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卧位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X线、TCD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卧位理筋拔伸法治疗组与传统推拿加牵引法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体征、X线、TCD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随访3月。
结果:卧位理筋拔伸法治疗CSA优于传统推拿加牵引法(P0.05),能有效的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P0.01),缓解肌肉痉挛和关节的肿痛(P0.01),纠正颈椎的失稳(P0.01),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P0.01),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远期疗效稳定。
结论:卧位理筋拔伸法治疗CSA是有效、安全、设计合理的方案。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缓解肌痉挛,调整颈椎骨性关节结构,恢复颈椎的内外力学平衡,降低对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
|
|
|
1 |
曹锐;黄芳;;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04期 |
2 |
邢章民,李铮,孙国剑;推拿配合超声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95例[J];山东医药;2002年33期 |
3 |
安振华,刘海春,王秀华;椎动脉型颈椎病7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2年34期 |
4 |
江浩;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03期 |
5 |
苏逸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与彩色多普勒诊断[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2期 |
6 |
赵坚祥;丹参注射液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8年10期 |
7 |
王道全;;十年来颈椎病分型推拿治疗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1993年02期 |
8 |
郝佳,代亚林;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黑龙江中医药;2004年05期 |
9 |
王德瑜,成钢,邵湘宁,詹育和,谭李红,江永贵,韩林;推拿间竭性拔伸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年03期 |
10 |
杨笃权;张延刚;昝强;种清智;李引刚;窦群立;李彦民;杨富国;刘德玉;杨利学;王维周;张建武;梁景武;寇宁;肖全成;;定眩冲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附28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2年01期 |
11 |
姚馥兰,吴毅文;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J];颈腰痛杂志;1994年03期 |
12 |
李维堂,庞立波;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年12期 |
13 |
桂寿清;;四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近期疗效比较[J];双足与保健;2005年03期 |
14 |
曾宪锋;;我的耳朵怎么了——警惕“杀手”颈椎病[J];养生大世界;2006年08期 |
15 |
周起蛟;;颈椎灵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6年05期 |
16 |
吴刚;;100例推拿点穴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
17 |
苏宏;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附100例疗效分析)[J];现代康复;1998年08期 |
18 |
陈志满;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J];广西中医药;2000年04期 |
19 |
高翔!邮政编码:310007,沈明虎!邮政编码:314110,徐永先!邮政编码:310007,袁有凤!邮政编码:310007;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6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0年02期 |
20 |
谢凯;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