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临床辨证舌脉象客观化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见中医证型舌象、脉象特点和舌脉象参数的变化,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舌脉象参数的相关性,以期将舌脉象参数引入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之中,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作出努力。
方法:
将3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标准分为肝胆湿热、湿邪困脾、肝郁脾虚、肝郁血瘀、肝肾阴虚五个常见证型,采用Tp-1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对五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舌象和脉象进行测定,并与142例正常人对比,分析各组的舌脉象特点及舌脉象参数的变化。
结果: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见紫类舌和淡红舌;舌苔多见白腻苔和淡黄腻苔。脉象多见弦类脉和滑类脉。
2.慢性乙型肝炎五证型舌脉象特异性指标如下:
(1)肝胆湿热组以红类舌,淡黄腻苔和黄腻苔为主,脉象以弦脉、弦滑数脉为主。舌象参数中舌苔的厚薄指数较其他四型明显升高,苔色指数、润燥指数较其他四型明显降低:脉象参数中LPSR_2、RPSR_2较其他四组明显升高,LCSR_3、RPSR_1、RCSR_4、RLMP_3较其他四组明显降低。
(2)湿邪困脾组以淡白舌,白腻苔和淡黄腻苔为主,脉象以弦脉、弦滑脉为主。舌象参数中苔色指数、润燥指数、胖瘦指数、腐腻指数较其他四型明显升高;脉象参数中LCSR_3、RCSR_4、RCSOR较其他四组明显升高,RCSR_1较其他四组明显降低。
(3)肝郁脾虚组以淡白舌和淡红舌,白腻苔和淡黄腻苔为主,脉象以弦脉、沉脉为主。舌色指数较其他四型明显升高;脉象参数中LPSR_1、RPSR_1、RCSR_2较其他四组明显升高,LPSR_2、RPSR_2较其他四组明显降低。
(4)肝郁血瘀组以紫类舌,白腻苔为主,脉象以弦脉、沉脉为主。舌色指数、较其他四型明显升高;脉象参数中LBF、RCSR_2、RBF较其他四组明显降低。
(5)肝肾阴虚组以红类舌和紫类舌,白腻苔和淡黄腻苔为主,脉象以弦脉和弦数脉为主。舌象参数中裂纹指数较其他四型明显升高,厚薄指数、腐腻指数较其他四型明显降低;脉象参数中LBF、RCSR_1、RBF较其他四组明显升高,LPSR_1、LCSR3、RCSOR较其他四组明显降低。结论:
1.紫类舌、淡红舌、白腻苔、淡黄腻苔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舌象,弦类脉和滑类脉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脉象,此几类舌脉象可能为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依据。
2.舌象参数中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薄指数、胖瘦指数、腐腻指数,脉象参数中LPSR_1、LPSR_2、LCSR_3、LBF、RPSR_1、RPSR_2、RCSR_1、RCSR_2、RCSR_4、RBF、RCSOR、RLMP_3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
|
|
|
1 |
袁淑清,李美兰;急性阑尾炎的舌脉象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1996年S1期 |
2 |
韦湘林,薛廷新,韦毓坤;冠心病与舌脉象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1996年01期 |
3 |
李福凤,王忆勤,李果刚,何立群,朱龙英,石强;慢性肾衰舌脉象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3年12期 |
4 |
苏全胜,林勇,杨继红,于正洪,刘畅,施志明;癌症患者猝死前舌脉象变化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02期 |
5 |
曲淑芹;;探讨方药、证候在临床上重中之重——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
6 |
韦湘林;135例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及舌脉象分析[J];新中医;1996年01期 |
7 |
何敬;602例中医胃脘痛辨证证型X线检查对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5期 |
8 |
何羿婷,欧爱华;20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病情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4期 |
9 |
乔玉萍,赵锦慧,张会证;大黄(庶虫)虫丸治疗黄褐斑30例临床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
10 |
周国章;胆石治验1则[J];新中医;1995年03期 |
11 |
黄荣璋,唐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5期 |
12 |
冯仲贤,冯仲选,吴玉忠;萹蒲汤治疗小儿反复尿路感染[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2期 |
13 |
石珩,何军;自拟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1年04期 |
14 |
李钢,沈海刚,欧阳侃,管月帆;中西医结合治疗合并脓毒综合征的急性阑尾炎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年05期 |
15 |
高章武;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150例[J];四川中医;1995年04期 |
16 |
屈松柏,张晓星,张道亮;心脏病人心阴虚心气虚证候特征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1995年03期 |
17 |
;中医科护理[J];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1999年06期 |
18 |
孔海燕;四海舒郁丸合消遥散加减治疗甲状腺腺瘤96例临床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
19 |
张正业,万金娥,林慧清;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中老年糖尿病48例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1998年01期 |
20 |
刘健,韩明向,崔宜武,陈晓雯,甚曦,杨升杰,牛云飞;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附100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