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迁移机制及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影响
【摘要】:背景及目的:神经导向因子Slit家族在调节神经元前体细胞定向迁移、定位和神经元轴突的定向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Slit2不但在胚胎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神经细胞迁移和轴突生长导向具有重要作用,还参与了成年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网络重建。本实验的目的1:在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早期的不同时相检查Slit2,Robo2和RhoA(Ras homologous A)在脑缺血侧皮质和海马中的表达,观察在室管膜下区(anterior subventricular zone, SVZ)和梗塞灶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2: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e stilnulation,rTMS)对脑梗塞后缺血侧皮质中神经导向因子Slit2及其受体Robo2表达和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
第一部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6只,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大鼠左侧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缺血组(模型组)1d、3d、7d、14d和1m。在相应时间点取脑分别进行免疫组织组化方法检测缺血侧皮质和海马内Slit2、Robo2、RhoA、Brdu等阳性细胞表达。同时取新鲜脑组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缺血组缺血侧皮质和海马内Slit2、Robo2表达量变化。
第二部分: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大鼠左侧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随机分为rTMS假刺激组、高频低强度组和高频高强度组。在缺血后连续刺激1w和2w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大脑缺血侧皮质和海马Slit2、Robo2、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表现及Slit2、Robo2的Western blot检测。比较相同时间点各组间大鼠神经功能NSS评分,了解rTMS对脑缺血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
第一部分:局灶性脑缺血后成年大鼠大脑缺血侧皮质和海马区不同时相均有神经导向因子Slit2及其受体Robo2表达及RhoA,Brdu,Nestin阳性细胞存在。Slit2在脑缺血后3天开始增加,在第7天达最高峰,至缺血后1月仍未恢复。Robo2受体表达与此类似在缺血后第7天表达最高,与损伤后新生神经细胞增殖高峰一致。
第二部分:高频经颅磁刺激组脑缺血大鼠神经损伤症状与对照假刺激组相比明显好转,经rTMS治疗干预后脑缺血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神经导向因子Slit2及其受体Robo2表达量升高(p0.05)。同时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增殖数(Brdu阳性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Slit2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修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导向因子分泌,增加脑损伤后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新生神经细胞数量,促进脑损伤后新生神经细胞的增殖、迁移、最终定位,促进大鼠损伤后神经功能康复。
|
|
|
|
1 |
郭铁成,曹学兵,朱晓临,张允健,孙圣刚;rTMS治疗对实验性家兔脑出血灶周组织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8期 |
2 |
赵静;易正辉;王继军;;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
3 |
杜登青,吴育彬;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与药物加心理治疗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
4 |
张咏梅;胡斌;孙玲;王朝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30例分析[J];江西医药;2010年05期 |
5 |
王晓明,杨德本,谢建平,赵晓琼,喻元凤,张小东,龙成国;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初步探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7期 |
6 |
张允建;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3年02期 |
7 |
张咏梅;胡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1期 |
8 |
Orth M.;Kirby R.;Richardson M.P. ;高中宝;;阈下重复经颅磁刺激前运动皮层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抽搐无控制作用[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8期 |
9 |
王培芝;王巍;徐维维;王翠平;;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8年09期 |
10 |
周华威;赵宝东;;N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影响[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1 |
房萌;罗炯;任艳萍;王刚;;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
12 |
别怀玺;王学员;;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年02期 |
13 |
潘钰;宋为群;王茂斌;;磁刺激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
14 |
王厹东;蔡定芳;李文伟;张卫国;徐定;;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年02期 |
15 |
张选红;王立伟;王继军;刘强;樊晔;;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1年01期 |
16 |
曾静;王玉平;;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研究工作记忆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05期 |
17 |
王文菁;钟天平;;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J];广东医学;2007年12期 |
18 |
池登科;吴爱玲;龚凌云;胡凡;张昆南;吴晓牧;;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6期 |
19 |
高志勤;余海鹰;崔雪莲;金梅;邱旭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慢性幻听的疗效及随访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
20 |
高志勤;余海鹰;崔雪莲;邱旭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军人精神分裂症慢性幻听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