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
【摘要】:远志为远志科(Polygalaceae)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sibirica L.的干燥根,系常用中药。现代研究证明远志具有镇咳祛痰、镇静催眠、降压、改善脑功能、促进体力和智力、抗炎、抗诱变等作用,临床应用较广。随着野生药材资源的过度采挖,资源量不断下降,在山西、陕西等省已开始远志的人工种植。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远志资源,需要开展远志资源的综合研究以及远志野生、家种药材、远志饮片的综合品质评价。
通过系统的本草考证,阐明了远志古今用药的一致性,产地分布的变迁以及道地性;总结了远志的性效、配伍禁忌以及古今炮制方法的沿革与变迁。
通过标本和相关文献查阅,以及我们实地采集调查的结果,总结出全国远志属药用品种共有23种;川渝地区药用品种共有13种2变种;对远志属民族药药用资源做了整理研究,总结出远志属共有11种植物在14个少数民族地区使用。
首次对远志生长的地理气候因子、土壤营养元素与远志酸含量关系做了研究,初步明确了影响远志酸含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年日照时数和无霜期,土壤因子是有效磷及水分含量;对远志产区做了调查及实验研究,结合本草学考证,对远志的栽培适宜区做了区划研究,为远志的合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首次建立了远志及卵叶远志的RAPD和ISSR反应扩增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对远志及卵叶远志的遗传多样性做了RAPD及ISSR研究,并进行了遗传关系聚类分析。
以远志酸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法,对野生、栽培及商品远志进行了质量评价,发现远志商品药材远志酸含量在0.64%~4.72%,甘草制远志饮片远志酸含量在0.62%~4.10%,蜜远志远志酸含量在0.23%~6.62%;发现陕西、山西及四川野生远志远志酸含量较高,甘肃庆阳产者最低;山西沁源产栽培远志酸含量最高,为4.69%,其次为山西汾阳、山西繁峙和陕西韩城,分别是3.93%、3.79%和3.26%;以甘肃镇原产者含量最低,为0.88%。
以远志酸含量和醇浸出物为指标,结合药效学实验,首次对不同方法炮制的远志饮片有效成分含量、炮制工艺、炮制前后药效学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远志药材的综合利用与远志饮片的临床应用、饮片规范化生产以及质量标准化、国际化奠定基础。
|
|
|
|
1 |
王艳;李先恩;李学东;祁建军;孙鹏;周丽莉;;野生地黄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ISSR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22期 |
2 |
袁菊红;孙视;彭峰;冯煦;夏冰;;石蒜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标记比较研究[J];中草药;2007年10期 |
3 |
袁昌齐,张惠源,魏宗玉,毛发和;中国的中药资源分布[J];中国中药杂志;1995年08期 |
4 |
陈士林;“国家中药资源可持续系统的建立及全国重点中药资源调查”项目论证会召开[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年02期 |
5 |
王云丽;;谈如何保护我国的中药资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年04期 |
6 |
毛明远;从本草、方志探讨甘肃中药资源开发史[J];中药材;2002年08期 |
7 |
丁小余,张卫明;中药材DNA分子标记鉴定研究[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2年02期 |
8 |
邱功宪;;中药资源的科学发展战略[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
9 |
;“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研讨会”补充通知[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年09期 |
10 |
詹原竞,潘力佳,元英群;浅谈保护濒危中药资源促进中药可持续性发展[J];中草药;2002年10期 |
11 |
秦平;;中药资源鉴别与发展[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8期 |
12 |
李惠新;;分析我国中药资源的发展战略[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35期 |
13 |
卢贞;张君;;纳米技术与传统中药的结合与展望[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9期 |
14 |
袁桂京;近年来中药资源研究概述[J];中国中药杂志;1997年08期 |
15 |
刘瑞,苏维词;贵州山区中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年03期 |
16 |
赵润怀,周莹,魏宗玉,贾谦,陈珩,吴运高;21世纪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的思考[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年11期 |
17 |
;“国家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及全国重点中药资源调查”项目举行论证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12期 |
18 |
王德群,彭华胜,韩邦兴;安徽省中药资源优势和永续利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9 |
方成武,刘守金,俞年军,彭华胜,李良松,王金品,华从周;六安市中药资源分析与产业化发展对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20 |
刘振权;冀萌新;和晋予;张文生;吴英刚;张占军;;中药资源约束条件下中药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