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光纤信道的双向混沌保密通信的研究

刘宇然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的容量和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高速、高保密性的新一代信息安全保密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由于混沌具有对初值敏感、类噪声性、长周期遍历性以及难以长期预测等特性,非常适合用于开发出基于物理层面的信息保密传输技术。相对于电路混沌系统,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混沌系统具有宽带宽、高度复杂性、与现有光纤通信系统之间良好的兼容性等优势,更加适合用于高速、长距离保密通信。目前,人们已经对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混沌同步以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双向长距离光纤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本文简单介绍了混沌及其同步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光纤信道对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同步及通信性能的影响,重点对我们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双向长距离光纤混沌保密通信系统方案进行了研究。这一新型的双向长距离光纤混沌保密通信系统方案是基于两个在驱动混沌信号注入下的响应半导体激光器之间的混沌同步,实现信息在光纤中双向、长距离的保密传输。通过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研究了系统的双向传输性能、以及系统性能随光纤信道长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同时受到发自同一驱动混沌激光器的混沌光注入下响应激光器,在合适的系统参数条件下两个响应激光器的混沌输出虽然与注入混沌信号相差很大,但两个响应激光器的混沌输出却能实现非常好的无时间延迟的等时同步;采用普通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信道,信息经过50km传输后,解调信息Q因子可达到6以上;采用色散位移光纤,信息经过200m的传输,解调信息Q因子还可达6以上。因此,该系统方案理论上可用于信息的双向、长距离混沌保密传输。另外,我们对窃听者可能获取信息的各个途径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熊萍;涂建军;何汉林;;基于反步法的ADVP混沌系统同步在混沌遮掩中的应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张建忠;王安帮;张明江;李晓春;王云才;;反馈相位随机调制消除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外腔长信息[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3 姚治海;李建宇;冯秀琴;田作林;黄晗;;延时反馈调制泵浦场实现二次谐波的混沌控制与同步[J];兵工学报;2011年06期
4 张伟强;刘扬正;;统一超混沌系统的构建与电路实现[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7期
5 路玉滨;王志林;刘英明;;混沌动力学行为在一类模型中的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绪安;管先念;杨晓元;吕明;;混沌保密通信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晓红;魏学业;刘东晓;卢鹏军;;混沌保密通信自适应控制与同步方法研究[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王云才;;半导体激光器混沌保密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王云才;;混沌激光的基础与应用研究[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季兵;高怀;季晓勇;章德;;基于logistic映射的混沌保密通信同步方法[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王志敏;;一种可互访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法[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亚伟;王行愚;;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综述[A];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5年
8 周学广;周晨;;函数的混沌、混沌遍历及周期研究[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学广;;两类混沌函数周期的证明[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方捻;王陆唐;黄肇明;;光混沌通信的保密性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波;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同步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朱子奇;混沌保密通信中同步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茅耀斌;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与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4 韩宝彬;量子光纤信道和相关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姚明海;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6 张刚;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龚剑扬;混沌保密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樊春霞;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郑凡;基于混沌的数字加密应用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梁峰;混沌信号处理与信息加密传输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然;基于光纤信道的双向混沌保密通信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刘双;基于寄存器的混沌保密通信和噪声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强;几种基于观测器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旭;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宗祺;基于optisystem的光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礼国;无线混沌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7 任娜;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谌丽;基于FM-DCSK调制混沌保密通信的研究和DSP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9 蒋莉;混沌系统的脉冲同步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刘培洋;混沌保密光通信系统调制方式和光纤信道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 郑明青 鞠大鹏 汪东升 清华大学-威视数据安全研究所 侯海波;远程传输技术: 鱼与熊掌能否兼得[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万似梧;冷静看待IP存储[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陈代寿;OTN实现透明业务传输[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4 范毅波;技嘉向“网络”转型[N];网络世界;2006年
5 高愉;SAN集成的瑕疵[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Dave Raffo;戴尔终将与EMC分手[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IBM FAStT600吞吐量提高三倍[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8 曾迎之;WDM优化有新招[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富士通(FUJITSU)“圈地”存储市场[N];通信产业报;2006年
10 ;多技术并存的数字图书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