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畸胎瘤299例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畸胎瘤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治疗经验。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9例小儿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1例,女性208例。年龄3小时至15岁1月,中位数年龄为1岁4月。发生部位骶尾部142例,腹膜后49例,卵巢64例,睾丸27例,盆腔6例,纵隔4例,颈部3例,阴道2例,咽部和肾脏各1例。居住地城镇132例,农村167例;病理诊断成熟型畸胎瘤201例,未成熟型畸胎瘤9例,恶性畸胎瘤57例,临床诊断畸胎瘤32例。将299例患儿分别按照性别、年龄、部位、居住地、病理类型、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因素加以分析。统计学采用卡方检验,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结果:①一般特点:男女之比为1:2.29;年龄为3小时至15岁1月,中位数年龄为1岁4月,3岁以下占69.23%(207/299);病程为3小时至10年,中位数病程为1个月;城镇患儿132例,占44.15%,农村患儿167例,占55.85%。②部位与类型:小儿畸胎瘤多见于骶尾部、性腺和腹膜后,分别为142例(47.49%)、91例(30.43%)和49例(16.39%),其他部位仅占5.69%;骶尾部Ⅰ型75例,Ⅱ型43例,Ⅲ型12例,Ⅳ型12例;267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中成熟性畸胎瘤201例(75.28%),未成熟畸胎瘤9例(3.37%),恶性畸胎瘤57例(21.35%),其他临床诊断畸胎瘤32例。③恶性畸胎瘤发病因素: 1岁~3岁年龄组恶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不同性别、居住地和发生部位的恶性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未成熟型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AFP升高率均明显高于成熟型畸胎瘤(P0.05, P0.05),未成熟型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之间AFP升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201例成熟型畸胎瘤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9例未成熟畸胎瘤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其中2例术后联合化疗。恶性畸胎瘤手术切除44例,其中28例个体化综合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择机手术完整切除,术后个体化化疗),1例术后化疗同时免疫治疗;恶性畸胎瘤穿刺活检13例,其中2例联合化疗。其他畸胎瘤病例中,单纯(术前)化疗4例,拒绝治疗26例,要求择期治疗2例。临床分期Ⅱ期以上者与未成熟畸胎瘤2级以上者均联合化疗。化疗药物以VCR、CBP、BLM、CTX和ADR为主。⑥良性病例中1例腹膜后囊性畸胎瘤于术后3个月复发并再次切除;恶性病例中6例术后6月~3年内先后复发。良、恶性肿瘤中行全切术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0.49%(1/201)和9.09%(4/44)。良性病例中1例包血管畸胎瘤因术后大出血在围手术期死亡,其余良性病例均存活。恶性畸胎瘤57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2月至5年,复发3例,转移4例,复发且转移3例,死亡6例,CR 12例,PR 4例,SD 31例,PD 10例。
结论:①小儿畸胎瘤女性多于男性,婴幼儿多见,好发于身体中线及其两旁,以骶尾部最多。②恶性畸胎瘤发病率与性别、居住地、发生部位无关,而与年龄有关,1岁~3岁恶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③血清AFP水平对小儿畸胎瘤良恶性鉴别、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有一定价值。④小儿畸胎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恶性者应加强个体化综合治疗。⑤良性畸胎瘤预后好,术后治愈率高;恶性畸胎瘤预后差,术后易复发。
|
|
|
|
1 |
秦兴卿,何朝军;儿童腹腔巨大畸胎瘤1例[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4年04期 |
2 |
王凯;潘秀平;;颅盖骨区畸胎瘤3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07期 |
3 |
黄玉梅;B超诊断儿童巨大畸胎瘤1例[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1年01期 |
4 |
杨荣华;李春青;洪云峰;解永林;黎德生;;肩背部畸胎瘤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9年07期 |
5 |
毛庆,蔡敬,刘艳辉,毛伯镛;鞍区畸胎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J];华西医学;2004年02期 |
6 |
罗斗强!100021北京,石木兰!100021北京,吴宁!100021北京;纵隔生殖细胞瘤(GCT)的断面影像表现──61个纵隔GCT的CT和(或)MRI回顾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09期 |
7 |
李庄,李俊,王俊东,李爱民;右肺上叶畸胎瘤长期误诊治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4期 |
8 |
江慧敏;;儿童孤独症98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06年01期 |
9 |
余鑫;;纵隔畸胎瘤21例诊治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7年08期 |
10 |
周虹;陈谦;唐静;刘文丽;;儿童腮腺粘液表皮样癌1例[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1 |
逯军;王丹虹;林青;娜仁;李刚;蒋翡翎;王廷煜;;儿童肺癌1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5期 |
12 |
周卫娟;;咳嗽变异性哮喘66例治疗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26期 |
13 |
丁凤;;小儿川崎病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15期 |
14 |
任长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09期 |
15 |
赵东菊;张文林;张铭秋;;结节性硬化症儿童临床与CT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6期 |
16 |
何湛;程可洛;陈捷;;14例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误诊误治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17 |
林发振;;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15例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医学;2011年08期 |
18 |
梁振江,李兰,潘宏光;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18期 |
19 |
陈永利,任青,胡平;子宫畸胎瘤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15期 |
20 |
杨琼;;167例小儿脑囊虫病临床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