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钙浓度对体内炎症介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张宏华  
【摘要】: 第一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钙浓度对体内炎症介质及脉搏波速的影响 目的 脉搏波速是能准确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早期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伤,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钙浓度对体内炎症介质及脉搏波速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导致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方法 1 MHD患者63例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31例为血浆钙浓度正常范围的患者,B组32例为血浆钙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患者,透析前空腹留血3ml ,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1500rpm离心10min,收集血浆,置-20℃冰箱保存待测。 2由我院生化室检测肾功,肝功,血脂及血浆钙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 3采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仪测定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 4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分类变量间比较进行卡方检验,采用两均数比较的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 A组CRP、IL-6、tHcy、iPTH、及CF-PWV明显低于B组(P0.05); 2 63例患者用直线相关分析表明MHD患者血浆钙浓度与CRP、IL-6、tHcy、iPTH及CF-PWV呈负相关关系; 3分别以CRP、tHcy和IL-6为应变量,血钙、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透析龄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血钙及透析龄进入CRP和tHcy的回归方程,说明血钙浓度高低及透析龄长短与CRP和tHcy水平相关,透析龄进入IL-6的回归方程,说明透析龄长短与IL-6水平相关; 4以CF-PWV为应变量,透析龄、血钙、CRP、IL-6、tHcy、iPTH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透析龄、血钙、CRP、tHcy进入回归方程,说明透析龄、血钙浓度、CRP及tHcy水平与CF-PWV相关; 5以CF-PWV增快(CF-PWV≧9.8m/s,中位数)将63例患者分为两组并以它为应变量,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透析龄、血钙、CRP、IL-6、tHcy和iPTH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龄,血钙及tHcy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透析龄、血钙浓度及tHcy水平与CF-PWV增快有关。 结论 1 MHD患者血浆钙浓度降低与炎症介质CRP及tHcy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2除透析龄外,血钙及tHcy是影响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对MHD患者PBMC炎症介质及PKC,NF-κB的影响 目的 在临床观察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的钙离子浓度对M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炎症介质及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 方法 1健康志愿者和MHD患者各6例,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个核细胞以5×105个细胞/孔种入96孔细胞培养板,分5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钙。A组:健康志愿者PBMC;B组:MHD患者PBMC;C组:MHD患者PBMC+1.0mmol/LCaCL2;D组:MHD患者PBMC+1.25mmol/LCaCL2,E组:MHD患者PBMC+1.5mmol/LCaCL2,培养细胞12小时。 2观察培养前后细胞形态变化; 3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CRP及IL-6水平,收获细胞后分别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PKC及NF-κB。 结果 1各组细胞培养前后细胞形态、数量无明显变化; 2各组细胞培养前后胞内钙离子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3健康者与未加氯化钙培养的细胞,培养上清中CRP、IL-6水平及PKC、NF-κB含量无明显差异; 4加入1.0mmol/LCaCL2组细胞培养12小时后CRP、IL-6水平及PKC、NF-κB含量明显低于1.5mmol/LCaCL2组。 结论 1不同浓度的氯化钙不影响MHD患者PBMC的形态和数量; 2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对MHD患者PBMC胞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 3不同浓度的氯化钙不影响健康者和MHD患者PBMC培养上清CRP、IL-6的水平及胞内PKC、NF-κB的含量; 4低浓度钙明显抑制MHD患者PBMC培养上清CRP及IL-6的生成,明显减少胞内PKC及NF-κB的含量。 第三部分脂多糖和氯化钙对MHD患者PBMC炎症介质及PKC、NF-κB的影响 目的 MHD患者体内存在多种炎症介质,对患者的PBMC产生炎症因子有一定影响。本部分实验拟进一步探讨在炎症介质刺激下,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对MHD患者PBMC炎症因子的产生及细胞内PKC、NF-κB的影响。 方法 1健康志愿者和MHD患者各6例,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获得PBMC,PBMC以5×105个细胞/孔种入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均加入LPS,其终浓度为100ng/ml,分5组。A1组:正常人PBMC;B1组:患者PBMC;C1组:患者PBMC+1.0mmol/LCaCL2;D1组:患者PBMC+1.25mmol/LCaCL2;E1组:患者PBMC+1.5mmol/LCaCL2;培养12小时。 2观察培养前后细胞形态变化; 3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CRP及IL-6水平,收获细胞后分别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PKC及NF-κB。 结果 1各组细胞培养前后细胞形态、数量无明显变化; 2各组细胞培养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3健康者与MHD患者未加氯化钙培养的PBMC,培养上清中CRP、IL-6水平及PKC、NF-κB含量无明显差异; 4加入1.0mmol/LCaCL2组细胞培养12小时后,细胞产生CRP、IL-6及细胞内PKC、NF-κB含量明显高于1.5mmol/LCaCL2组。 结论 1在LPS的刺激下,不同浓度的氯化钙不影响培养的MHD患者PBMC形态和数量; 2三种浓度的氯化钙对LPS刺激培养的MHD患者PBMC胞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均P0.05); 3在LPS的刺激下,不同浓度的氯化钙不影响健康者和MHD患者PBMC培养上清CRP、IL-6的水平及胞内PKC、NF-κB的含量; 4在LPS的刺激下,低浓度钙明显增加MHD患者PBMC培养上清CRP、IL-6的生成及胞内PKC及NF-κB的含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童嘉毅,刘乃丰;糖基化终产物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激酶C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1年10期
2 于世凤;;牙周炎破坏机理研究的动态——炎症介质在牙周炎及骨破坏中的作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3年03期
3 李淑瑾;内源性NO在炎症介质引起的气道微循环漏出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7年04期
4 王自法,潘承恩,刘绍诰;糖皮质激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5 闫柏刚,黄跃生,杨宗城,张会堂;立即与延迟切痂对烫伤大鼠若干炎症介质变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钟进营,韩文献;雷公藤内脂醇对脓毒症大鼠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7 王文英,李祥华;粉防己碱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8 史建国;周红;;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9 赵永福;翟文龙;宋燕;张水军;;乙酰半胱氨酸对脓毒症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10 刘瑞林;张嘉;吴薇;刘牧林;;大黄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年01期
