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中爱尔兰本土文化的救赎功能

彭思思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是一部远近闻名的作品。它完成于1905年,经过九年的磨砺后出版。它以“一丝不苟的简洁”真实展现了“亲爱而肮脏的都柏林”,是乔伊斯为“爱尔兰书写的道德史”。这其中的15个故事主要描写了爱尔兰中层阶级人民瘫痪和堕落的精神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乔伊斯对他地故乡都柏林的爱与恨。本文研究《都柏林人》中的音乐、酒和文学这三个爱尔兰本土文化元素。它们在文章中提及频率高,并且它们对文本中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转换很重要,展现了乔伊斯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本土文化回归的呼吁。第一章通过两方面来分析《都柏林人》:乔伊斯对音乐的热情和音乐在文本中的积极作用。乔伊斯的音乐理念对他的文体风格影响很深。在他的写作中,音乐的所指一般分为引用类和模仿类。乔伊斯和音乐的密切关系一直被学者们所承认。本文通过分析音乐在小说集中的所指和对故事背景的映射作用,来证明音乐这一从凯尔特时期就在爱尔兰兴起的艺术对小说人物的精神顿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小说中的两种酒:黑啤酒、威士忌,和酒吧以及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特别是激发一些人物的“顿悟”,成为小说故事情节的转折点。十九世纪爱尔兰酒品繁多,乔伊斯挑中的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两种酒。因为除了解渴和麻醉,酒在乔伊斯的眼中还是维持社会关系的纽带、灵感的催化剂。酒吧作为饮酒的公共娱乐场所,具有集结和娱乐大众的社会功能。他把灵感的进发也写进他笔下的人物里,说明作为爱尔兰文化又一代表的酒也是拯救瘫痪的爱尔兰人的另一途径。爱尔兰从来都不缺文学大家,在第三章中,讨论了文学作为爱尔兰文化的第三个标志及其在《都柏林人》中的美学意义。乔伊斯认为文学艺术“是分界最清晰的”,所以它也是最出彩的艺术。同时,这也照应了当时正在兴起的爱尔兰文艺复兴。总之,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音乐、酒和文学在爱尔兰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说集中,它们唤醒了瘫痪的都柏林人的激情和灵感,而这正是他们自我救赎的途径;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乔伊斯对爱尔兰并不完全绝望,他对本土文化仍然保留肯定意见。就像众多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通过《都柏林人》我们可以见到生活的画面、社会的写照和整个爱尔兰的缩影。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金;;《姐妹》:《都柏林人》的导言[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解琳;;《都柏林人》中女性人物的“瘫痪”(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12期
3 吴其尧;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都柏林人》中语言的反复现象浅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4 周可戈;;《都柏林人》童年篇对基督教会大胆书写探析[J];山东文学;2010年05期
5 李兰生;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的语言艺术特色[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章联;《都柏林人》“重复”修辞手法解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彭珍珠;;《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缪春旗;;论《都柏林人》中女性的“角色作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杨洋;;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夏芳;;析《都柏林人》的现代主义特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1 李蓝玉;;《都柏林人》的出版:一位艺术家的执著追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2 徐中锋;;不彻底的“顿悟”——试析《都柏林人》中的一位女性艺术形象依芙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3 李学瑜;;虚无精神的缩影——《都柏林人》主题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4 李晶;;《都柏林人》瘫痪边缘的女性们[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15 武术;;《都柏林人》艺术技巧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6 于海;谢永贞;;从瘫痪到重生——《都柏林人》主题评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7 马礼霞;;《都柏林人》中的自我幽闭[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8 王文;;浅论《都柏林人》中的主题意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9 谢基凤;;色彩隐喻的文化意蕴——从《都柏林人》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说起[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0 赵震红;刘春玲;段冉;;《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主题[J];新闻爱好者;2010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思思;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中爱尔兰本土文化的救赎功能[D];西南大学;2015年
2 赵震红;论《都柏林人》景观与场景中的精神瘫痪主题[D];河北大学;2008年
3 常亮;《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和社会性别建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汤开艳;《都柏林人》中的同情之叙述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轩;论《都柏林人》的不确定性[D];河北大学;2011年
6 白玉;论《都柏林人》中的现代主义特色[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赵彩莲;《都柏林人》镜中的世界[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玺;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瘫痪[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加永;对《都柏林人》的语用文体学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琨;共同的精神危机—论爱德华·P·琼斯《迷失城中》对《都柏林人》的继承与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