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抑制素对山羊繁殖力的影响

赵中权  
【摘要】:抑制素(Inhibin,INH)是雄性动物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和雌性动物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分泌的二聚体糖蛋白激素。活化素(Activin, ACT)又名激活素,是最早在性腺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在结构上,INH基因由α亚基和β亚基(pA或pB)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INHA (α-βA)和INHB (α-βB)两种形式,ACT由pA和pB亚基相互通过二硫键连接后形成ACTA (βA-βA)、ACTB (βB-βB)和ACTAB (βA-βB)三种形式。在雌性动物中,INH和ACT分别起到抑制和促进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的合成和分泌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抑制素在激素水平和基因水平上对不同繁殖力山羊品种(遗传资源)的影响情况,试图揭示抑制素对山羊繁殖力影响的遗传机制。1.山羊血浆中INHB、ACTA和FSH含量比较分析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并分析了大足黑山羊(n=5)、南江黄羊(n=5)和萨能奶山羊(n=4)3个山羊品种(遗传资源)在一个发情周期内FSH、INHB和ACTA三种激素的分泌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果: (1)大足黑山羊发情周期为(20.1±0.5)d,南江黄羊的发情周期为(20.2±1.1)d,萨能奶山羊发情周期为(25.1±0.8)d。 (2)在整个发情周期中,3个山羊品种(遗传资源)FSH分泌曲线中高峰点出现的时间和INHB分泌曲线中较低点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FSH与INHB在3个羊种中都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3个山羊品种(遗传资源)的ACTA分泌变化趋势与FSH分泌变化趋势也比较一致,ACTA与FSH相关系数为正值,但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 (3)大足黑山羊FSH在发情周期中出现的第1个分泌高峰点的水平显著高于南江黄羊和萨能奶山羊(P0.05);而大足黑山羊INHB在发情周期中出现的第1个分泌较低点的水平显著低于萨能奶山羊和南江黄羊(P0.05) 2.山羊INHα、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以大足黑山羊(n=3)、南江黄羊(n=3)和萨能奶山羊(n=3)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克隆出INHα、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cDNA序列,并已获得两个NCBI登录号(INHα:HQ699620和INHβA:HQ699621),与GenBank中其它物种的相同亚基相同区段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 (1)山羊INHα、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cDNA序列分别为1124 bp、1364bp和1499 bp; CDS区分别为1083 bp、1278 bp和1227 bp;CDS区分别编码360、425和408个氨基酸,分别包含18、21和20个氨基酸信号肽,341、404和380个氨基酸成熟肽。CDS区编码的氨基酸与GenBank中其它物种相同亚基的相同区段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达96%以上。 (2) INHα、INHβA和INHβB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4.655 KD、109.132KD和100.438 KD,等电点(pI)分别为4.95、4.92和4.94,疏水性最小值分别为-0.467、-0.633和-0.567,最大值分别为2.344、2.422和2.267。均无蛋白跨膜区;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分别占17.22%、21.65%和23.04%,β转角分别占5.28%、3.53%和4.41%,延伸链分别占18.89%、19.53%和18.14%,无规卷曲分别占58.61%、55.29%和54.41%。INHβA和INHβB多肽的三级结构均与人的INHβA多肽有116个氨基酸残基相匹配。 (3)所测山羊INHα亚基基因cDNA序列与GenBank中绵羊(Ovis aries)外显子2比较,共发现19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17个,颠换2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为8个;与NCBI上公布的波尔山羊(Capra hircus)外显子1和2部分序列相比,共发现3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2个,颠换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为2个,分别为第338位(外显子2第32位)C→G的突变导致氨基酸L→V,第345位(外显子2第39位)A→G的突变导致氮基酸Q→R。 (4)所测山羊INHβA亚基基因cDNA序列与GenBank中绵羊相同区段相比,发现有10个碱基变异位点,均为转换,无颠换、插入或后缺失,其中CDS区第198位(cDNA)序列的第211位)A→G的突变导致氨基酸R→K。 (5)所测山羊INHβB亚基基因cDNA序列与GenBank中绵羊序列相比,出现了12个变异位点,其中有5个转换,6个颠换,1个插入。