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印光与太虚的净土思想比较研究

王为  
【摘要】:佛教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中,净土宗产生的影响是任何佛教其它派别无法比拟的,在清末民初时期,佛教已经是净土一家之天下,净土宗完全深入民间。从太虚和印光的净土思想比较中,来全面把握近代净土宗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通过对印光、太虚在净土思想上的差异与互补、信仰之同、往生之异来理清近代净土宗的发展脉络。 本文主要研究太虚与印光的净土思想上的比较,其基本内容(篇章结构)如下: 绪论:概略了近代净土宗思想、特点和理论上的著述,并且交代了本文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概述了印光的净土思想,主要从融会儒佛思想,印光念佛法门的内容。 第二章:概述了太虚的净土思想,主要从太虚对净土宗演变,弥勒信仰与人间净土之间的关系的描述。 第三章:对印光与太虚的净土思想进行比较,系统阐释了二者在净土思想上的差异与互补。 结语:概述了太虚和印光对净土宗的弘扬及其比较特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贾发义;;昙鸾未列入净土宗十三祖问题试析[J];晋阳学刊;2006年03期
2 蓬山;;净土思想和中国古代艺术的因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3 傅坤;;净土宗的思想探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方立天;;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换[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6期
5 施光明;;昙鸾与慧远净土思想比较研究——昙鸾研究之四[J];五台山研究;1990年04期
6 柏俊才;;论净土思想对《桃花源记并诗》之影响[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施光明;;昙鸾净土思想初探[J];五台山研究;1986年06期
8 王志超;;中国净土宗兴起的综合考察[J];五台山研究;1992年04期
9 郭征宇;昙鸾大师的念佛说[J];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01期
10 施光明;;昙鸾与净土祖庭玄中寺——昙鸾研究之三[J];五台山研究;1990年03期
11 杨明芬;;莫高窟早期净士思想表现——以北凉三窟为中心[J];敦煌学辑刊;2006年04期
12 谢路军;善导净土思想特点与称名念佛法门的流行[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2期
13 许抗生;道绰《安乐集》的净土思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14 张育英;;昙鸾与净土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15 王小明;智《阿弥陀经义记》简介──智净土思想之研究(一)[J];法音;2000年03期
16 郑炳润;敦煌佛教故事类讲唱文学所见净土宗与禅宗[J];敦煌研究;1999年02期
17 孙勇才;;印光大师与苏州现代佛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8 魏艾;;佛教的理想世界—净土——佛学基础知识讲座之六[J];法音;1983年01期
19 大谷旭雄;《安养集》及其对日中净土教的影响[J];佛教文化;1990年02期
20 刘鹿鸣;;“慈宗”构建与近代弥勒信仰复兴中的理论抉择——太虚法师一段鲜为人知的佛教新宗派构建活动[J];宗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巧英;;净土宗形成探源[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叶语;;试论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作用[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3 耿建尉;;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慧能[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芮傅明;;弥勒信仰与摩尼教关系考辨[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5 贾应逸;;克孜尔第114窟探析[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6 洪瑜瑛;;《方丈记》与《徒然草》——无常观的对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令印;;试论弘一大师的律学思想[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王岗峰;;如何界定邪教[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文;;原本不迷 解而益迷——与李安纲商榷[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蒋明宏;;徐霞客与明代佛教生态文化[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征宇;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汪志强;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陈铮;身份的认定—六朝画家与道教[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4 丁国旗;中国隐逸文学之日本接受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傅志前;从山水到园林—谢灵运山水园林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刘红梅;莲池大师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于海波;清代净土宗著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奉祯;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释见辟(冯心慧);华藏世界:华严学的净土信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刘慧;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为;印光与太虚的净土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陈楠楠;《安士全书》净土实践思想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3 郭小翠;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杨波;论净土思想在龟兹的流传[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慧波;汉唐间净土信仰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贾发义;昙鸾的佛教净土思想和实践[D];山西大学;2005年
7 卞希东;论善导在净土宗发展中的贡献[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8 傅坤;善导净土思想的哲学探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8年
9 钟行;藏传佛教宁玛派净土信仰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廖贯延;《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论稿[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世辉 方立天 俞学明;研究净土文化 建设人间佛教[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记者 张广艳 白正梅 方立天;第二届净土宗文化研讨会在山西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李印来 王珍;净土宗在我国的传播[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温金玉;探讨净土宗文化特色 研究净土宗佛教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学诚;弥勒信仰乃人间净土的归趣[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吕勇 刘光星;关于提升净土宗五祖文化助推建德旅游发展的思考[N];江南游报;2011年
7 廉德瑰;出人意料的96封书信[N];人民日报;2011年
8 贺伟;杨成武题词东林寺[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降大任张秋怀;净土宗师昙鸾[N];太原日报;2007年
10 毛珏梅;贵州佛教派别[N];贵州民族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