11 袁平;周翔宇;周述芝;何延政;;血栓性疾病患者外周血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及意义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2009年01期
12 秦莉花;王若光;李晟;李春梅;谭运福;;脂多糖对子宫内膜细胞的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9年04期
13 张馨;陆付耳;;抗炎与免疫调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地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6期
14 张健颖;张颖冬;;缺血性脑损害病理生理过程的炎症反应[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2期
15 张明发,赵更生;炎症介质与腹泻性疾病[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2年03期
16 卢榜裕;急性胰腺炎与一些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关系[J];广西医学;1997年02期
17 李洪军;炎症介质与肾脏纤维化[J];医学综述;1997年10期
18 裘正军,花天放,夏强,陈雨强,刘小弟,李宝华,钟福全;丹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脂质炎症介质的影响[J];上海医学;1999年01期
19 董宁,沈庆明;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0年03期
20 彭兵,吴言涛,王向东,强欧,黄明惠,李献,刘晓菁;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炎症介质改变及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广新;刘玉第;张玉环;张理涛;;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疗效及相关安全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周松;陈志良;刘永刚;张国祥;;中药影响炎症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进展[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羊红玉;谭云;李璐;楼宜嘉;;马兜铃酸|经由上调mGST3致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炎症介质Cys-LTs生成[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雷娜;郑仕中;王爱云;陆茵;;中药有效成分LU0801对炎症相关基因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蔺静;姚咏明;黄志红;侯晓霞;于燕;;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基因多态性对LBP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姜会庆;胡心宝;刘坤;解伟光;汪军;汪涌;袁斯明;孙东燕;陈一飞;;严重大面积烧伤连续血液净化后炎症介质的变化[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7 康毅;刘欣;;血管炎症中RAS的病理生理学作用[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肖莉;李振华;;三氧化二砷抑制白细胞介素13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炎症介质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江琼;吴伯瑜;陈晓东;;油酸对人疤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玉熹;卢中秋;;炎症介质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钙浓度对体内炎症介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2 周江睿;神经肽Y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和小分子炎症介质的调节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3 许顺江;CCK-8抗炎作用的受体及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4 金明;钙离子通过调节Rho家族的鸟苷三磷酸酶触发神经元生长锥转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5 张新;蛋白激酶C的活化对大鼠供肺的保护[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杰;天花粉蛋白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凋亡的信号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郭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初步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8 张春强;炎症反应在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和作用[D];昆明医学院;2007年
9 刘建勇;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在创伤性大鼠股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冀勇;SAH后PKC、NF-kB和ICAM-1表达变化及其与CVS发病机理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艳;PKC在CCK-8调节RAW264.7细胞CD14表达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2 单仁飞;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实验性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5年
3 刘丹;马兜铃酸肾病(AAN)患者血中炎症介质的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杨燕;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及其干预治疗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MODS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6 崔曼丽;哮喘患者痰液和血清中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与气道重塑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蒋蕾;羊胆汁与其主要成分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郑立君;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核因子κB对炎症介质表达的调控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D];同济大学;2006年
9 欧莉梅;长期小剂量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林兵;n-3脂肪酸对外科SIRS患者炎症介质的调节[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鸿;王碧江;刘松青;三七总皂苷抗炎机理揭晓[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的制备[N];科技日报;2005年
3 施施;常吃鱼可防多种疾病[N];中国渔业报;2008年
4 曾凡新 董志 傅洁民;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神经保护的作用新靶点[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记者 崔昕;转换角度 拆方研究血府逐瘀汤[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余志平;展示COPD治疗临床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检查[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8 ;痰热清注射液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值得推荐[N];健康报;2007年
9 李禾;养阴清肺丸可抗肺纤维化[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魏开敏;护卫哮喘患儿的『圣斗士』[N];医药经济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