引起氨基酸变异的位点有3个,860位G→T的变异导致氨基酸R→L,第871位插入碱基G使得氨基酸序列增加了一个G,第1372位G→T的突变使得氨基酸G→V。在大足黑山羊中却没有发现这3个位点的突变。 3.山羊INHα、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的外显子遗传多态性分析 采用序列测定和PCR-SSCP技术,在大足黑山羊(n=28)和南江黄羊(n=27)中分析INHα、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的外显子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 (1) INHα亚基基因外显子1内没有多态性位点,外显子2内都存在第32位(cDNA序列第338位)C→G和第39位(cDNA序列第345位)A→G的突变;INHβA亚基基因外显子部分序列中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INHβB亚基基因两个外显子中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 (2)在更大群体中测序发现山羊INHa亚基基因的外显子2的第57位(cDNA序列第363位)存在G→A的突变,并引起了氨基酸R→H。 (3) INHa亚基基因的外显子2 PCR-SSCP分析发现,在大足黑山羊和南江黄羊中出现了三种基因型(AA、AB和BB型),大足黑山羊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71、0.429和0.500,而南江黄羊分别为0.391、0.435和0.174;大足黑山羊B等位基因频率(0.714)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0.286),南江黄羊A等位基因频率(0.630)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0.370);经χ2检验发现,大足黑山羊和南江黄羊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4) INHa亚基基因的外显子2的多态性与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分析发现,就前三胎产羔数、前二胎产羔数、前一胎产羔数和平均产羔数,大足黑山羊的BB型个体分别比AB型个体多0.595、1.01、0.703和0.769只(P0.05);南江黄羊BB型个体比AB型个体产羔数分别多了0.787、1.375和0.754只(P0.05),比AA型个体的产羔数分别多了0.849、1.486和1.131只(P0.05),但AA与AB型个体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南江黄羊BB和AB型个体的前一胎产羔数分别比AA型个体多1.01和0.983只(P0.05),但AB型与BB型个体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4.山羊INHa, 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以大足黑山羊(n=7)、南江黄羊(n=7)和萨能奶山羊(n=7)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山羊INHa, 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定量表达情况,结果发现: (1) INHa、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在山羊的垂体、卵巢、心脏、肝、脾脏、肺和肾脏7种组织均有表达,卵巢组织表达水平高于垂体(P0.05);在卵巢和垂体组织中,3个山羊品种(遗传资源)中均表现出INHa表达水平最高、INHβA居中、INHPB表达水平最低。 (2)在3个山羊品种(遗传资源)中,大足黑山羊的INHa、INHPA和INHβB亚基基因表达水平的各个组织中最低,萨能山羊居中,南江黄羊最高(P0.05)。 (3)相关性分析发现,卵巢组织INHa、INHβA和INHβB亚基基因表达水平与山羊采样时前一胎的产羔数呈负相关(P0.10)。 5.结论 综上所述,得到如下结论: (1)在一个发情周期中,3个山羊品种(遗传资源)FSH水平与1NHB水平呈负相关,FSH水平与ACTA水平呈正相关,激素变化趋势与山羊卵泡发育波的出现基本吻合。 (2)在一个发情周期中,伴随着最后一个卵泡发育波出现的较大量FSH分泌和较低水平的INHB分泌以及抑制素基因较低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山羊的高繁殖力相关。 (3)在山羊INHa亚基基因外显子1、INHβA亚基基因外显子部分序列和INHβB亚基基因两个外显子中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这些亚基基因外显子序列对山羊的产羔数影响可能较小。 (4)山羊INHa外显子2的第57位存在G→A的突变,并引起了氨基酸R→H,在不同个体中出现了三种基因型(AA、AB和BB型)。INHa外显子2的B等位基因可能是山羊高繁殖力的一个优势基因,INHa外显子2有可能作为山羊多胎性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片段。 (5) INHa、INHβA和INHβB三个亚基基因在山羊卵巢组织表达水平高于垂体。在山羊卵巢和垂体组织中,INHa亚基基因表达水平最高、INHβA居中、INHβB表达水平最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发现一种新的山羊血红蛋白变异体[J];畜禽业;1999年06期
2 陈修文;陈永慶;;山羊血能治仔猪白痢病[J];中国农垦;1958年18期
3 张强;岳阳县麻塘垸山羊血吸虫病疫情调查[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7年02期
4 张强,卿上田,朱春霞,胡述光;岳阳县麻瑭垸山羊血吸虫病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8年04期
5 陈修文;陈永庆;;山羊血能治仔猪白痢病[J];中国农垦经济;1958年18期
6 李清元;黄永富;;兔化猪瘟弱毒在山羊体内继代并制成疫苗的初步报告[J];中国兽医学杂志;1959年02期
