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局部左心功能与B型利钠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已经明确,B型利钠肽(BNP)能较好的反映心功能状态,但局部左心功能与B型利钠肽(BNP)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BNP水平与局部左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1.于清晨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空腹外周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病例BNP浓度。2.应用美国飞利浦公司iE33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仪S5-1、L11-3心脏探头,首先对入选者(冠心病组73例、对照组18例)进行二维图像采集,采用德国Tom Tec三维图像处理系统的4D-LVAnalysis软件对观察对象进行三维图像分析,并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室壁划分为16节段,自动计算得出16个节段的局部舒张末期容积(EDVR)、局部收缩末期容积(ESVR)、局部心搏量(SVR)、局部射血分数(EFR),并计算节段-整体射血分数(EFRG)。其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M型超声下经左室长轴切面测量病例组及对照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Mve、房缩期峰值速度Mva,计算E/A比值。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组间对照采用t检验,不同指标之间作线性相关分析,以P0.05认为具有显著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左室壁16个节段中有7个节段局部舒张末期容积(EDVR)较对照组相应节段升高,有15个节段局部收缩末期容积(ESVR)较对照组相应节段升高,有14个节段局部心搏量(SVR)、局部-整体射血分数(EFRG)较对照组相应节段减低,有15个节段局部射血分数(EFR)较对照组相应节段减低。BNP水平在冠心病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72,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1267.53-0.72x;左室前壁、侧壁病变的患者BNP水平高于右室病变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不同部位病变患者BNP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78,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839.19-0.78x。结论:1 BNP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左室,其变化能反映整体心功能的状况。2冠心病患者不同病变部位对心脏整体射血功能的影响不同,左室前壁、侧壁、前间隔对心脏功能的贡献最大。3左室前壁、侧壁、前间隔病变患者血清BNP水平更高,说明BNP变化与局部心功能状态高度一致,BNP能反映局部心功能状态。
|
|
|
|
1 |
周琼;张洁钰;张菲斐;;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05期 |
2 |
Hogenhuis J.;Jaarsma T.;Voors A.A. ;徐永城;;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与6min步行的关系[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08期 |
3 |
王浩,王银燕;肌氨肽苷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血浆C型利钠肽的变化[J];临床荟萃;2003年12期 |
4 |
易岂建;;利钠肽与心力衰竭[J];儿科药学杂志;2007年02期 |
5 |
赵丽,吴学思,韩智红,胡荣,吕强;B型利钠肽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估[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1期 |
6 |
王浩,王银燕,赵海鹰,张杰;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及血浆C型利钠肽的变化[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9期 |
7 |
潘棱;沈晓丽;林赛梅;林立芳;刘小晴;邓玉莲;浦晓东;胡锡衷;;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的测定与评价[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
8 |
张慧平,孙福成;B型利钠肽与心力衰竭[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
9 |
栾慧芳;;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构建[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年21期 |
10 |
乔薇;张小平;钱端;郑知刚;;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心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年03期 |
11 |
蒋华,程祖亨,汤宝鹏,马依彤;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评估中的作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2 |
符震球;顾光大;;检测尿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11期 |
13 |
袁志敏;快速检测B型利钠肽用于早期诊断心力衰竭[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5期 |
14 |
张婉;鄢盛恺;娄晋宁;;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实验室检测及在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3年04期 |
15 |
娄国平;田彩霞;李显东;张秋芳;;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04期 |
16 |
赵雪燕;吴超;毛懿;张健;杨跃进;;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B型利钠肽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01期 |
17 |
于景春;;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年02期 |
18 |
杨红群;;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合并心衰B型利钠肽检测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3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