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丙醇合成多取代杂环化合物方法探索
【摘要】:取代杂环结构,如呋喃、吡喃、吲哚、吡啶、噻吩等,是大然产物中广泛存在的片段,也是药物化学中的“优势结构”,这些结构一般都表现出较强的生理活性。因此,发展多取代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索炔丙基醇和酚构建苯并呋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首先研究了炔丙基仲醇与酚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进一步环化,“一锅”合成多取代苯并呋喃的方法。方法产率高、原子经济性好、不使用金属试剂。控制实验表明,反应经历了炔丙基化、自由基环化和异构化的多步串联反应。本文其次研究了含吸电子基的炔丙基叔醇与酚发生[2+3]反应构建多取代苯并呋喃的方法。该方法显著特点是发生了与文献方法不同的反应模式,在已有的文献中,炔丙基叔醇与酚都是发生[3+3]的反应模式,经历了Friedel-Crafts烷基化和环化步骤,生成苯并吡哺结构,而本文通过在炔丙基α-位引入吸电子的导向基促使反应经历了丙二烯基化(allenylation)、环化、异构化的步骤,反应模式为[2+3],得到苯并呋喃结构。方法易于实施、不使用金属试剂、产率高、底物适用性广本文最后探索了在不使用金属试剂条件下,通过炔丙醇合成螺环状恶唑烷酮和苯并吡喃结构的方法,通过初步条件筛选,结果表明,方法可行。实验中得到的新化合物都经NMR和HRMS确证,部分关键结构经单晶X-衍射确证。
|
|
|
|
1 |
胡方中,邹小毛,陈凯,杨华铮;新型膦酰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1)[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
2 |
陈凯,张锦华,吴超,胡方中,杨华铮;新型膦酰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2)[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
3 |
陈凯,胡方中,张锦华,吴超,杨华铮;膦酰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0年06期 |
4 |
秦智,文辉忠,倪家宝;含硫醌型平面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5 |
薛梅,赵文惠,王新兵;膦酰基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6 |
夏燚,周峥嵘,农昊,乐翊洲,徐伟,潘星龙,陶凤岗,华中一;一种用作分子电子材料的螺杂环化合物[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7 |
屠树江,缪春宝,史达清;微波在合成六元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J];结构化学;2002年02期 |
8 |
陶绍木,张建华,彭昌亚,毛忠贵;杂环化合物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年03期 |
9 |
方红云,席振峰;有机铝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进展;2005年06期 |
10 |
王屹;郭向明;司振军;邵允;侯丽娟;;一种新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1 |
余勇;王凯;巨修练;;6-氯吡啶-3-亚甲基取代杂环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8年03期 |
12 |
李冬梅;;含氟杂环化合物合成新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9年05期 |
13 |
高文涛;郑美茹;侯文端;;米氏酸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0年07期 |
14 |
蒋海珍;宋力平;罗会华;易海;朱仕正;郝健;;含氟砌块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在合成含氟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5 |
唐淑珍;;分散染料用的杂环化合物[J];染料工业;1986年01期 |
16 |
陈文;含氮和硫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和农药活性[J];农药;1987年06期 |
17 |
浦康一;施顺发;;含氟杂环化合物和生理活性[J];农药译丛;1987年06期 |
18 |
李玉桂;刘云山;;磷杂环化合物的构象[J];有机化学;1988年02期 |
19 |
岑颖洲,苏镜娱,曾陇梅;海绵Rhaphisia pallida的化学成分研究(I)──两种结构罕见的十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测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07期 |
20 |
何苗,张晓健,瞿福平,顾夏声;杂环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与其化学结构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