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1、了解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CRI)的病因构成、演变及临床特点,以指导早期诊断隐匿性肾脏疾病,早期干预,以期改善预后。
2、通过对14256名无症状小儿尿常规及肾脏B超结果分析,探索其在筛查小儿无症状泌尿系统疾病、减少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中的价值。
方法:
1、收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60例CRI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2、对08年9月-08年10月因“问题奶粉”事件于我院行尿常规及肾脏B超筛查的小儿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获得性肾小球疾病39例(65%),平均发病年龄11.07岁,确诊前病程平均1.48年。
2、先天性及遗传性肾脏疾病20例(33.33%),平均发病年龄8.41岁,确诊前病程平均4.25年。
3、CRI主要临床表现为肾性贫血、高血压、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生长发育迟缓和感染等。
4、所有患儿均有贫血,血红蛋白与血肌酐呈负相关关系(r=一0.526,P 0.001)。
5、CRI起病隐匿,55%患儿确诊时属肾衰竭期及肾衰竭终末期。
6、尿常规筛查出尿异常者572例,其中尿液分析仪检出569例(隐血354例,白细胞尿218例,蛋白尿40例);尿沉渣显微镜检出239例。
7、B超筛出泌尿系统异常者409例,其中先天性肾脏形态及结构异常者97例。
结论:
1、我院小儿CRI病因构成与6年前统计资料相比,肾小球疾病比例减少,先天性及遗传性肾病比例增多,但仍以获得性肾小球疾病为主要病因。
2、CRI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强调早期诊治,防止或延缓其进入终末期肾衰竭,提高生存质量。
3、常规在小儿体检中开展尿常规筛查并辅以肾脏B超技术,有利于各种无症状或亚临床症状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
|
|
|
1 |
倪廷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enozepril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作用[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7年03期 |
2 |
周冰宣;吴雄飞;;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进展[J];吉林医学;2010年05期 |
3 |
陈肖蓉;张史昭;赵化捷;;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4 |
汪德恭,陈述枚,汤洁如,何兆珏;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非透析疗法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0年01期 |
5 |
张亚琦;麻金木;;慢性肾功能不全血瘀证的辨证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6 |
张增建;;加味大黄附子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53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6期 |
7 |
汤玉梅;杨艳;;黄芪注射液治疗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临床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24期 |
8 |
刘玉英;;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5例[J];吉林中医药;1985年06期 |
9 |
朱闢疆;韦先进;任春荣;奚华明;;护肾化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61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年12期 |
10 |
俞能雅;范好好;章正明;;体外反搏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报告[J];安徽医学;1992年03期 |
11 |
于放,马萍,张影,张翠芳,邵秀华;尿毒症血透前后心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3年11期 |
12 |
高岩,王敬东,牛评光,邓立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尿EGF含量测定[J];青岛医药卫生;1996年12期 |
13 |
袁东,初海英;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结核病20例临床分析[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3年02期 |
14 |
王官凤;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年06期 |
15 |
安小军;王利清;;慢性肾功能不全误诊2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年09期 |
16 |
庄熙晶;何学志;高众;;分支型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一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
17 |
冯倩;张选忠;;前列腺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J];中国乡村医药;2006年06期 |
18 |
薛挥;吕良山;刘亚祥;;慢性肾功能不全并门脉高压症行Tips术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19 |
李静;施春玲;;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行结肠透析的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2008年13期 |
20 |
蒋雪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6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