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洛因戒治者隐藏信息的ERP研究

朱千  
【摘要】:说谎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涉及到诸如注意、记忆、执行控制等高级认知加工功能。海洛因成瘾者历来都被认为是习惯性说谎甚至是病理性说谎的特殊群体,科学研究也证实海洛因成瘾者多具有习惯性说谎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性行为特征。由于长期的海洛因依赖,海洛因成瘾者的大脑皮层普遍受到损伤,致使其包括执行功能在内的高级认知功能发生异常,同时表现出大脑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海洛因成瘾者出现注意力缺失、延迟奖赏折扣率等高冲动性特点。为了降低海洛因成瘾对社会的危害,改善成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目前我国采取了社区维持治疗的举措,对海洛因成瘾者实施以药物戒治为主的生理一心理—社会综合干预。但是,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后海洛因戒治者的高级认知功能是否得到改善,目前尚有争论。鉴于此,对海洛因戒治者说谎行为中所涉及的执行功能及冲动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隐藏信息测试(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CIT)是经典测谎范式,可以从无关信息中区分出与犯罪事件相关的关键信息,从而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本研究在一个更为宏观的思路指导下,使用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的隐藏信息测试范式,首次考察海洛因戒治者说谎所涉及的执行功能及冲动性的异常变化,并提供神经生物学角度的解释。整个研究由四个系列研究共7个实验组成。 研究一考察在隐藏信息测试中海洛因戒治者与正常对照人群之间的大脑皮层时程动态变化差异,包括隐藏信息测试及实施反测试措施的隐藏信息测试2个子实验。实验1A采用隐藏信息测试范式,比较海洛因戒治者与正常健康人群在隐藏信息条件下的行为及脑电差异。行为操作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海洛因戒治组被试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低,具有显著差异;ERP数据显示,在隐藏信息加工过程中,海洛因戒治者被试三类条件诱发的ERP波幅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对照组被试探测刺激的ERP成分P3a(300-450ms)与P3b(450-650ms)的平均波幅均大于无关刺激,而海洛因戒治组被试探测刺激的P3a波幅显著小于无关刺激,P3b则与无关刺激无显著差异;海洛因戒治组的隐藏信息测试检测率(38.9%)低于对照组(76.7%)。实验1A的结果说明,海洛因戒治者因长期的慢性海洛因暴露而出现注意朝向缺陷及决策功能障碍,因此他们更容易逃脱隐藏信息测试的侦测。依据已有研究结果,在隐藏信息测试中对无关刺激实施反测试措施会使侦测率降低,在实验1A的基础上,实验1B比较海洛因戒治者与正常健康人群在实施反测试措施的条件下的行为与脑电差异。结果发现,与未选图片相比较,两组均的已选图片均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ERP结果显示,在隐藏信息的反测试加工过程中,海洛因戒治者被试三类条件诱发的ERP波幅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反,海洛因戒治组被试探测刺激的P3a与P3b平均波幅均小于无关刺激;海洛因戒治组的隐藏信息测试检测率(20%)低于对照组(33.3%)。结果表明实施反测试手段后,海洛因戒治者的注意朝向加工能力减弱,与说谎相关的刺激差异性降低,隐藏信息测试的敏感性降低,海洛因戒治者因而更容易逃避隐藏信息测试的检测。 研究二考察不同冲动性水平海洛因戒治者在隐藏信息测试中的大脑皮层动态时程变化差异,包括隐藏信息测试及反测试2个子实验。实验2A比较不同冲动性水平的两组海洛因戒治者被试在隐藏信息条件下的行为与脑电差异,结果发现,冲动性水平高的海洛因戒治组被试探测刺激的正确率更低,探测刺激的P3a与P3b波幅与无关刺激之间的差异均显著性降低,出现更为严重的注意朝向缺失和决策功能异常;高冲动组的隐藏信息测试检测率(30.8%)低于低冲动组组(50%)。实验2B比较冲动性水平不同的两组海洛因戒治者被试在隐藏信息条件下反测试的行为与脑电差异,结果发现,较冲动性水平低的戒治者而言,高冲动性戒治者探测刺激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探测刺激的P3a与P3b波幅与无关刺激之间差异消失,表明注意朝向和决策功能均受损更为严重;高冲动组的隐藏信息测试检测率(0%)低于低冲动组组(38.5%)。研究二表明,在隐藏信息测试与反测试中冲动性水平的高低对海洛因戒治者说谎相关的认知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冲动性水平越高,认知功能受损越严重越容易逃脱隐藏信息测试及反测试的检测。 研究三通过考察海洛因戒治者执行功能大脑皮层时间进程的异常,以及冲动性水平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来解释海洛因戒治者隐藏信息测试中诊断率低的认知加工原因,包括2个子实验。实验3A对比海洛因戒治者与正常健康人群执行控制功能,发现在经典色词Stroop任务中,海洛因戒治组的N450与SP效应消失,说明海洛因戒治者存在早期的刺激监控及晚期的冲突解决等加工异常,进一步解释了海洛因戒治者在隐藏信息测试中不易被侦测的原因。为探讨冲动性对执行控制功能的影响,在实验3A的基础上,实验3B对比冲动性水平高低不同的两组海洛因戒治者被试执行功能的脑电差异。发现冲动性水平低的海洛因戒治组被试的N450效应和SP效应均出现衰减,而相比较之下,高冲动性水平海洛因戒治组被试的这两种效应都消失。结果说明冲动性越高,海洛因戒治者的执行控制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这进一步可以解释在研究二隐藏信息测试、反测试过程中,与低冲动海洛因戒治者相比较,高冲动海洛因戒治者的注意朝向缺失和决策功能异常的程度均比更为严重,同时表现出更低水平的测试检测率。 中枢神经递质的活动是人类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神经递质功能的异常会导致个体冲动性水平的异常。研究四探讨海洛因戒治者与正常健康人群之间神经递质变化的差异,进一步解释海洛因戒治者冲动性水平高于正常人群,为研究一和研究二提供神经生物学证据。实验使用脑涨落图仪,检测了海洛因戒治组和对照组被试的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五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六种神经递质的实测功率、相对功率以及全脑总功率和脑功能指数。