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中红外光谱鉴定的方法研究
【摘要】:中药饮片常经过不同加工炮制而成,其药效、药性、毒性差异很大,不宜混淆、混用。而经过加工炮制后,不同饮片的性状特征变化很大,难于鉴别。中药饮片的红外光谱是多种化学成分的综合反映,不同饮片的红外光谱不同,可予以快速鉴别。为此,本论文基于中红外光谱特征,结合统计分析和模式识别等对中红外光谱鉴定中药饮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第一、中红外光谱结合“3σ”准则建立川木通的指纹图谱。收集、测定了24份川木通和7份相近中药木通和关木通饮片的一维红外光谱(1D-FTIR),建立了川木通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确定了以红外光谱相关系数判别川木通真伪的阈值(Mean-3σ)。并以关木通和木通的1D-FTIR、二维红外光谱(2D-FTIR)验证该指纹图谱的鉴定效果。结果表明,建立的川木通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具有特征性,可与关木通和木通相区别;其阈值(0.9926)可以准确地判别川木通的真伪。说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可用于川木通饮片的快速鉴定。第二、中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鉴别半夏不同饮片。收集、测定了3份生半夏、12份法半夏、11份姜半夏和6份清半夏的1D-FTIR。每种饮片的1D-FTIR不同;生半夏在1540 cm-1,法半夏在1616 cm-1,姜半夏在1519 cm-1,清半夏在1720 cm-1处有特征峰。不同饮片的1D-FTIR整体峰形及相关系数不同;其主成分分析聚集在不同区域,互不交叉。每种饮片的二阶导数光谱(SD-FTIR)各不同,验证其1D-FTIR的差异。说明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可鉴别半夏不同饮片。第三、中红外光谱结合SIMCA聚类分析法鉴别生川乌与生附片。收集、测定了11份生川乌和9份生附片的1D-FTIR谱。以生川乌和生附片各6份样品的1D-FTIR建立SICMA聚类分析模型,并以5份生川乌和3份生附片验证,其识别率和拒绝率均达到100%。这两种饮片的1D-FTIR和SD-FTIR均各有特征峰。说明红外光谱的SIMCA聚类分析可快速鉴别这两种饮片。第四、中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鉴别黄连片与酒黄连。收集、测定了10份黄连片和7份酒黄连的1D-,SD-,和2D-FTIR。这两种饮片的1D-FTIR相似,不能区别;其SD-FTIR谱相似,仅在1508,1387,1363 cm-1峰的强度有差异,两者难以区分。而2D-FTIR在1499,1570,1609,1650 cm-1等自动峰的相对强度不同,可予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