7 李世军;王月;陈红;田克诚;唐光鹏;王定明;王仕香;周敬祝;刘昭兵;陈贵春;;贵州省首次从山羊分离到布鲁氏菌及其种型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6期
8 韩海霞,王建民,王桂芝,高秀华,邵砚铭;山羊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01年04期
9 张生福,马国山,沙金明,才项卓玛;山羊血乳酸值及血样保存时间对其含量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6年01期
10 Oguzoglu T C;晋大鹏;;土耳其小反刍动物感染的边界病病毒(BDV)是一个新的BDV亚型[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11期
11 潘爱銮;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动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12 罗晓松;阮克丽;夏发林;;贵州省纳雍县黄牛、山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1年04期
13 王智聪,张庆合,张维冰,李彤,赵中一;全二维液相色谱的初步构建及其在山羊血清分离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5年04期
14 王凯;王厚彬;王国红;孙博;;羊营养性贫血的诊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15 商常发,吴齐鸿,李光辉,金兰梅,陈会良,丁祖淮;山羊实验性酮病[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9年03期
16 黎启忠;丁文举;;猪无名高热综合疗法[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3年04期
17 ;科技短波[J];畜禽业;1994年03期
18 戴届全;;盲目引种损失大[J];湖南农业;2010年12期
19 范必勤,周元根,桂诗礼,薛心干;吡喹酮治疗山羊日本血吸虫病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81年07期
20 王凤英,李淑芹,齐维东;山羊血琼脂和血清琼脂培养细菌的效果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荣;王树迎;刘晓东;黄丽波;侯衍猛;;山羊发情周期中FSHR在输卵管内的定位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移福;马卫明;王中华;贺加双;傅莹;曹永芝;池洪亮;谢冰;刘莲莲;;奶山羊乳腺血流量检测模型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中权;抑制素对山羊繁殖力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2 储岳峰;我国山羊(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及灭活疫苗的研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卢劲晔;日粮能量水平对山羊瘤胃上皮生长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羿羿;山羊类胚胎干细胞和PGCs的培养与鉴定[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秦峻岭;基于犬2型腺病毒和1型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小反刍兽疫重组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孙伟;捻转血矛线虫HC29、Dim-1和Lipase基因的克隆及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杨承剑;延胡索酸二钠对山羊瘤胃甲烷生成的调控研究及相关瘤胃微生物菌群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祖楠;山羊CLPG基因染色体定位及其变异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党伟;基于遗传标记的乌骨山羊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柏冬星;大蒜氧化物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及激素水平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4 吴芳;山羊松果体微囊化细胞异体移植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许文;不同钼水平对山羊肾脏线粒体和红细胞膜自由基代谢及组织金属含量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6 李灵恩;甘油益生菌生物制剂对山羊瘤胃代谢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易雪静;日粮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对山羊消化代谢和血液参数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谢一妮;山羊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倪莉;山羊三种病原特性研究与PCR-RFLP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韩光;山羊用隆朋合剂研制及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主任医师 王有国;春节注意防血粘[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陶春祥;抗心绞痛的中成药(二)[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