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海洛因戒治组被试的GABA、Glu实测功率及相对功率显著降低,5-HT、ACh、NE、DA则显著升高;全脑总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兴奋抑制指数及相对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海洛因戒治者兴奋性和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了冲动性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在隐藏信息测试和反测试中,海洛因戒治者存在注意朝向缺失和决策功能异常,更易逃脱隐藏信息测试与反测试的检测。(2)不同冲动性水平的海洛因戒治者在隐藏信息测试和反测试中也存在程度不同的注意朝向缺失和决策功能异常,随着冲动性水平升高,这些认知功能受损的程度更为严重,更易成功隐藏相关信息而不被检测出来。(3)在经典色词Stroop任务中,海洛因戒治者表现刺激冲突监控和冲突解决的异常,在高冲动性水平戒治者中这些执行功能受损程度更为严重。因此,冲动性水平的增强应该是海洛因戒治者的执行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4)来自神经递质系统的证据表明,海洛因戒治者的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戒治者的冲动性水平升高。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海洛因戒治者在隐藏信息测试及反测试中的大脑皮层时间进程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冲动性对海洛因戒治者隐藏信息测试中执行功能的影响。此外,通过来自神经递质的证据证实了海洛因戒治者冲动性增强的神经生物学原因。这些结果对进一步探讨海洛因戒治者的高级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启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秋明,谭仕清,方宏球,刘桂胜;柳州市鱼峰区居民海洛因依赖社会学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年05期
2 叶梨英,周金泉;海洛因依赖100例心电图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年05期
3 戴俊平,赵振环;广州地区海洛因依赖者社会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4期
4 刘骁,田维君,周活;51例海洛因依赖气虚血瘀证的血液流变性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1997年03期
5 张河川,宋精玲,郭思智,李玉芬;海洛因依赖者生活行为方式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年01期
6 李伟荣,宁佐喜,李凌云;海洛因依赖者某些心理特征的探讨[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9年03期
7 张建球,张长岭;海洛因依赖者的记忆问题[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8年01期
8 梁先锋!512200,虞与庆!512200,赵桂霞!512200;海洛因依赖复吸者心理缺陷感及外控性的临床调查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9 侯永梅,吴建玲,冯俭,胡连新;湛江地区男性戒毒劳教人员家庭环境特征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3期
10 王志强,徐本树,率银良,陈军,纪青松;海洛因依赖者初始吸毒的人口学特征[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3年06期
11 杨和增,郭沈昌,任廷文,成良正,杨理荣,王咸昌,温金峰,谭家亮,宁连才,徐海燕,潘杰;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定向手术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附120例报告)[J];中国性科学;2005年05期
12 罗诗彬,刘庚卯,杨杏弟,徐庆华;强制戒毒与复吸率[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0年02期
13 李伯珊!610031,胡泽卿,张平!610031,肖淑珍!610031,吴金祥!610031;自愿戒毒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6期
14 雷早,邬梦龙;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的护理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15 张学芳;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临床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16 李荫,杨昆,许秀峰;186例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行为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17 姜美俊,郝伟,张现国;海洛因依赖者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18 杨国栋,周文华;阿片戒断综合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学[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0年03期
19 郭志义,张敏;一家多人吸毒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0年02期
