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在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的研究

焦瑛  
【摘要】:目的:观察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进行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的疗效。 方法:9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通过常规吸痰术分为有痰组和无痰组,有痰组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简称A组,另一组在有创机械通气的基础上每天予以支气管肺泡灌洗,简称B组;无痰组亦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简称C组,另一组在有创机械通气的基础上每天予以支气管肺泡灌洗,简称D组。观察四组患者血气指标(pH、PaCO_2、PaO_2),有创机械通气时间,RICU住院天数,RICU住院费用 结果:有痰组患者在治疗后pH大致恢复到正常范围,PaCO_2下降,PaO_2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方面,B组的机械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以及RICU使用费用等均较A组短(P0.05);无痰组患者在治疗后pH亦恢复到正常范围,PaCO_2下降,PaO_2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方面,D组的机械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以及RICU费用等亦较C组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有痰组中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均较单纯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更能使PaCO_2降低明显,PaO_2升高明显,pH恢复明显;且亦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以及节省了RICU住院费用;而在无痰组中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较单纯使用有创机械通气PaCO_2有降低,PaO_2有升高,pH有恢复,机械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有所缩短以及RICU住院费用减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须待进一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安全性[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4年01期
2 秦孝发;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其在尘肺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4年01期
3 杨远和;李詠娟;赵宗仁;;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及其应用[J];职业卫生与病伤;1989年04期
4 孙德军,王淑萍;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时内导管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0年04期
5 陈巧瑛;杜友谊;;肺泡蛋白沉积症五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9年05期
6 陈刚;季成;陈延斌;黄建安;凌春华;;肺泡蛋白沉积症7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1年07期
7 黄铁群,林友华,刘运秋,成立珠,薛福林;支气管肺泡灌洗诊断军团菌肺炎1例[J];北京医学;1994年01期
8 陶惠云,宋庆燕,孙丽华,王自正;支气管灌洗液癌胚抗原多项测定诊断肺癌的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9 马强;朱建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15例[J];临床医学;2009年12期
10 邬梦麒,王兆维,严林忠;小剂量肺段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严重肺部感染23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11 沈建江;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及护理体会[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12 仇铁峰;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J];临床肺科杂志;2002年04期
13 阎德文,张敏,张清玲,陈剑雄;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价值分析[J];华夏医学;2004年02期
14 王云,毛继芳,张学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的护理[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4年01期
15 王水利,吴桦,罗小锋,王宏涛,王勇文,党星波,孙钢,韩雪芳;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外科重症肺部感染抢救中的作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12期
16 霍凤芝;;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部感染30例临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年11期
17 杜乐燕,施冰芳;对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2年05期
18 佘柳君;支气管肺灌洗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9 王婷;蒋豪;薛张纲;欧周罗;;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10期
20 任薇;齐曼古丽·吾守尔;;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松;徐伟健;王军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氧气吹张治疗肺不张12例[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2 宋晓聪;胡丹;齐兆鹏;关纯;曲彦;;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急性期ARDS的临床观察[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3 姜镭;谭沛泉;何明丰;张斌;陈文元;张兴胜;;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创伤危重病人的应用(附17例)[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孙慨;;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危重支气管哮喘[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陈国林;刘励军;;临床量化评分法动态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重症肺炎的影响[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钟永兴;卢美萍;陈志敏;鲍兴儿;陈莲香;唐兰芳;祝国红;;26例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玉双;孙树勋;张尚明;;二氧化矽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原癌基因c-sis表达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8 杨幼明;周光兴;朱萍妹;容朝晖;瞿介明;;被动吸烟大鼠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及肺部组织学变化的观察[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黄新莉;凌亦凌;戴鸿雁;周君琳;王秋红;;内源性CO在CCK-8抗LPS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A];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苏成珍;;对人工气道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鸿;异氟醚和异丙酚后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仓静;主动脉阻断引起的肺损伤和丙泊酚的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婷;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高习文;海水淹溺肺水肿的发病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蓝岚;单肺通气时间对肺损伤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薇;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2 谭恩丽;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洪波;特发性肺纤维化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非创伤诊断体系研究[D];滨州医学院;2008年
4 王书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策略安全性的动物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王轶群;1.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或地塞米松对大鼠内毒素型急性肺损伤的早期治疗作用 2.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钟永兴;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及影像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焦瑛;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在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2年
8 彭力;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包婷婷;纤支镜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肺功能特点及支气管灌洗后肺功能变化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唐芳;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P-A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陶春祥;纤维支气管镜应用拓宽[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罗慰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有了操作规程[N];健康报;2004年
3 白春学;密闭加压给氧分侧——改良洗肺法[N];健康报;2004年
4 ;蜂胶对COPD有预防和治疗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SOCS3:抗过敏反应药物的新靶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赵亚民 韩生全 高燕;实力雄厚的包钢医院[N];中国信息报;2003年
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代华平;以积极心态对待间质性肺疾病[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