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O基因变异与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FTO基因rs993960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
方法:本文在重庆地区人群中随机选择MS人群269例和正常对照人群263例,应用TaqMan探针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分析法检测FTO基因rs9939609单核苷酸多态性,计算基因频率分布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亚组间的各种临床代谢参数。用Logistic回归分析FTO基因多态性与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MS的影响。
结果:①在本研究人群中,FTO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出TT、AT、AA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6.32%、21.99%和1.69%,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②MS组A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MS的风险为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863倍(OR=1.863,95%CI 1.231~2.819,χ2=8.674,P=0.003)。③MS组携带A等位基因与携带T等位基因人群相比,体质指数(BMI)、腰围(WC)、餐后2小时血糖(2hPG)均升高,对照组携带A等位基因(AA+AT基因型)与携带T等位基因(TT基因型)人群相比,BMI及其它代谢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④FTO基因变异通过BMI与MS相关,生活方式与FTO基因的交互作用与MS未发现相关性。
结论:FTO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位点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MS的风险等位基因,它通过BMI起作用;在MS组,携带A等位基因人群的BMI、WC、2hPG高于携带T等位基因人群;生活方式与FTO基因的交互作用与MS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
|
|
1 |
耿稚江;;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研究的最新进展[J];国外医学情报;2003年11期 |
2 |
林丽香;代谢综合征[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04期 |
3 |
江红接,邱中民,钟山;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患者常见伴发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4 |
姚军;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02期 |
5 |
王拥涛;陈雄辉;;代谢综合征和肾脏损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23期 |
6 |
;“2008年全国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高层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
7 |
玲子;;关爱心脑血管系列讲座(九) 激光——帮你远离代谢综合征[J];家庭医药;2008年02期 |
8 |
黄继忠;;代谢综合征的防治——读者来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
9 |
何晓琴;许胜敏;田和芳;;代谢综合征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的效果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10年02期 |
10 |
何宏继;;自拟转运煎治疗代谢综合征2例[J];中医杂志;2010年S2期 |
11 |
李明,H.U.Janka;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J];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1999年01期 |
12 |
杨明功;胰岛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1期 |
13 |
张静;葛兰素史克公司举办“控制代谢综合征保护血管脏器功能”专题讨论会[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12期 |
14 |
王德玉,徐志瑛;论肝与代谢综合征[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1期 |
15 |
聂海,祝之明,闫振成,倪银星,赵志钢,张刚,杨华;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12期 |
16 |
薛临萍
,柳洁
,康文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筛查和健康教育[J];山西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
17 |
邹大进;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3期 |
18 |
郝清顺,杨传梅,周晶;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5年11期 |
19 |
周晶,俞淑静,费大东,邓莉,杨传梅,郝清顺,王专运;代谢综合征危险组分的干预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28期 |
20 |
Sola S.
,Mir M.Q.S.
,Cheema F.A.
,B.V.Khan,宁宁;依贝沙坦和硫辛酸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并减少炎症标志物:依贝沙坦和硫辛酸对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ISLAND)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