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
【摘要】:高校课程群建设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它既包含理论层次的研究,也包含实践层面的探索,是高校整合资源、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建设教学团队的有效组织形态。
高校课程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课程群建设的多种特征是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给予表征和分析的。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审视高校课程系统,构建新颖的模型,揭示学习的本质与规律,从而阐释与建构高校课程群理论。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
第二部分:耗散结构理论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条件以及方法论价值。
第三部分: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课程群建设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分析。分别从适用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高校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本部分主要三个方面指出了现行高校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高校课程群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分别对高校课程群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第六部分:耗散结构理念下高校课程群建设的策略。本部分提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与科学相结合、学科与文化相结合的三条原则。
第七部分: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高校课程群形态模型。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高校课程群的建设是根据现实需要和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进行的一次尝试性建构,这里所进行的初步研究旨在建立一个以该理论为指导、以人类文化的认识顺序为主体的四级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