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期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原发性痛经的疼痛和相关症状的改善程度,探讨经前与经期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明确艾灸治疗痛经的最佳介入时机。方法:本研究遵循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原则,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通过简单随机,分成三组(经前治疗组、经期治疗组、等待治疗组),每组各32例。经前治疗组于经前5-7天开始,经期治疗组于经期第1天开始,两组均选取三阴交(双)、关元穴,采用艾条灸连续治疗5-7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等待治疗组在等待期间不接受艾灸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数字等级量表(NRS)评价疼痛强度,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价痛经伴随症状的总频率和平均严重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经期前后情绪状况,三组均于每月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即分别于基线期、治疗期、随访期对VAS、NRS、CMSS进行评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SAS、SDS进行评价。结果:1.本试验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共收集96例患者,期间三组脱落共计5例,实际完成疗效观察91例。三组病例完成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2.基线期,三组资料基线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期,经前治疗组和经期治疗组的VAS评分、NRS评分、CMSS总分、SAS评分、SDS评分,组内治疗前后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前治疗组、经期治疗组与等待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的VAS评分、NRS评分、CMSS总分、SAS评分、SDS评分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前治疗组与经期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的VAS评分、NRS评分、CMSS总分均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期,经前治疗组和经期治疗组的VAS评分、NRS评分、CMSS总分均差异显著(P0.05)。5.三组的安全性、依从性均较好。结论:1.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2.经前和经期艾灸均可缩短经期腹痛和伴随症状的发作持续时间,降低疼痛和伴随症状的严重程度,且经前艾灸总体疗效优于经期艾灸。3.经前和经期艾灸均可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二者在改善情绪方面疗效相当。
|
|
|
|
1 |
邓海霞,王采文,岑幻仙,周俊;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2001年01期 |
2 |
王光辉,李兰玉,赵立平,孟祥水,展广勇,于新艳,何太清,聂兆伟;便携式微电脑痛经防治仪治疗原发性痛经86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10期 |
3 |
张琴,万朝霞;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年05期 |
4 |
耿庆娥;针、罐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
5 |
朱兰英;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2年08期 |
6 |
林时田;鹿茴汤治疗原发性痛经[J];浙江中医杂志;2003年08期 |
7 |
刘宪鸣;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34例[J];福建中医药;2003年01期 |
8 |
苏洁;原发性痛经的综合治疗[J];光明中医;2003年05期 |
9 |
孙萍,刘晨光;综合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09期 |
10 |
程勇鹏,丁树栋;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15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10期 |
11 |
赵秀莉,尚学瑞;中药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06期 |
12 |
李仲平,徐颖;原发性痛经[J];广西中医药;2004年04期 |
13 |
杨春晓;自拟痛经舒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J];国医论坛;2004年06期 |
14 |
张群英;益经镇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7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05期 |
15 |
曲少华;顾学琴;;艾附暖宫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23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11期 |
16 |
管恩兰,丁树栋;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156例[J];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01期 |
17 |
陈小平
,谢波
,郑洁莉
,张玉蓉;中药止痛带加热外用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3期 |
18 |
许金珠;赵勤勇;潘成平;;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59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
19 |
范京国;周东民;齐向华;;化瘀镇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研究[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17期 |
20 |
傅璟;干昌平;;原发性痛经及其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