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

游振声  
【摘要】: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兴起转变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及社会对大学的期待,加速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融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创新技术的产业化。教育与就业之间日益严重的失衡,教育费用的增加与各国将资金用于教育的能力和愿望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推动创造性就业,主张技术创新及创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教育蓬勃兴起。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精神和企业运作能力的教育。针对学生,创业教育侧重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针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主张产、学、研结合;针对社会,创业教育关注以创新的技术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美国高等学校60多年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讨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总结可供操作的创业教育实践策略,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探讨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发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促成因素及阻碍因素,揭示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运行特征及发展趋势,总结出可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借鉴的实施策略。为此,本文基于平衡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探讨创业教育兴起的动因,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学术资本主义探讨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美国创业教育产生的背景、历史演变、目标定位、方法途径,总结出可供我国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借鉴的创业教育模式——目标指向企业创建的“商学院型”创业教育、目标指向创新技术商业化的“工程学院型”创业教育。同时,揭示创业、创业教育、企业创建、大学创业与经济发展的互生互动模式。 论文以绪论开篇,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价值。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立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正文部分分为七章。第一章通过分析比较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思潮的关系,揭示创业教育的内涵。从社会、经济、文化的不同视角剖析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产生的背景后,探讨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论文认为,创业教育顺应人生价值体现、促进大学发展、回应社会经济需求,所以,创业教育对个人、对大学、对社会,都有其成长的足够理由和良好基础。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有特定的、适宜其生长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西进运动培育了拓荒精神,进步运动使教育更贴近生活,罗斯福新政使大量企业劫后重生;敢于冒险的美国精神,注重实效的实用主义思想,主张通过奋斗实现自身价值的个人主义意识等,结合那个“发明、发现与商界大亨不断涌现的战后经济复苏与繁荣时代”,创业教育找到了它产生和发展的合理逻辑——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创业型大学的兴起。第二章探析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本论文认为创业教育目标存在层次性:低层次的创业教育指向企业主培养,高层次的创业教育旨在创业素质的提升。围绕创业教育目标,论文分别从“意识、知识、能力、心理品质”四个维度诠释创业素质的基本内涵。论文第三章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教育计划、教育活动等探讨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基于建构主义、实用主义、权变理论、体验学习等理论基础,评述创业教育最常采用的“基于问题、基于行动、基于权变、基于体验”的教学方法,并分析创业教育内容、策略、背景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平衡与扩展。第四章探讨美国政府对高等学校师生创业的政策支撑。在分析创业政策的目标、策略、内容之后,提出美国政府支持高等学校师生创业的政策具有“注重实用、追求卓越、关注平等”的明显特征。同时,创业政策呈“关注创建创业生态体系、促进文化创业性转变、服务个人而非服务公司、关注高速成长的创业型公司”的发展趋势。第五章研究伊利诺斯大学的创业教育实践个案。论文主要考察伊利诺斯大学的创业教育政策保障、资金资助保障、教育质量保障等体系,评述伊利诺斯大学创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指出伊利诺斯大学创业教育呈现出“‘商学院型’创业教育、‘工程学院型’创业教育、跨学科的创业教育及学术创业主导的创业教育”相结合的特征。第六章研究创业教育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鉴于创业教育涉及学生、学校、社会经济三个维度,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针对学生,创业教育吸引大量资金资助、培养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潜在创业者;针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推动大学模式转型,推动大学-产业-政府新型三螺旋关系的形成,大学与公司之间的藩篱渐次消解;针对社会,创业教育促进创业友好社会环境的形成、推动企业创建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第七章探讨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创业教育实践涉及两个侧面——学校面向学生实施的教育及学校自身体制的创业转型,因此,本论文也从两个侧面展望我国创业教育的实施及研究型大学的创业型转变。本论文认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语境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诉求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时代价值,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创业教育的多维度保障体系,分层次推进创业教育,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大学创业型转变方面,指出研究型大学应以追求学术卓越为使命,以一流科学素质的教师为基础,科学研究与工程研究并重,融入市场化浪潮,以学术价值优势扩展其商业价值,作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驱动器。 结语部分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作为全文的统领。本论文认为,创业、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的相互依存和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业教育不同于创办企业的教育,它追求的是一种机会警觉和机会创造的创业精神;创业型大学不是唯钱是图的大学,它期待的是以卓越的学术成果商业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培育的是创业文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成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侯贵宝;;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4年27期
3 ;未定稿[J];领导文萃;2006年11期
4 陈玉萍;;高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袁社锋;张艳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J];河南农业;2010年20期
6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职教论坛;2010年34期
7 孙汉卿;徐学红;;大学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1年17期
8 陈雪;黄鲁玙;;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防范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2期
9 柳斌;;《创业教育系列丛书》序[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年06期
10 张鸿兵;职教领域呼唤创业教育[J];职教通讯;1998年04期
11 刘德恩;创业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4期
12 毛建国;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3期
13 张赞平;试论创业教育[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14 李松林;;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1年06期
15 刘升学,张新华,刘芳菊;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初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6 史义诚,刘其伟,曲峰,刘晓云;创业实践──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4期
17 车治荣;21世纪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18 袁新国;实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9 叶玮光;关立军;;创业教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1期
20 袁世先,唐志祥;高等职业教育面对入世应怎样渗透创业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导创业于教学 成论文于大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的创新实践[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全国;茹广欣;张留占;;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时代有为人才[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根芳;章红兵;陈宏金;;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萍;;辽宁省完善创业服务和政策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5 常冠群;;中国促进青年创业和就业的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汤钦林;方风波;;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林烨;;浅述全民创业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式[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邓良基;曾维忠;;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构建创业教育良好格局——四川农业大学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金生;;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海燕;赵学丽;李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指导我国创业教育实践[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树生;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罗军飞;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陈钦虹;个人创业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晖;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祥波;创业教育:新时期高校的历史使命[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学文;当前就业形势下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玮;一般理工类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刚;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创业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7 张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白利浩;湖北省高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朱逢杰;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施梅;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D];安徽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创业教育:农业企业家的孵化器[N];农民日报;2005年
2 贵州师范大学 陈成文;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3 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延忱;创业教育要解决实践问题[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袁新文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薛进文 董洪亮;创业教育,给“面包”还是给“猎枪”[N];人民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翕坚 张馨云;省青年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举行[N];云南日报;2010年
6 马国湘;三大发展战略“谋略”创业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解艳华;创业教育≠创业[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陈红;创业教育:在彷徨中呐喊[N];科技日报;2008年
9 缪志聪;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今天和明天[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宋春晖 李运军;34位民警获创业教育教师认证[N];江苏法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