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研究阿德福韦前药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罗婵  
【摘要】: 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ADV在体内迅速代谢为活性物质阿德福韦(adefovir,PMEA),为PMEA的前体药物。体内外试验表明阿德福韦不仅对野生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有效,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V病毒株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抗病毒治疗。然而,动物和人体试验研究表明口服ADV具有潜在的剂量依赖肾脏毒性,其毒性作用和严重程度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呈正相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求新的ADV替代药物成为必要。 M1和M2是一类新合成的阿德福韦前体药物,其结构与ADV类似,为考察二者的早期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本研究选用beagle犬和wister大鼠为研究对象,以ADV作为参比药物,比较M1和M2与ADV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由于M1,M2在体内迅速代谢为活性物质PMEA,因此只需要通过测定PMEA的浓度,即可反映M1和M2在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分布变化情况。 本论文分别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PMEA在beagle犬血浆及wister大鼠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考察。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并比较阿德福韦酯类前药M1和M2与ADV在beagle犬血浆及wister大鼠组织中的PMEA分布情况,为抗HBV新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一部分:建立PMEA在beagle犬血浆中的HPLC-荧光测定方法。研究ADV与M1,M2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M1,M2与ADV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以PMEA为测定药物,替诺福韦(tenofovir,PMPA)为内标,PMEA经柱前衍生化使之与氯乙醛反应生成高荧光物质1,N6-乙烯基腺嘌呤衍生物,建立了HPLC-荧光检测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灌服给药后的平均血浆药物浓度为ADVM1M2,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结果:以ADV的AUC值为标准计算后二者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56.79%,42.90%。 第二部分:建立PMEA在wister大鼠组织中HPLC-荧光测定方法。研究ADV与M1,M2在wister大鼠组织肝、肾内分布情况。以PMEA为测定药物,PMPA为内标,PMEA经柱前衍生化使之与氯乙醛反应生成高荧光物质1,N6-乙烯基腺嘌呤衍生物,建立了HPLC-荧光检测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组织分布研究表明:肝中M2M1ADV,肾中药物含量ADVM1M2,表明前药M2提高PMEA在肝中的分布,比M1,ADV具有更强的肝靶向性和更低肾毒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秀媛;;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J];生理科学进展;1979年01期
2 李光华;;狗静脉给予氧哌嗪青霉素和艮他霉素的药代动力学[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4年05期
3 周汉良,卞如濂;正常人氨茶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5年01期
4 马志中;宋琛;李振甲;沈德存;金有豫;赫梅生;;消炎痛局部点眼的房水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J];眼科研究;1985年04期
5 叶金朝;; Sultamicillin治疗急性鼻窦炎的药代动力学及治疗尝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6年05期
6 赵荣春;郑立明;陶亮;张春生;胡晖;;雪莲注射液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88年03期
7 侯春秋;王其南;;头孢噻甲羧肟的犬组织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88年04期
8 相正心,钟正贤,刘布鸣,周桂芬;盐酸放线瑞香宁的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及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药学学报;1989年05期
9 许嘉齐;;Fluconazole在球孢子菌脑膜炎病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9年05期
10 罗振;张天民;;标准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89年03期
11 Singh BN;Josephson MA;李勇;;尼卡地平的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以及血流动力学效应[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91年01期
12 张志勇;廖工铁;王炳南;;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1991年03期
13 徐晓军,陈琼,侯杰,李家泰;环丙沙星的正常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2年02期
14 匡唐泳,楼雅卿;心律平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2年01期
15 李丽庆,佟仲生,周力,安秀梅;环磷酰胺在老年人与中青年人药代动力学的对比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1994年S1期
16 冯艺,李树人,徐辰!本医院药理研究室,王曼丽!本医院药理研究室,陆继红!本医院药理研究室,张文贵!本医院药理研究室,王汝龙!本医院药理研究室;连续硬膜外输注利多卡因的临床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年03期
17 邓葛峰,韦文俊,王勇;体液中DTC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1994年03期
18 于阳;;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变化的特点及其生理基础[J];国外医学情报;1994年22期
19 涂持坤,孟玉春,杨晓东,王卫,杨桂芝,徐虹,孙雪丽;卡铂用于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测定[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年04期
20 薛富善,罗来葵,孙伯华,邹勤;小儿和成年人在安氟醚麻醉中伴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敏;闻镍;汤瑶;孙旭;李佐刚;;恒河猴单次和多次静脉给予PEG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高春生;;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A];2011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广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从PK标记物群的确认到临床合理用药[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0年
4 胡培;;Ⅰ期临床开放性随机试验,评价Telbivudine(LdT)在健康中国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韩强;潘桂玲;张永文;;兰索拉唑在正常及溃疡模型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秦燕;徐智儒;孙玮鸿;魏艳琼;刘全海;;NADP-007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雷;王学艳;周雪琴;张志慧;杨新建;;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潘保良;汪明;王玉万;潘贞德;薛彦;;埃普利诺菌素注射液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顾景凯;钟大放;;LC-MS/MS技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在震;祝春浩;;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涛;异长春花碱静脉注射乳剂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易杰;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脑脊液中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3 詹秀琴;超细微雄黄颗粒的制备及其对肿瘤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袁守军;姜黄素衍生物91022的癌化学预防作用、作用机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5 唐云彪;FY-10与左羟丙哌嗪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江;优克那非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单进军;祖师麻主要活性成分的口服吸收及代谢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郭惠玲;小分子化合物J2缓释剂型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位华;五酯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与他克莫司相互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李迎;基于衍生化与LC-MS~n联用研究生物样品中难测定药物的定量测定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冬英;灯盏花素药代动力学及指纹图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房志刚;环孢素A-pH敏感性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周崧;静脉注射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4 聂媛媛;微透析技术应用于钩藤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罗婵;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研究阿德福韦前药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6 邱胜红;新靶向抗肿瘤候选化合物Z-GP-Dox的早期药代动力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岳永波;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及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董靖;硝唑尼特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秋莎;茶多酚在大鼠的多组分药代动力学和抗自由基药效动力学及其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闫晨霞;UGT与米格列奈药动学及ALDH2与硝酸酯类药效学关联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春祥;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魏占勇;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畜牧报;2004年
3 ;新抗病毒抗生素17997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郁继诚 张菁;国产罗红霉素胶囊剂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测定[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于海源;双黄连粉针剂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王竹生;从药代动力学的结果探讨左旋咪唑搽剂最佳给药方案[N];健康报;2002年
7 柯晨;集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强药代与药效研究[N];科技日报;2003年
8 ;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对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缓控释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康震;用临床药理学知识支持销售[N];中国医药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