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C配伍H对C减毒增效的实验研究

余晖  
【摘要】: 目的:C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首批必备中成药之一。该品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但具有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锐减等不良反应,本次研究通过C配伍H达到对C减毒增效的作用。 方法:通过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进行配伍解毒的研究;通过体内抗病毒实验、小鼠耳肿胀实验、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及家兔解热实验进行配伍增效的探讨。 结果:连续给药9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仅见C组大鼠PLT数量显著降低(p<0.01),CH高、低剂量组PLT值均明显和极显著高于C组(p<0.05和p<0.001);CH高、中剂量组及C组动物的ALT、AST及脏器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1或p<0.001),但C组所致ALT、AST及脏器指数升高均较CH高、中剂量组明显,且CH低剂量组的ALT、AST及脏器指数值均显著、极显著和明显低于C组(p<0.01、p<0.001和13<0.05);仅见C组大鼠的Urea显著升高(p<0.01),且CH低剂量组的Urea值极显著低于C组(p<0.001),又见C组和CH高剂量组大鼠的肾脏脏器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其余各组均无明显差异。但C组所致的肾脏脏器指数升高较CH高剂量组明显,且CH中、低剂量组的肾脏脏器指数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01);对腺病毒3型和甲型流感病毒H_1N_1感染小鼠,CH有较C更高的死亡保护率及体重,更低的死亡率及肺指数;CH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增生肿胀(p<0.01和p<0.05),且肿胀抑制率高于C组;CH能抑制模型动物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p<0.01或p<0.001)且抑制率高于C组;CH能降低内毒素和松节油致热家兔的体温(P<0.01或P<0.05),且在给药2h和45min时的体温升高值明显低于C组(P<0.05)。 结论:①CH致大鼠的PLT数量降低的作用小于C组,所致肝肾毒性的程度均低于C组,提示C配伍H可减轻C的毒性;②CH可降低腺病毒3型和甲型流感病毒H_1N_1感染小鼠死亡率,抑制其肺指数的升高及对抗感染所引起的体重下降,提示C配伍H后抗病毒作用增强;③CH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鼠棉球肉芽增生肿胀均有比C更强的抑制作用,提示C配伍H后抗炎作用增强;④CH能降低内毒素和松节油致热家兔的体温,且效果优于C,提示C配伍H后解热作用增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舟;张卫华;邓中甲;;方剂中配伍组合作用解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乌秉文;张兴;孙天成;;浅谈附子在临床上的配伍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4期
3 张延华;朱永红;蒋晔;;注射用阿魏酸钠与临床常用液体的配伍稳定性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4 吕传法;;头孢类抗生素的临床配伍禁忌[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8期
5 黄雯;;冠心宁注射液在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J];黑龙江医药;2011年03期
6 吴飞跃;;异烟肼与奥硝唑的配伍稳定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3期
7 张雷;;浅析中药药引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J];中医杂志;2011年13期
8 梁鹦;;400份病历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07期
9 莫秋菊;罗朝晖;周妮;;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4期
10 蔡伟明;陈红明;;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业;2011年17期
11 张飞;;注射用盐酸胺碘酮与四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初步考察[J];安徽医药;2011年08期
12 詹云丽;李楚云;刘杜妙;翁嘉;;小针剂配伍输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11年06期
13 张朝辉;;浅谈《伤寒杂病论》用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1期
14 熊洪艳;秦竹;张胜;马凤丽;;甘麦大枣汤在抑郁症治疗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5 方宝霞;陈富超;李鹏;丁洁;林洁;;氯诺昔康静脉联合用药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年08期
16 王建平;段广民;;54种常用抗菌药物与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4期
17 甘平平;钟美佐;黄熙;孙明;王杨;张春虎;袁力;;方药配伍对白芍中没食子酸溶出率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8期
18 陈富超;张滔;李鹏;时晓亚;杨盼鑫;左婵婵;;注射用氯诺昔康与芬太尼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医药导报;2011年09期
19 刘立萍;李然;任艳玲;刘贵军;;《神农本草经》药性解在阐析方剂配伍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0 张艺民;王仁群;;大黄与附子临床应用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美珍;俞捷;包·照日格图;;浅谈中药配伍减毒及现代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斌;李军;石任兵;;四逆散不同配伍对芍药苷煎出量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潘扬;涂霞;;纯种发酵——毒性中药炮制减毒的新途径[A];现代化中药制剂发展与中药药理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玉萍;靖百谦;;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其他抗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史月君;;雷公藤配伍减毒增效研究与展望[A];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袁冰;石东平;;试论宋代运气学说对方剂学的影响[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熊晔;方燕;;丹参注射液与加替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8 王长林;汪德刚;;谈中药学教学中有关中药的概念和几个关系[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田圣志;施钧瀚;杨玉涛;韩秀奇;赖宝林;;半夏与甘草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冯永辉;;浅谈熟地黄常见药对的配伍应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刚;麻黄汤组方原理的研究—麻黄汤及拆方抗炎、抗过敏性哮喘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方清;痘苗病毒天坛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基因工程减毒载体的构建[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江;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肝癌作用与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王加志;黄药子致肝毒性/配伍当归后减毒的亚细胞机制及毒性成分体外代谢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刘忠英;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胡一冰;附子甘草药对组分配伍减毒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张萌;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影响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8 雷湘;复方大黄素组合抗柯萨奇病毒和疱疹病毒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9 赵晔;桃叶珊瑚苷和龙胆苦苷的热性能与生物代谢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王桐生;柴胡疏肝解郁功用与其用量及配伍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晖;C配伍H对C减毒增效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李晓琳;玉屏风散配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李远;控制川芎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诸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刘兴隆;控制细辛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诸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封硕;酸枣仁汤君臣佐使配伍的药效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李国英;《伤寒论》附子汤复方环境下附子心毒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张卫华;控制当归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诸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葛峥;乌头汤及其配伍抗风湿作用的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杨佩;益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赵金尧;补阳还五汤中多糖、黄酮、挥发油的提取和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颖;营养互补 减毒避害[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见习记者 付常银;绿色和平督促大企业明确“减毒”时间表[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立足生物技术的前沿[N];科技日报;2000年
4 采写/本报记者 刘平安 吴刚;俞永新 为克病毒永创新[N];健康报;2009年
5 记者 李天舒;水热法为医疗垃圾焚烧“减毒”[N];健康报;2010年
6 李健 姜维平 陈宣洪 陈尔佳;重组DNA驱动疫苗第三次革命[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日信证券 李伟志;新型疫苗迎来发展春天[N];证券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郑灵巧;十万美元验证一个新点子[N];健康报;2009年
9 国家公共营养师 熊苗;泡菜减毒两注意[N];健康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蕾;不让“脊灰”卷土重来[N];光明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