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
【摘要】:语境概念由波兰籍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Bronislaw Kaspar)于1923年正式提出,意味着他晚年的研究从人类学领域转向语言学领域。至此,语境研究突破了语言的边界,被延展到人类社会文化领域,语言的理解逐渐复归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基底。语境边界的拓展为语言学研究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社会文化境脉中鲜活的语言事实进入语言研究的视野,语言研究与语境研究至此获得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发了语言学领域中语用研究的繁荣局面。每一种语言研究范式都蕴含一定的语境观念,并对外语教学产生影响,为外语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提供特定的语境阐释方式。词汇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核心知识领域,然而传统主流语言学理论的研究重心在于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分析,词汇仅被看作语法结构的填充物。因此,在我国外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长久以来虽屡遭诟病,其生命力却依然旺盛。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勃兴,学者们开始探索其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语境与英语词汇的关联、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语境问题及语境认知转向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旨在克服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为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从方法论上看,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野利用整体论视角分析英语词汇理解和运用的语境关联,克服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认定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仅从语言内部知识系统内部或语言外部知识系统来检视都是不全面的,语言认知主体(学习者)只有将语境的三个维度内化为认知语境方能促成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建立词汇的认知语境关联,在认知语境表征中理解和运用词汇,体现为词汇与图式、词汇与框架、词汇与范畴等认知域之间的关联;从认知语境维度看,词汇教学关联性体现在词汇与语言语境,词汇与情景语境,词汇与文化语境的认知关联。词汇教学过程中建立词汇的认知语境关联,体现了词汇教学的联系主义观点,消弭去语境化的词汇教学取向,有助于学习者在词汇运用中建构意义,复归英语词汇理解与运用的语言环境,丰富学习者的词汇语义网络。
论文第一章在分析语境内涵基础上探讨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联,然后从语境看英语词汇教学的特征,最后分析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语境观念和行为之间的冲突。第二章探讨语言理论演进过程中语境研究视角的转变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结构主义语言思想中的语境实际上表现为语言内部的语境,反映在词汇教学方面,导致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主张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语言在使用中的意义,使语境研究突破了“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弊端,拓展了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视野,词汇教学中表现为“联系主义”取向,但是对词汇内在语境和外在语境的相互作用依然不够重视。认知语言学范式蕴含语境的认知观,主张词汇知识与百科知识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界限,主张词汇意义的理解与运用就是词汇的概念化过程,词汇是语言认知主体进入百科知识领域的认知参照点。据此,指出认知语言学视野下语境表征为范畴、图式、框架、脚本等认知模式,它们为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提供了有效的认知途径,具有一定的心理现实性。在传统语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认知语境的三个维度,即认知语境是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认知化的结果,认知语境主要由词汇知识、世界知识和逻辑知识构成,落实到词汇学习中,表现为词汇使用中的语言知识、情景知识、文化知识的建构。第三章首先探索词汇理解和运用中的认知语境表征,即范畴、图式、框架,然后以具体的词汇教学案例初步分析范畴、图式及框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第四章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认知语境表征。在传统语境的基础上,论述英语词汇理解与运用三个认知语境维度,分别论述语言认知语境、情景认知语境和文化认知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第五章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指出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原则,然后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基于认知语境的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最后分析教师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