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蔓特性与施肥对甘薯块根形成的影响
【摘要】: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L.),重要的粮食、能源和工业加工原料,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提高甘薯产量是提高甘薯产量的重要途径,目前增产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对薯重的提高,影响甘薯块根形成与膨大的因素及其产量形成的生理研究主要着眼于块根膨大过程的研究。本试验以不同淀粉含量的3个甘薯高产品种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施肥水平,并分别结合百苗重处理和苗段处理,采用L9(34)正交组合试验,设计两个平行试验:试验一以品种、百苗重和施肥水平为试验因素;试验二以品种、苗段和施肥水平为试验因素。试验测定甘薯剩余前期的生理指标、生长势及根系指标的变化和差异,来研究不同品种特性下,施肥水平、百苗重处理及苗段处理对甘薯前期根系发育与块根形成的影响,以期通过不同农艺措施调控促进甘薯块根的形成和发育,获得最高的单株结薯数,并找出较为合适的调控组合。主要结果如下:
1各因素对甘薯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试验中南薯88的表现出茎粗和叶面积系数最大;最长茎长均处于较高水平;而其茎叶鲜重则在试验二中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在试验一中处于较高水平。
不同施肥处理均表现出高施肥水平的茎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和最长茎长显著大于低施肥水平,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茎粗则差异不大。
百苗重最大的薯苗茎粗显著优于百苗重低是薯苗,而叶面积系数在栽后39d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而百苗重中等的薯苗的最长茎长和茎叶鲜重在栽后39d最高。
试验中,尖段苗的茎粗最大;二段苗的最长茎长和叶面积系数最大,尖段苗其次;尖段苗与二段苗的茎叶鲜重差异不显著,而三段苗的茎叶鲜重显著低于其他两个苗段处理。
2各因素对甘薯生理指标的影响
试验表明,南薯88叶片中总糖含量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而氮含量最低,C/N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N/K比值在两个试验中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种,并且南薯88的根系活力下降早,到栽后39d时在三个品种中最低。
施肥量的差异使得甘薯叶片中的N、P、K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低施肥水平的N/K比值则显著小于高施肥水平,总糖含量则显著高于高施肥水平,其C/N比值显著高于高施肥水平,而不施肥处理根系活力下降早,但到栽后39d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壮苗栽培的甘薯叶片中N含量显著低于弱苗,而P含量则高于弱苗,K含量较高,N/K比值显著小于弱苗,总糖含量在各苗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其C/N比值极显著高于弱苗,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
苗段处理的N、P、K含量差异不大,但尖段苗的N/K比值低于其它苗段处理,尖段苗的根系活力下降早,但到栽后39d三个处理间差异不大,而总糖含量为二段苗最高,尖段苗与三段苗差异不大,C/N比值三个苗段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3各因素对甘薯根系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试验中,南薯88均表现出根系重量、根系体积、根系数量和块根数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
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中,不施肥处理的根系发育、块根形成和膨大能力在两个试验中均最好,其根系重量、根系体积、和块根数量显著高于其它施肥水平。
试验中,壮苗栽培的根系重量,根系体积,和块根数量显著高于弱苗
不同苗段处理,尖段苗根系形成和发育及块根形成和膨大能力显著高于其它苗段处理,表现出其根系体积、根系重量、根系数量和块根数量最大。
|
|
|
|
1 |
梁银丽,康绍忠;坡地施肥水平对谷子根系生长和生产力的作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年02期 |
2 |
汪伟琛;改良的连纳加尔装置[J];土壤肥料;1985年05期 |
3 |
张立桢,曹卫星,张思平,周治国;棉花根系生长和空间分布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
4 |
蒋立平;氮素形态对柑桔根系生长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1990年03期 |
5 |
赵云虎;王明玖;魏春秋;陈海军;;施肥对高加索三叶草根系生长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6 |
华香,华林;甘薯茎叶的深加工[J];河南农业;1997年09期 |
7 |
华香,林林;甘薯茎叶及其深加工[J];农村百事通;1997年06期 |
8 |
张士罡
,华林;甘薯茎叶深加工五法[J];安徽农业;2003年03期 |
9 |
张士罡,华林;甘薯茎叶深加工五法[J];蔬菜;2003年03期 |
10 |
王正芳;开沟排渍对油菜根系生长的影响[J];江西农业科技;1983年01期 |
11 |
蒋杜文;草甘膦防除桔园白茅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1983年02期 |
12 |
爱农;;土壤有哪些性质影响植物根系生长[J];农村科学实验;1994年12期 |
13 |
施天生,陆定志;S-3307和PP333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若干生理活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1995年01期 |
14 |
张士罡,华林;甘薯茎叶深加工五法[J];河北农业科技;2003年06期 |
15 |
徐世宏;江立庚;李如平;郎宁;韦善清;张平刚;董登峰;陈念平;陆福勇;秦华东;;免耕抛栽水稻的根系生长与立苗特性[J];杂交水稻;2006年S1期 |
16 |
;筛选牧草新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79年10期 |
17 |
周启贵;汤绍虎;李坤培;刘开全;;基因活化剂对紫色甘薯根系生长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8 |
王豫;;果树根系生长与施肥的关系[J];青海农技推广;2008年04期 |
19 |
湖北省襄樊市地膜棉协作组;地膜棉根系生长特性观察[J];中国棉花;1986年01期 |
20 |
赵文耀
,张奎俊;促进根系生长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J];新农业;1992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