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针干预亚健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杵针疗法干预亚健康状态的效果;利用TTM技术对杵针疗法干预亚健康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为中医“治未病”效果的客观化评估提供新的手段与示范性研究。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亚健康诊断标准的80例受试者随机分至杵针组及推拿组,每组各40例进行干预,对照组脱落1例。各组进行2周不同的干预处理,每日干预1次,每周干预5次,周末休息。观察分析干预前后杵针组和推拿组的亚健康状态变化,并比较两者的疗效。
结果:(1)两组受试者基线分析具有可比性。(2)杵针组和推拿组在改善亚健康方面均有效(P0.05);干预后杵针组和推拿组疗效比较:亚健康评分改善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体亚健康评分标准量表评价、康奈尔医学指数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杵针组和推拿组TTM健康数据评价比较,睡眠质量和心理压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M数据中督脉这个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疗效优于推拿组。(3)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无不良事件记录。
结论:杵针干预亚健康疗效确切,简单易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
|
|
|
1 |
金荣疆,罗荣,胡幼平,杨玉龙;失眠的杵针治疗[J];四川中医;2005年01期 |
2 |
彭为;针对亚健康 树立新理念[J];中国保健营养;2003年02期 |
3 |
庞军,雷龙鸣,伦轼芳,苏宏敢;从人类亚健康看保健推拿市场蕴藏的无限商机[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4 |
;教师亚健康超常人3倍多 警惕教师健康杀手[J];湖南教育;2004年15期 |
5 |
刘彩红,李志敢,马国川;广州市城区中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6 |
吕斌;重视中医对亚健康的调整作用(上)[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5年04期 |
7 |
静籽;;免疫“第四情”式亚健康[J];现代保健;2007年06期 |
8 |
亚飞;;调治亚健康 唱好“七步曲”[J];医药保健杂志;2008年22期 |
9 |
凌子;;轻松告别亚健康[J];源流;2011年07期 |
10 |
浩淼;亚健康——“似病非病”的苦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0年07期 |
11 |
活力;社区服务全面提升亚健康的意识[J];医疗保健器具;2001年10期 |
12 |
荣光;联亚螺旋健康器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位[J];中国保健营养;2002年08期 |
13 |
鸿雁;如何走出亚健康的樊篱[J];保健医苑;2002年04期 |
14 |
范存欣,王声湧,朱丽,肖永杰,马绍斌;广东省高校教工亚健康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09期 |
15 |
兴雅;新的医学概念——亚健康[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4年02期 |
16 |
;亚健康学术论坛征文启事[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1期 |
17 |
曹艳华,李青海,姚晨平,孙成玲;亚健康成因与调控[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11期 |
18 |
;广西亚健康科学技术研究会首届南宁《国际亚健康与健康论坛》征文启示[J];蛇志;2008年02期 |
19 |
宛恩伯;;亚健康医学简论(1)[J];中国水电医学;2008年01期 |
20 |
吕斌;;警惕,孩子也有“亚健康”[J];社区;2011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