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

张笑盈  
【摘要】:高校课程群建设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它既包含理论层次的研究,也包含实践层面的探索,是高校整合资源、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建设教学团队的有效组织形态。 高校课程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课程群建设的多种特征是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给予表征和分析的。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审视高校课程系统,构建新颖的模型,揭示学习的本质与规律,从而阐释与建构高校课程群理论。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 第二部分:耗散结构理论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条件以及方法论价值。 第三部分: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课程群建设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分析。分别从适用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高校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本部分主要三个方面指出了现行高校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高校课程群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分别对高校课程群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第六部分:耗散结构理念下高校课程群建设的策略。本部分提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与科学相结合、学科与文化相结合的三条原则。 第七部分: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高校课程群形态模型。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高校课程群的建设是根据现实需要和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进行的一次尝试性建构,这里所进行的初步研究旨在建立一个以该理论为指导、以人类文化的认识顺序为主体的四级课程体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康秀;王兵贤;;“信息安全”课程群的构建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赵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群建设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6期
3 张青妹;徐玲;;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陈庆文;;略论教育学课程群[J];高教论坛;2011年05期
5 秦惠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库类课程群的建设[J];考试周刊;2009年41期
6 乔付;王国权;;CDIO理念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2011年03期
7 项仲平;董秀成;陈燃进;;精品课程群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校、院”三级精品课程群建设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孙亚林;贺佳;吴骋;陆健;马修强;;构建《医学统计学》课程群的实践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6期
9 徐肖邢;徐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群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2期
10 万臣;谢芳;胡泉;;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1 关宏伟;何小其;钟伟红;马修水;宋执环;李园;;过程控制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2 张善峰;陈前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2期
13 冯天祥;;数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群建设实践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04期
14 蒋熹;杨小来;程剑;;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群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4期
15 王忠;闫红霞;赵中文;王四海;王军;;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建设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5期
16 卢雅琳;;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7 卢小丽;杨梅;李尤;;高师地理教育课程群建设的探析及构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8 储丽琴;;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若干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11期
19 马赛;李方能;吴正国;卜乐平;;《信号与系统》课程群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年01期
20 陈晴光;;电子商务课程群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望;;论工科高校课程群建设的评估要点[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2 叶望;;论工科高校课程群建设的评估要点[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珊;吕鉴;;水务工程专业课平台建设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4 王雄;娄嘉鹏;庞岩梅;;“网络安全”课程群构建的思考[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5 王海江;彭静;杨玲;姚振东;谢明元;;CDIO模式下的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守志;蒋廷耀;杨小梅;;精品课程中的课程群建设——信息安全课程群的建设构想[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周德泉;王桂尧;刘宏利;严聪;;“岩土与隧道工程”课程群建设与特色人才培养探讨[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邵红红;戴起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群建设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曾光裕;李清宝;王炜;;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10 阮玲霞;胡维华;陆洋;蒋叠峰;;高校扩招后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研究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2 于双成;基于医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笑盈;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郭绘绘;高校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3 石艳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4 代黎娜;构建化学教师教育学科课程群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肖雅筠;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群的构建与价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湘;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周京树;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实现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渺 实习生 江蓓;流通专业被边缘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缺位[N];中国商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