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研究

徐静静  
【摘要】:研究目的: 1、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3、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4、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5、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 6、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肌力及继发合并症的影响。 7、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神经内科病房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66例中风恢复期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87例,对照组79例。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年制定的中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康复护理部分采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其它护理同对照组。 资料收集: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课题组成员收集,其中疗效性指标在入组时及护理干预1个月后各评价1次。(1)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诊断类型、病变部位、瘫痪肢体等。(2)疗效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CNS)、肢体运动功能(FMA)、巴氏指数(BI)、生存质量(SF-36)、焦虑和抑郁心理状况、肌力及继发合并症状况。 统计处理:采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及标准差、构成比等对样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及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采用Wilcoxon检验对干预后研究对象神经功能缺损、BI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进行组间及组内的比较分析;采用Wilcoxon检验和成组t检验分别对干预后研究对象肢体运动功能进行组内和组间的比较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对干预后研究对象SF-36评分进行组间及组内的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干预后研究对象肌力、继发合并症进行组间及组内的比较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a=0.05。 研究结果: 1、基线资料: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诊断类型、病变部位、瘫痪肢体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CNS、FMA、BI、SF-36、HAMD、HAMA评分及肌力、继发合并症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 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护理干预后CNS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较对照组好。 3、运动功能评分(FMA):护理干预后FMA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提高优于对照组。 4、巴氏指数(BI)评分:护理干预后BI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优于对照组。 5、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SF—36):护理干预后两组比较,两组在躯体疼痛(B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总体健康(GH)方面,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各维度(除“躯体疼痛”项外)积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 6、汉米尔顿焦虑及抑郁评分(HAMA及HAMD):护理干预后HAMA及HAMD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 7、肌力评定:护理干预后肌力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肌力提高优于对照组。 8、继发合并症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比较,两组在足下垂、足内翻、关节挛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方面,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干预后患者在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研究结论: 1、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措施可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2、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 3、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措施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躯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生存质量提高明显,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5、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改善十分有效,促进了心理康复,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6、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肌力,同时降低了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杨梅;;脑卒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6期
2 许清;;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03期
3 杨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护理干预[J];山东医药;2004年17期
4 徐丽琼;徐丽娥;;6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浅析[J];现代养生;2016年02期
5 郭慧平;何晓丽;;中医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析[J];新疆中医药;2016年04期
6 乔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指导[J];河北医药;2012年17期
7 陈兆辉;;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01期
8 王顺香;;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年09期
9 张晓莲;;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年17期
10 黄启莲;;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便秘及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12期
11 韦丙茹;;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年05期
12 王俊玫;;急救护理干预对患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年02期
13 环林林;;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脑梗死患者23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08期
14 高嫚凌;孙艳;李波;;中医护理干预寻常型银屑病1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8期
15 陈杰英;;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03期
16 夏同芳;;中医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影响的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5年S1期
17 陈巧珊;黄晓君;;早期干预对预防肩手综合征发生的作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芳;;中医护理干预在缓解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周艳;;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护理效果[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3 佟三未;;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年
4 张晓杰;;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年
5 李银梅;;手术室围术期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分析[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李波;张伟军;;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创伤患儿压疮预防中的作用[A];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护理专题[C];2015年
7 王艳岭;杨芳;;社区居民不良生活行为及其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心理咨询大会论文集[C];2015年
8 马丹;;34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A];2014年河南省传染病护理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徐勤;;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影响[A];2014年河南省糖尿病教育暨规范化管理学术研讨班论文集[C];2014年
10 王伊娜;赵丽君;王苗妙;;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氯氮平所致便秘的效果观察[A];2014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学术年会暨精神病学分会司法精神病学组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祁俊菊;提高慢性腰背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曹纤;针刺结合康复在中风恢复期的临床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静静;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毛亚男;基于KANO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胡彦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D];新乡医学院;2018年
4 张毓;乌鲁木齐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5 王颖;延续期护理干预对院外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7年
6 常鑫;集束护理干预策略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徐丽梅;中医灸法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赵瑾;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陈珩;胃镜检查术前患者焦虑相关因素调查及视频护理干预效果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年
10 邓婷婷;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上海杨浦 陈生;肩关节半脱位怎么处理?[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魏开敏;中风恢复期的饮食调理[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魏开敏;中风恢复期缓解眩晕重在改善血供[N];大众卫生报;2004年
5 郑国庆黄培新 刘茂才;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中医药循证实践[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