。针对以上三种不同肿瘤细胞,IC50分别是游离药物的5、3.4、2.6倍,说明脂质体能显著增强细胞摄取,具有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剂量的作用。使5-FUR这一廉价原料药有了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
|
|
|
1 |
刘朋飞;孙业欣;彭伟;朱磊;李蒙;金向群;李响;;脱氧氟尿苷脂质体的制备[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年06期 |
2 |
孙念;刘相男;王玉;张晓君;韩晓;王东凯;;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
3 |
后桂荣,曾抗,李国锋,杨德忠;鬼臼毒素DPPC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及检测[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
4 |
叶鹏;宋金春;郭咸希;;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氟尿嘧啶脂质体[J];中国药师;2009年03期 |
5 |
程晓丹;李学明;顾立;;脂质体对水溶性药物包封方法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9年02期 |
6 |
张丽红;张志荣;韩丽妹;王建新;;丹参总酚酸脂质体的制备和药剂学性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
7 |
仵文英,席枝侠,薛红安,李兴华,雷建林,王莉,李锦娟;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师;2004年09期 |
8 |
苏树强,华泽钊,丁志华,胡水根,韩林;冻干保护剂和复水溶液对HB-Ⅰa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4年09期 |
9 |
齐鸣,唐朝枢,杨军,李兆萍;Ca~(2+)K~+浓度低pH和低温对心肌摄取脂质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3期 |
10 |
Pidgeon C;谢星辉;;逆相蒸发法制备多层脂质体:结构和最佳包裹量[J];世界临床药物;1988年03期 |
11 |
李恩川;张天民;张建;彭修伦;;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88年02期 |
12 |
陈方宏;郑树;余海;谢星辉;;脂质体包封甲氨蝶呤在带瘤小鼠体内的分布[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90年06期 |
13 |
胡兰荣,温伟,郑昌学,吴健,董志伟;脂质体包裹阿霉素的体外抗肿瘤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1年05期 |
14 |
尤庆生,陈荫椿,石仲歧,刘运义,陈刚;脂质体干扰素对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抑制肺转移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年06期 |
15 |
张俊梅,杨红,侯新朴;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5年05期 |
16 |
李国锋,周日红,曾抗,侯连兵;维生素E脂质体的制备[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7年04期 |
17 |
罗云敬,沈含熙,刘海涛,孔德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研究药物吸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11期 |
18 |
王俊平,苏德森,顾学裘;阿霉素脂质体药理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11期 |
19 |
陈祥,闫丽霞;脂质体药剂及其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00年03期 |
20 |
余江,卿三华;热敏脂质体在肿瘤热疗中的应用研究[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