20 钟旗,雷早,江功胜;美沙酮合并中药戒毒的临床观察[J];宜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孝苹;段劲峰;陈立芳;郭兰婷;;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合并海洛因依赖的智力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齐印宝;傅先明;王昌新;钱若兵;魏祥品;汪业汉;;低频振幅算法功能性磁共振对海洛因依赖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冯晓妍;时乐华;杜雷;;救迷断瘾丸治疗海洛因依赖临床观察[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4 贾伟;师建国;敖磊;张蕊;;多巴胺D4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功能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一欣;梁文妹;谢莉;;β-EP在海洛因依赖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的表达[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6 黄若燕;唐牟尼;黄杏梅;杨翌;程伟斌;美镇;;海洛因依赖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情绪障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海清;;海洛因依赖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治疗[A];第七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雷希龄;杨道南;蔡植;徐沙辉;李孝君;魏干凡;杨少锋;曹正祥;;戒断方治疗海洛因依赖60例临床研究报告[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9 张伟;梁文妹;;海洛因依赖大鼠十二指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形态及功能的研究[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牛丽莎;任文甫;赵振文;王鲁慧;翟德春;;海洛因对大脑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梅;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 5-羟色胺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昆;海洛因对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影响及嘌呤核苷酸治疗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何海涛;嘌呤核苷酸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多巴胺奖赏系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4 周艳艳;海洛因戒除者的执行功能:药物相关线索与负性情绪线索启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5 朱千;海洛因戒治者隐藏信息的ERP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林少真;话语建构视角下的新型毒品吸食行为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崔佳乐;海洛因及补偿嘌呤核苷酸对雄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宇丹;海洛因对大鼠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丹丹;运用内源性表型方法发现海洛因依赖相关基因[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邱平明;海洛因成瘾戒断大鼠相关脑区差异蛋白的分离与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小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分析[D];宁波大学;2010年
2 刘炜;海洛因首吸感觉与成瘾相关基因的关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宝苗;石杉碱甲抑制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线索或海洛因诱导的觅药行为[D];宁波大学;2010年
4 马光明;穴位埋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周薪;背外侧被盖核胆碱能神经对线索诱导大鼠海洛因复吸影响[D];宁波大学;2012年
6 张茵;缰核损毁对海洛因觅药动机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0年
7 楼忠泽;伏隔核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在大鼠海洛因觅药行为中的作用[D];宁波大学;2013年
8 王宇晶;海洛因依赖大鼠VTA的可塑性及其多巴胺神经元膜电流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9 李玮;海洛因依赖及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大脑白质微结构的DTI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10 王建华;前额皮层和伏隔核5-HT_(2C)受体对线索诱导大鼠海洛因复吸的作用[D];宁波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志美;海洛因依赖的药物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宋树立;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被探明[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主任医师 王文甫;曲马多也能成瘾[N];大众卫生报;2006年
4 王彩云 莫志贤 张希凡;清风合剂联合美沙酮脱毒安全有效[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记者 李宜鹏通讯员 杨振安;我省设立首家公益服务性戒毒机构[N];河南日报;2008年
6 湖南省脑科医院主任医师 蒋铁平;DBM纳曲酮置入术戒毒[N];大众卫生报;2005年
7 昆明医学院药物依赖研究所所长:蒋家雄教授;桂参止痛合剂对海洛因依赖脱毒及康复治疗作用的动物及临床试验研究[N];中国企业报;2000年
8 记者 王耀;美沙酮门诊已覆盖13市州[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9 钟国伟;辨证论治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李莎;中药戒毒药品研发有突破[N];云南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